涉于春冰(14)

作者:半缘修道 阅读记录

“可惜从六月一直待到八月,我也没把自己卖出去。”魏乔摇摇头,颇为感慨,“兜里是一文银子也没有了。堆雪楼的老板好心,容我在这里住着,我却不能像那说书先生说的一般厚颜无耻,想来也该走了。”

宋檀想起宣睢对魏乔的评价,道:“公子在京中可有什么故友亲朋,能借住一二的。我想许是时候未到,再待一段时间,或有转机。”

魏乔看了他一眼,“倒是有一位旧年的相识,他虽为官,也清苦的很,给了我一些银子做盘缠,我不好多要他的。”

魏乔感叹道:“天底下的年轻人都差不多,没钱没地没媳妇儿,除了野心抱负和胃口,什么都没有。”

“能吃是福,”宋檀由衷的说,“这顿我请你,多吃点。”

魏乔嘿嘿笑了笑,“多谢贤弟。”

堆雪楼的雅间里,宣睢撩开帘子看向二楼窗边吃的不亦乐乎的宋檀,淡声道:“厂公这么大的家业,就把人养成这样?”

邓云躬着身子,“我这便去叫他回来。”

“罢了,”宣睢放下帘子,“等他吃完罢。”

另一边,宋檀已经吃饱,搁下了筷子。魏乔与他说着些旅居时候的见闻,宋檀一边听一边把腰上的玉佩解下来,推到魏乔面前。

“这块玉佩,魏兄可以拿去当了,约莫值个几百两银子,你在京中租个院子,安心念书要紧。”宋檀道:“京城是全天下最繁华的地方,治学或是见世面都比别处要好,多留一段时间,许有转机。”

这已经是宋檀第二次对魏乔说有转机,魏乔眸光微动,还是拒绝了,“我不能要你的东西,何况是这么大一笔钱。”

宋檀看了眼那玉佩,那是邓云预备下的东西,也没有特殊的徽记,宋檀白送出去,并不花自己的钱。

“没关系,”宋檀道:“这块玉佩的主人应该不会在意。”

宋檀说罢,便站起身,拱手向魏乔致意,便要离开了。

他走到楼梯边,被上面下来的一个人拦住,那人指了指楼上雅间,宋檀面色倏地变了。

魏乔担心宋檀,便走过去,不过在楼梯处便被人拦下了,那人态度还算客气,将他手中的玉佩拿走,留了一份吏部尚书的拜帖。

雅间里,宣睢站在窗前,负手而立。

宋檀走到近前,屈身行礼,“陛下。”

宣睢转过身,神色倒很和煦,“好几日不见你了,这些天跟邓云在一块,都教了你什么?”

宋檀抿了抿嘴,道:“他教我伺候陛下。”

“那你学的好吗?”

宋檀面露为难,“奴婢愚钝。”

宣睢了然,“看来是学得不开心。”

宋檀还在想什么回答,宣睢又问:“还想学吗?”

宋檀犹豫了一下,诚实的摇了摇头。

“那便不学了。”宣睢宽容道。

宋檀喜出望外,“多谢陛下。”

宣睢也笑了,温声道:“回宫吧,今日出来的匆忙,改日再带你来逛。”

宋檀有些受宠若惊,回去的路上,他咂摸着其中滋味,没品出皇帝什么态度,倒领略了一点被皇帝喜爱的好处。

--------------------

邓云:装什么,小声逼逼.jpg

第12章

魏乔拿着那封拜帖去了顺天府衙门,报说捡到了户部尚书的拜帖。顺天府通判听得是户部尚书的帖子,将此事报给了府尹,府尹与户部尚书相识,又遣人去告知户部尚书。

彼时天色将晚,户部尚书刚刚回到府中,听闻此事便遣自己的儿子去趟顺天府。

尚书公子不解,“派个家丁去把拜帖取回来就是了,何必要我再跑一趟。”

户部尚书道:“你去了,看看拿拜帖的是何人,将他带来我见见。在京中不可不慎重,任何一点小事都不要轻忽放过。”

尚书公子也不知听没听进去,总之跑了这一趟。

没几日,吏部新进了一个典吏小官,此人年轻,神思敏捷,兼之八面玲珑,很快就融入了身边的人群。旁人也因此得知,这位魏典吏,连科举都没过,却能一下子进了吏部,做了京官。

大家猜测约莫魏家有钱,或者魏乔与哪位权贵有关系,私下里讨论两回也就罢了。

而更多的人精看到的是户部尚书,谁能劳动他亲自安排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呢。

吏部尚书倒也没瞒着,“自然是陛下身边的中贵人了。”

这时候,大多数人还觉得这位中贵人指的是炙手可热的东厂厂公邓云。

魏乔当了官,支取了当月的俸禄,去堆雪楼打包了一道烧肉,一尾鲥鱼,又买了石榴、葡萄、枇杷、黄杏几样果品,提着一坛金华酒去找沈籍。

沈籍家住的偏,屋舍三两间,院子不大,靠角落有两口大缸,里面养了金鱼荷花。

魏乔走进去,先逗了逗缸里的金鱼,这才大步走进堂屋,“沈兄,我来看你啦!”

沈籍掀开门帘走了出来,深蓝色的直缀已经褪色许多,但是穿在他身上,仍然显得鹤骨松姿,君子如玉。

两人一道进屋,魏乔把东西放在桌上,自去拿了海碗和酒杯。

沈籍吃素,酒肉都不用,魏乔给他把果子洗了,石榴剥开,两个人分坐两边,倒也相得益彰。

“所以我说世事难料,我本来都打算回老家去了。”魏乔先给自己倒了杯酒,珍惜的咂摸了下酒的滋味,这才一饮而尽,“若非遇到贵人,眼下这杯酒,该是与你辞行的了。”

沈籍没喝酒,倒是端起了茶杯,以茶代酒敬了他一杯。

“虽说只是个典吏,”沈籍道:“但我想,以你的才华,以后大有可为。”

魏乔笑了,颇有些意气风华之态,“我也是这样觉得。”

“不过,”沈籍还有一番担心,“与东厂扯上关系,只怕日后清流会为难你。”

“东厂?”魏乔一顿,“我如何就与东厂扯上了关系?”

“我听说,是东厂厂公邓云举荐你,有人觉得或许这根本就是陛下的意思,只是你走的,到底不是如旁人一般的科举取士。”

“不对,”魏乔放下筷子,看着沈籍,“我那位贵人明明姓宋,单字一个檀,只不知道是真名假名。”

“宋檀?”沈籍大为惊讶。

“怎么 ,你认得这个人?”

沈籍眉头紧皱,“宋檀是御前伺候的人,一贯与东厂不相干的。”

沈籍的面色有些严肃了,魏乔看了看他的神色,端起酒杯抿了口酒。

魏乔的事在京中大臣圈子里传了一阵,倒不是说此人多么不同凡响,只是举荐他的人,不是邓云,却是宋檀。

大家这才注意到,皇帝身边竟还有个这样的人物。

宋檀早起当值,路过尚膳监,问尚膳监的小太监要了两个饼子吃,小太监有眼色,还给端了杯热茶。宋檀与他闲聊着,刘公公不知从哪里跑了来,笑道:“好几日不见你,听说你得了假出宫快活去了?”

宋檀想起宫外折腾那几天,含含糊糊地支应两句,“我在宫外最有名的酒楼吃了饭,你想不想知道跟你做的比怎么样?”

刘公公不屑一顾,“宫外的饭菜再好,如何也比不上宫里的啊。”

宋檀嘻嘻笑道:“刘公公好大的口气。”

刘公公笑着从竹篓里掏出两个比拳头还大的大红软籽石榴,道:“别的我不知道,螃蟹进贡给宫里的都是最肥的,你先吃着石榴,晚上过来拿螃蟹。”

宋檀立刻喜笑颜开,“多谢刘公公。”

宋檀溜溜达达去上值,与六安交班的时候给了他一个石榴,“石榴给你一个,另一个我放抽屉里,你叫小太监们别拿。”

“知道了。”

中午皇帝午睡的空档,后宫来人请宋檀。

这算是个稀罕事,以前陛下还进后宫的时候,常见有妃嫔请夏明义。后来陛下不怎么入后宫了,也很厌恶后宫妃嫔与御前的人有干系,这样的事渐渐就少了。如今只有邓云监管着宫内大小事务,日常需要出入后宫。

上一篇:今天我又不是人 下一篇:亭华山二三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