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于春冰(32)

作者:半缘修道 阅读记录

孟千山警惕地看着他,“什么事。”

她觉得自己真是小看宋檀了,京城里的人心就没有不黑的。

“马上锦衣卫就要有人去江南,我想让你同去,替我送一封信,保护好一个人。”

孟千山挑眉,“这有何难,随便挑一个人就是了,非得是我?”

宋檀道:“送这封信,不能让除你之外的其他锦衣卫知道。”

要瞒着宣睢,找比锦衣卫和东厂更厉害的人有些困难,宋檀只好从锦衣卫里面入手,找一个愿意帮自己的人。

“我可以向你保证,这封信是我的私事,不伤天害理,也不会影响你们锦衣卫要办的事情。”宋檀神色还算诚恳。

孟千山哼笑,“中贵人能瞒着我们指挥使找我做的事情,必定有很大风险,虽然我还不清楚风险在哪儿,但这绝不是个好差事。”

宋檀想了想,道:“你是要跟我谈条件吗?”

孟千山呛了一下,她是有这个意思,但是宋檀说的太直白了。

“我们指挥使有个错金银的骰子,听说是你送的。”孟千山搓搓手,“我也想要。”

宋檀摇头,“哪有送两个人一样礼的,被贺兰信瞧见了,不得觉得我轻慢他。”

孟千山啧了一声,“我都不求你帮我升官发财,这么一点小事也不行。”

宋檀想了想,诚恳道:“升官发财,这个可以。”

--------------------

孟千山:妈呀,真有这么好的事儿。

本文预计30号入V,入V当天更新两章6000字,感谢各位支持!

第27章

宋檀回了宫,宣睢东暖阁在打棋谱,弹劾沈籍的人一日比一日多,他都不批复,因此得了闲。

“去北镇抚司看过了?”宣睢问他。

宋檀点头,坐在宣睢对面,“北镇抚司确如传闻中一般肃穆,我没怎么往里面走,略停了停便回来了,不过锦衣卫确实能人辈出。”

宋檀坐定,宫人端来一盏茶,是杨梅饮,虽没有加冰,但是已经足够酸甜可口。

“喝杯茶歇一歇,跟我来。”宣睢将宋檀带去后殿,殿里堆满了大箱子,邓云站在人群中间,手中拿着一份单子。

见宣睢来,邓云上前行礼,将单子双手奉给宣睢。

宣睢看过,又递给宋檀。

宋檀问道:“这是什么?”

邓云道:“这是江西那边送往京城的东西,我着人扮山匪把这些东西截了下来,这单子是最近一批的。”

宋檀明白了,“是有人贿赂京官的东西啊。”

宣睢叫打开来看看,邓云即刻开了几箱子,一个箱子里装满了金锭,一个箱子里装珠翠宝石,另有一个箱子装了一座三尺高的白玉弥勒佛。

“好大的手笔。”宋檀道。

“还有几样东西要给陛下过目。”邓云招手,几个太监捧着锦盒过来,一个盒子里放了一些书简,是孔子所著的《春秋》原本,一个盒子里是一幅字帖,乃《兰亭集序》,另一个盒子则是一柄青铜剑,剑上刻字太阿。

宋檀惊讶不已,“都是真的吗?”

“还没请人看过。”邓云道。

宋檀咂舌,“这几样东西,不像是贿赂普通京官的。”

“可见朝中,卧虎藏龙啊。 ”宣睢轻嗤一声。

宣睢命邓云将这些东西整理入库,在清丈土地后用于百姓农耕。

宣睢走了,宋檀留下来看那份礼单,感叹道:“这么多钱呀。”

邓云嘲笑他,“瞧你那没见识的样子,身在京城,天子脚下,便是受贿也不敢太过分。这些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土皇帝一个赛一个的有钱。”

宋檀暼他一眼,“你呢,你又拿了多少?”

“我只留了这一批的一成,”邓云有点嘚瑟:“明年一整年都不愁吃了。”

宋檀挑眉,“你做这些,不怕陛下发落你。”

邓云哼了一声,“这些东西陛下心知肚明。可恨那贺兰信,不出人也不出力,平白分走我一半。”

“他也知道?”

“那当然,”邓云骂道:“瞧着是个目下无尘的,要钱的时候心黑着呢。”

宋檀啧啧称奇,邓云想起了什么,提醒了他一句,“似我们留下来的这些东西,陛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是恩赏。但若江西那边有人给你送东西,你可千万不能碰。”

宋檀点头,“我晓得,琼台别院的管事是陛下的人,有谁往那边送东西,都是他来看着,想必不会出问题。”

宋檀揣着手殿里各处转悠一圈,道:“你与贺兰信一人一半,怎么就没想着分我点。”

邓云稀罕地看着他,“从前跟着沈籍念书,学了几年也没见学到一点君子之风,这才跟了陛下多久,脑筋转得快,心也黑透了。”

还不等宋檀说什么,邓云又道:“我得了好处,也没忘了你,给你送了东西,回去记得看看。”

邓云说的这个东西,宋檀听过就忘了,他赶着回东暖阁描字,描完字后出了一身的汗。在用晚膳和沐浴之间艰难选择了许久,宋檀还是决定先去沐浴。

吃饭要舒舒服服的吃,专心致志的吃,分神挂念着没做完的事情,是对吃饭的亵渎。

宋檀沐浴完,站在镜子前擦头发,箐云这个时候捧着匣子过来,里头装的就是邓云送的东西。

宋檀打开来,只见里头放着一件纱衣,薄如蝉翼,触之温凉。与纱衣放在一起的是一条金锁链,镶金戴玉的,一边手腕坠着一个小铃铛。

“什么呀,”宋檀嘟囔,“他老送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什么东西?”宣睢从那边落地罩走过来,瞧见盒子里的东西,颇有些兴味。

他指尖挑起金链子的一端,拿着宋檀的手比来比去。

宋檀收着胳膊,要退不退的样子,道:“陛下忙完了,还未用饭吧。”

“今日天热,没什么胃口。”宣睢道。

“唉,这,多少还是要吃些。”宋檀尽力劝阻。

宣睢摆手让宫人下去,拉着宋檀坐在床边,“我瞧着你像是困了,都沐浴过了。”

宋檀束手束脚地任由宣睢将刚穿上的衣裳给他脱了,换上那一件轻薄的,有不如没有的纱衣。

那条金链子,一只扣在手腕上,一只绕过床柱缠在宣睢手里。宋檀吊着一只手,跪得很艰难。

帐子里铃铛响了半晌,宣睢拽一拽链子,宋檀绊手又绊脚。

“若是能将你这样锁在宫里也不错。”

宋檀的眼睛有点花,他用力睁了睁,跟宣睢表忠心,“我现在不就在陛下身边吗?”

宣睢笑问,“那你会在我身边待多久呢?”

宋檀仰面看着帐子,金链子在反射一点光芒,“直到陛下厌弃我的那天。”

宣睢又拽了拽链子,铃铛的声音想起来,“你怎么不想想,我若厌弃了你,你有什么活路。”

这,总不至于太惨吧。宋檀胡思乱想。

宣睢看着宋檀,忽然有些后悔,他与宋檀肌肤相亲的太早,心便难以靠近。若是能时光倒流,他或许不该那么着急地给宋檀用药。或者再早一些,他不该将宋檀留在身边,搅乱他的自在。

宣睢解开宋檀手上的腕扣,爱怜地亲了亲被勒出来的红痕。

床榻之上的宣睢是最爱宋檀的宣睢,愿意在这一刻反思自己的罪过。下了床,宣睢就变成了坏心眼的皇帝,因为见不得宋檀比自己过得舒坦,硬把他往龙床上带。

孟千山带着宋檀给的书信下江南,去后不久,便给宋檀回信,说已经到了江南,见到了沈籍。

沈籍看了宋檀的信,但是仍然没有回信。不过孟千山的信里说沈籍一切都好,宋檀看过信,便罢了。

盛夏六月,骄阳似火,去年的这个时候朝廷因为汤固案而沸沸扬扬,今年比之去年不逞多让。

太极殿,内阁陈大学士和昌国公上书,弹劾沈籍十二道罪名,从独断专行到横征暴敛,更有证据证明沈籍越权插手军中,逼得一县百姓暴动,桩桩件件都是死罪。

上一篇:今天我又不是人 下一篇:亭华山二三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