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录+番外(84)

作者:南十字星2019 阅读记录

云舟颤抖着看着两张诗笺,忽然笑了,抬头望向初夏澄蓝的天空,不住地点头,像是伤心到了极处,又像是很高兴的样子,徽儿讶然道:“周孃孃,你想明白啦?可我还是不懂,爹爹为什么要烧这诗?”云舟笑了笑,柔声道:“你爹很爱护你姑姑,其实周孃孃也有个哥哥的,他也是这样爱惜我,现在我要回江南去找他了。”徽儿自然没听懂,却乖巧地没有继续追问,而杜蓁却隐约有些明白过来,瞪大眼睛不愿置信地问:“你是说,王爷为了妹妹,没有寄出你的亲笔信?”

云舟倦怠地摇摇头,劝她不必再费神,杜蓁越想越对劲,完颜彝秉性忠厚,若收到云舟亲笔题诗,怎会只回信给承麟,且无一字回答云舟的情意?她又气又愧,脸上作烧,眼泪滚落下来,咬牙道:“那长公主这张诗笺又是怎么回事?”云舟微微一笑,缓缓道:“长主襟怀磊落,与将军堪称天造地设,一对璧人。”

杜蓁听她语调惨淡,也不知该如何安慰,愣了半天,咬牙道:“把诗给我,我叫人送去!”云舟无声而笑,温柔地摇摇头,轻轻道:“何必再徒增他烦恼?他待我已经仁至义尽了。”顿了一顿,又叮嘱道:“劳王妃去和王爷说一声,不必送了。”杜蓁擦去腮边泪滴,恨声道:“亏他读了那么多圣贤书,做出的事情却这般……这般……”终是顾念夫妻之情,忍住了“下作”二字未说出口。

云舟微笑道:“兵不厌诈,王爷家学渊源,青出于蓝。”杜蓁讶然道:“什么?他祖上不是世代读书么?”云舟失笑道:“金人先祖渔猎骑射为生,怎会有读书人?王爷是太宗四子完颜宗弼之后。”杜蓁茫然道:“完颜宗弼是谁?”徽儿笑嘻嘻地抢答:“高祖爷爷是大金忠烈梁王,女真名字叫兀术。”

杜蓁的心跳停了一拍,耳边嗡嗡直响,呆了半晌,蹲下身艰难地道:“徽儿,你高祖爷爷叫什么?”徽儿清清脆脆地道:“兀术!”杜蓁只觉一阵天旋地转,她于历史掌故所知有限,金初那群宗字辈的名将也分不清楚,唯独兀术的大名却为每个宋人所知,“岳家军大战金兀术”乃南宋坊间最经久不衰的故事,兀术二字,便是每个宋人的心头刃,代表着半壁江山北望中原的遗憾,代表着绍兴和议的屈愤,代表着搜山检海追赵构的耻辱,代表着风波亭莫须有的仇恨。承麟与她定情之时,指天誓日地保证先祖只是一介书生,从未侵略宋人,谁知真相竟是如此残忍,丈夫何止欺骗云舟,他更是从一开始就欺骗了自己。

云舟见她面色惨白,扶住她连唤了数声,徽儿也不断地晃着母亲手臂,杜蓁回过神,咬牙道:“周妹妹,烦你帮我看着徽儿,我去去就来!”

云舟和徽儿拉她不住,只得由她去了,徽儿皱着小脸嘟囔道:“爹爹和阿娘又要吵架了。”云舟点点头:“小公子去劝劝吧。”徽儿嘻嘻笑道:“不用啦,爹爹每次都能把娘哄回来,我见多了。”云舟微笑道:“那你姑姑和伯伯,他们会吵架吗?”徽儿咯咯笑道:“当然不会啦!伯伯一看见姑姑就只会笑……”云舟微笑着,心却像是麻木了一般,既不觉得疼,也不觉得酸,只是沉甸甸的,又空荡荡的,机械地在胸腔里跳动,她听到了自己的声音,像是从辽远的地方传来,带着点不真实的回音:“小公子,说说你姑姑吧。”

徽儿向来孺慕完颜宁,这下打开了话匣子,叽里呱啦地述说着姑姑容貌如何清丽绝俗,学问如何宏博精湛,性情如何温柔聪慧,待人又如何仁厚善良,其实完颜宁性情清冷,平日待人接物多是淡淡地,只是对这小侄儿特别慈爱,徽儿哪管这些,一个劲地添油加醋,将她说得美轮美奂,简直如嫦娥下凡、观音显圣一般,云舟只是点头微笑,一开始还觉得两边脸颊酸,后来渐渐地失去了知觉。

“周孃孃,你哭了?”徽儿忽然发现她脸上的泪痕。“哦,是么?”云舟轻拭了拭脸颊,微笑道,“我没事,我是高兴的。小公子,你姑姑真好,她才像天上的雁儿呢,对不对?”徽儿笑着点头,云舟摸摸他的小脸,柔声道:“小公子,谢谢你告诉我那么多事,周孃孃很感激你。祝你早日长成,将来也娶一个像你姑姑那样的仙女,好么?”徽儿眨眨眼,甜甜地笑:“周孃孃也像仙女!”云舟平静地微笑:“周孃孃只是个仙女面人儿罢了。”徽儿自然听不懂她伤心至极的话,咯咯地笑起来。

忽然外头乱起来,许多脚步声匆匆奔过,几个仆妇慌里慌张地进来抱起徽儿,颤声道:“王妃自尽了!公子快回去!”

-

-

众人皆知杜蓁后来与云舟回到江南,故并不担心她自尽而死,元好问与驿丞俱是摇头,叹道:“这又何必?小公子都这般大了,还纠缠金人宋人作甚?”回雪却不以为然,嘟着小嘴道:“杜王妃是为了王爷骗她,从前骗她,现在还骗她,这才生气呢!”九娘点点头道:“雪儿说得对,王妃是恨受了骗,倒不是为宋金世仇,后来她还为这个恼了长主。”驿丞咋舌:“这杜娘子气性真大,夫妻吵架和小姑子有什么相干?”元好问叹道:“想来是怪长公主不曾实言相告了。”九娘苦笑道:“还不止如此。王妃从前只听长主叫过仆散姑娘的乳名,后来才晓得她是武肃公的孙女,仆散将军的女儿,一气之下立即与长主断了姑嫂之谊。”顿了一顿,又道:“后来,王妃执意要回江南,长主费了许多工夫才劝下,只是她依旧不肯原谅王爷,定要陪周娘子回临安,长主又劝王爷,只当王妃去散散心,过两个月再接回来,最后王爷点了头,安排车马文牒送王妃和周娘子去了南朝。”回雪睁大一双妙目,好奇地问:“长公主去王府时,和周姑娘见过面么?”九娘微嗔着瞟了女儿一眼,笑道:“小鬼头,净想些什么呢?她们不曾见过,长主去王府时,周娘子从未露面,长主也从未去探访她。不过长主私底下托嘱王妃,叫她想法子劝一劝周娘子,回家后不必和盘托出,只说自己做了汉人县官几年妾侍,后来因主母嫉妒被遣出门,千万莫要太过耿直。”元好问惊叹道:“长公主识人之明、处事之巧实在叫人佩服,那周娘子可听劝么?”九娘叹道:“这就不知道了。不过长主叮嘱过王妃千万别提起她,只说是王妃自己的主意,想来周娘子不会太过反感吧。”回雪奇道:“她不吃醋么?为何要这样帮着周姑娘?”驿丞瞪了女儿一眼:“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酱醋?!”九娘倒未理会,只低道:“一来,长主深信将军情有独钟,从未将周娘子视作情敌;二来,她待周娘子,也有些爱屋及乌。将军既认周娘子是故友,她过得安泰,将军自然欣慰,将军欣慰,长主也高兴。”

元好问点头叹道:“长主这般气度,难怪良佐倾心至此,他们……”他本想问问他们后来怎样,但很快想起三峰山之战和壬辰年间那场惨酷的灾难,没有再问下去。九娘苦笑道:“后来的事,元先生都知道了。”元好问叹道:“是啊,后来蒙古新大汗上了台,从此金国再无宁日了。”

第57章 千山寒暑(一)传信

【九】千山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

(一)传信

金正大六年八月,拖雷召集蒙古诸王及大臣在怯绿连河畔举行大会,宣布依照成吉思汗遗嘱,将汗位传于窝阔台。窝阔台态度谦和,公开表示蒙古习俗幼子守产,父亲临终前将百余千户、军政大事悉数交与四弟拖雷掌管,他比自己更适合成为汗王。参与集会的诸王莫衷一是,眼看会议将陷入僵局,重臣耶律楚材突然占卜,声称今日是难得的良辰吉日,必须定下宗社大计。其时蒙古民智未开,十分迷信,拖雷迟疑地询问耶律楚材是否可以另择吉日,而耶律楚材一口咬定“今日之后,再无吉日”,催促拖雷立刻宣布新汗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