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122)

作者:键盘战斗家 阅读记录

皇帝的亲孙子呢。

他这么说,等于间接的告诉众人,权利和地位。

“很多人不能理解,为何要放弃山东的市场,损失了巨大的利益,又暂停往陕西,山西铺设商道。”

“对工厂目前的困境,心里很担心,不少外柜的人,失去了方向,显得无精打采。”

“现在,咱相信诸位就能理解了,并且继续对工厂恢复信心,卷起袖子努力干。”

“中华重工不但需要考虑朝堂,地方官府,卫所,还要兼顾行业的引导,发展,控制。”

“在咱的未来规划中,诸位都是非常重要的,是中华重工的核心,你们也要有清晰的自我定位。”

“能清晰的知道自己的作用,才能做出更好的结果,且是符合中华重工的需要。”

朱高炽真心说道。

藩王的危害,在官员主流思想中,是对大明不利的。

在靖难之役成功前,朱高炽指望不上官员的力量,哪怕靠着朱棣的拉拢,能在北平获得部分官员的支持。

但总体上,朱高炽需要培养一批能为他马首是瞻,懂得推广工业的人才出来。

毕竟。

自己要在靖难之役之前,把工业推动到一定的地步,才能尽可能的消弭靖难之役带来的危害。

太子,自己是要做的。

而造反的过程,自己也是要尽量压到最小的规模。

那么。

眼前的一批人就很重要。

高珍心思活泛,心情激动,又是他第一个出声,语气充满了热情和兴奋。

“外柜最近的风气,的确有些萎靡,不顾小王爷放心,我一定扭转过来。”

朱高炽点点头。

“虽然有些挫折,但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可以深挖北平的市场,把下级市场做起来。”

“以北平的体量,远远还没有饱和,仍然大有可为。”

“铁道还要修,两百州府县都要通铁道。”

“现在铁道还未盈利,但是铁道的规模越大,反而会加速盈利,徐宁你要认可这点。”

徐宁听到自己的名字,连忙应和。

铁道工程队第一阶段已经进入了尾声,总体处于亏损状态,反而要靠工程队的手艺来持平。

他哪里有底气去询问贵人,何时启动第二阶段修建铁道的计划。

甚至怀疑贵人会否因为利益问题,裁减工程队的规模。

“工程队还有进行新一轮的扩张,密云铁矿和铁厂办起来的时候,密云和北平的铁道,也要修建完成。”

简易铁道修建的速度,最快可以一天四里。

密云到北平不到两百里,最多三个月就可以完工,人手充足,两个月就能完成。

毕竟铁道工程各队,有了几千熟练工人,效率也大幅度的提升。

第一百二十四章 密云铁矿

从北平到密云,近两百里路程。

经过营州的时候,营州卫派了一队人马随行,等到了密云,密云卫同样派了一队人马随行。

队伍从十余人,扩大了三倍,人数接近五十人。

晚上。

在卫所提供的房子,人们吃完饭洗漱了一番,一路奔波又四处走访,谁都精疲力尽。

高珍用热水泡了脚,把盆子端起往屋外墙角一倒,在寒风中小跑了回来。

另外一名掌柜,高长芳已经躺在了炕上休息。

高珍还没有睡意。

“你还不睡?”高长芳迷糊中,见到一个人影坐在炕头上,被吓了一跳,睡意被惊走了,半是埋怨的说道。

高珍摇了摇头,把炕桌的油灯重新拨了下,屋子里的光线亮了些,手里还拿着一卷书。

“说起来也怪,以前没有进工厂的时候,太阳一落山,我倒头就睡着了。”

“后来进了工厂,可能是柜上的事情多,心里不落空,反而睡不着了,总要看下书熬一熬。”

高长芳恍然。

理解的点点头,不再埋怨,安慰道:“你们外柜上的确压力大。”

“吵到你的瞌睡了。”高珍歉意的说道。

高长芳没了睡意,披上羊皮袄子,裹着棉被坐了起来,“你看的什么书?”

“杂书罢了。”

“《梦溪笔谈》,这书几十卷,你看的哪一卷?”

“你也读过?”

“读完了。”高长芳得意的笑道,然后补充说道:“有一回在小王爷的办公室,看到了这本书,我回头也就买来看了。”

高珍愣了愣。

看来不止他一个人在努力,不少人偷着进步呢。

高长芳和高珍性格不同,毕竟一个久在工厂,一个常年在外奔波,性格能一样才稀奇。

他更好奇王府的权势,对这些外面的事,更充满了兴趣。

“不知道你发现没有。”

“什么?”

“北边不同啊。”

“北平的北面是山区,人口稀少,目前的军户比例占多数,的确和南边不同。”

高珍笑道。

高长芳摇了摇头,小声说道:“我说我们王府在北边的威望,你没发现,咱们这一路的待遇?”

原来如此,高珍知道高长芳指的是什么。

小王爷在北平府做事,虽然各地的官府不阻拦,却也不会主动相迎,但是往北的这一路,谁都感受到了地方上的恭敬。

“应该是卫所和官府的区别吧。”高珍迟疑,分析道:“北边卫所力量大,反而是北平南部,地势平坦,人口较为密集,民户居多,官府力量也大。”

“你这么一说,倒是有几分道理。”

高珍越说自己越明朗,最后深信不疑,确定的说道:“王爷多年领兵北征,北平各卫都是王爷的麾下。”

“虽然战事停止后,各卫所返回原籍,恢复日常,但以往的关系还会保持下来。”

“而且能哪天战事再起,这些卫所仍然重归于王爷的麾下,所以就算在平日,谁又敢不尊王爷的命令?”

“原来如此。”高长芳明白了,然后佩服道:“还是你们在外面跑的人有见识,见多识广。”

“都是猜测罢了,当不得真。”

见天色已晚,高珍放下书籍,说了句睡吧,真的就倒头就睡了,留下睡意全无的高长芳傻眼。

第二天。

卫所公房服役的军户们,烧了水做了饭,提供给人们使用。

朱高炽自然不在此地。

昨晚被指挥使请回他的家中,早上告别后,指挥使的公子送了几里地。

带着人来到卫所,一行人重新出发。

密云。

八山一水一分田。

人口稀少,田亩不足,目前的人口,主要还是军户,属于北平府的军事要地。

各地的卫所极为配合,大开方便之门,要人要给,要地给地。

有两队士兵护卫,密云各地可以横着走。

军士们也很好奇。

密云这个鸟不拉屎的破地方,贵人来这里做什么。

朱高炽没有解释,只对指挥使透露过,他要在这里开矿。

至于朱棣和他们怎么事先打的招呼,他们的态度为何这么爽朗,朱高炽并没有怀疑。

靖难之役,朱棣造反,不光燕山三卫很快追随,北平府各地的卫所,态度多倾向燕王府。

不过北平府南边的卫所,的确让朱棣花费了些手段才收服在手中。

保定,镇定不提,就连北平城的门户,南边与保定交界处的涿州三卫,也不像北边的卫所轻易控制到手。

但是靠着朱棣常年的威信和手腕,北平府大多数卫所,最终还是倒向了朱棣。

如此才为朱棣提供了足够多的精锐士兵,为日后以少胜多打下了底子。

否则任由朱棣的军事才能如何卓越,如果手里没有精锐的士兵,也会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

“经过对本地铁矿的了解,以及我们自己的工匠的探查,此地区的矿层巨大,延长一两里,甚至十余里,还有一处长达二十余里。”

“有一家民铁,开采了数十年,至今还没有探到底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