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133)

作者:键盘战斗家 阅读记录

朱高炽认同朱能的说法。

不是所有的军队,都会日常练习各种战术的,整理军务和走正步等,也是不少军队的常态。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军队又变得更加细致起来。

“开年后,工程队会面临更大的工程,扩充人手的事,你们几人都要负责好。”

“不能等开工的时候,让工程队面临人手不足的问题。”

工程队有两千军户,一千五百人在铁道上干活。

根据朱高炽的打算,从燕山三卫,会继续招募五千人,以满足第一阶段的需求。

等到了第二阶段,他会开始从北边的卫所招募军户,例如密云那边的两卫。

把本来就亲近王府的卫所,打造成眼里只有王府的局面,巩固了基本盘,然后再侵蚀北平南部的卫所。

不光是如此。

军田和民田不一样,普通军户被固定在卫所,有了钱也兼并不了军田。

和民间有截然不同的面貌,自然会拿出来消费。

只需要有能刺激他们消费的商品。

例如化肥,红头绳,花布,更好的农具,蜂窝煤,煤油灯,火柴,自行车……

丘福是中护卫的千户。

张辅是左护卫指挥使张玉的嫡长子。

陈珪是右护卫的千户。

三个人负责从三个卫招工的事宜。

丘福毫不在乎的应道,他认为并没有什么难处,燕山卫不就是王爷家的么。

陈珪也跟着应和。

张辅回答的最大声,和他父亲的谨慎不一样,他已经认可了小王爷,希望能改善父亲和王府的关系。

“虽然停工了,咱不能亏待了铁道干活的军户,停工的这个月,每个人仍然发两钱补贴银,以王府的名义。”

朱高炽向朱能交代。

“你回头去工厂和账房联系下,把手续补上,这件事交给你办,你们配合朱能。”

众人连忙答应,羡慕的看向朱能。

“姐夫。”

朱高炽突然叫道。

袁容在人们的视线下,不好意思起来,这不过是出游的时候,朱高煦他们胡乱叫开的。

本来是关起门来的玩笑话,不知道大公子怎么知道了。

“咱在南边有些摊子,派的人身份不够,麻烦姐夫帮个忙,帮咱多跑几趟,不知道有没有时间。”

“小王爷开口,在下一定办的定让小王爷满意。”

袁容问也不问。

他虽然是勋臣之后,可不过一名庶子而已,能有什么身份,有幸获得小王爷的看重,铁定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没看燕山诸卫的将领们,都以小王爷马首是瞻么。

袁容的身份最合适。

家里的门楣高,可以扯虎皮拉大旗。

南边和北边不一样。

张全打着自己的旗号,为商会保驾护航杨,可到底不过是个下人,根据得到的消息,他在各府的衙门面前,有些不够看。

被甩脸了。

第一百四十一章 财神爷下凡

朱高炽走访的行程,左护卫是最后一站。

进入左护卫后,气氛有些微妙。

底层的军户和其余两卫并没有不同,但是丘福等人态度就有些谨慎了。

作为指挥使的儿子张辅,忙前忙后,大冬天里也满头汗水,生怕出了差错。

“张辅,你做的很好。”

听到小王爷的夸奖,张辅松了口气。

他和他父亲不一样,与应天府没有什么接触,和太子一系的老臣更是一个都不认识。

其实他也知道,自己的父亲也和应天府的老臣们没有接触过。

平时也就和蓝玉通过书信。

“虎父无犬子,张辅这小子能力不错。”丘福赞叹道,他虽是千户,但资格老年龄大,说这句话并不显狂傲。

对丘福的看法,朱高炽是认同的。

张辅自身是靖难功臣第十,他的父亲张玉更是靖难功臣之首。

靖难之役的成功,两父子占了大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如果不是这个原因,朱高炽未来肯定会劝朱棣,趁着蓝玉大案把他们父子剪除掉。

左护卫这么重要的力量,朱高炽才不会舍弃。

从燕山左护卫招了几百名军户,开年再招上千名,张玉的事交给朱棣,朱高炽计划从下面着手。

通过这次的走访,朱高炽清晰的了解到,燕山三卫的军户还是朴素的,心里只有王府。

毕竟他们头上的天就在这一块。

朱高炽走访完三卫,朱棣也忙完了一些事,神神秘秘的,连朱高炽也不知道。

回到王府,朱棣招来朱高炽,了解了他在三卫的事宜。

“需要这么急吗。”朱棣好奇的问道。

“儿子喜欢一步到位。”

朱高炽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

当然急。

你只管打仗,留下赫赫威名,但治理国家不是你,急的自然也不是你。

想到未来自己留守北平,城外团团围困的敌军,而朱棣三父子在外到处乱窜,朱高炽心里就没底。

虽然知道自己必须要留在北平,朱高炽也无法开心。

燕王跑了,世子也跑了,谁还敢为燕王府卖命?所以必须要留下一个人稳定城中的军心民心。

朱高炽觉得,手里的士兵越多越好,最好自己留守北平,朱棣带着两兄弟和大军,在北平府外和大军周旋的比较好。

“我看张辅的态度很好,有亲近王府的心,想必他的父亲也有些这方面的想法。”

儿子对王府态度恭敬,老子对王府也从来不违命,加上自己知道的历史,朱高炽觉得张玉两父子没有问题。

朱棣摇了摇头,明显脸上不满。

“你想的有些肤浅,知人知面不知心,谁这么傻会当面违背王府?谁也不会把心思写到脸上。”

“张玉的位置多么重要,为父比你清楚,正是因为清楚,才不能轻举妄动。”

“左护卫关系重大,一定不能落入外人手中,咱会想办法拿回来,可必须慎重对待,不能轻易表态,每一步都要稳。”

朱棣说的没错。

朱高炽没有继续辩解。

北平布政司和王府尿不到一个壶里,可也没见布政司有哪个官员,会当众顶撞王府。

任谁在王府面前,姿态摆的都很低。

可明面上不抗拒,暗地里该做的事情还是继续做。

“无论张玉真心如何,但五千六百户左护卫的军户们,还是心向王府的,不能因为张玉的存在,就把左护卫推出去。”

一个卫的编制是五千六百人,这些只是正规的军事人员数量,不包括军妻、父母、舍人、余丁等人员。

卫所在卫军士,也就是正军,除了正军之外,军籍人家中的其他男性被叫做余丁或者余军。

如正军亡故,余丁按顺序补充,类似于预备役。

例如去年傅友德和沐英入云南,正军有二十余万,随军的余军也有二十余万。

一个左护卫军户人口几万人,可以提供上万名操练过的青壮,是一股巨大的力量源泉,朱高炽可不愿意浪费了。

“要不然你步子迈小点,别招工一万军户。”朱棣关心道。

他担心钱的问题。

朱棣知道蜂窝煤商会的事,长子在各家入股两成,可蜂窝煤的行情朱棣也清楚。

利润并不高,他对此事不太看好。

光靠蜂窝煤的两成股份,老大可挣不了多少钱。

“蜂窝煤的市场,必须要尽快铺开,否则儿子不好对煤老板们下手。”

朱高炽感叹道。

既然要用商业手段,不能以势压人,就只能如此了。

光靠蜂窝煤在北平的销量,压制不住煤老板,虽然还有焦炭炼制厂,但也显得有些不够。

当蜂窝煤市场占领了整个北平府,加上焦炭炼制厂明年火力全开,双管齐下,哪家煤场都得乖乖低头。

自己花费这么大力气把煤炭市场弄起来,没道理不分一杯羹。

朱棣懒得再费力气。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