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146)

作者:键盘战斗家 阅读记录

“工厂和工程队,以及铁道工程队,工人人数超过了两万人,其余米粮盐酱油鱼蛋不提,每日消耗五十头猪。”

众人愣神。

虽然知道中华重工的伙食好,比小地主家里的油水都要足,可是听到一天就要宰杀五十头猪的时候,仍然觉得不可思议。

一天五十头,一个月就是一千五百头,一年那就是一万八千头。

恐怕搜遍全北平,才能供应出这么多头猪。

可市面上还要消耗。

“养猪不容易,伙房也多次提过,因为消耗量大,不只是猪肉,其余的采购而已有些困顿。”

“所以中华重工准备成立军户农业经济社,让军户养猪养家禽,以及种植蔬菜瓜果。”

“例如每家养猪三头,一头猪按照市价一两银子采购,军户每年可得一两银子的净利润,可以与六千户军户产生合作。”

“加上其余家禽蔬菜,预计最终合作的军户,可以达到八千户。”

谁家顿顿吃肉?

小地主家还在吃咸菜咸蛋呢,隔三差五才开一顿荤腥。

但是中华重工可以。

每年光伙食的开销,例如猪肉一项,一年就是一万八千两,其余各项合计两万三千两上下。

也就说例如新商品煤油的利润,整整四成用在了伙食。

哪家商人会这么做?

金忠算过了账,满脸的傻眼,嘴角动了又动,想问又不敢问。

朱高炽见状,主动解释道。

“咱不是商人,追求的不是利益,这两万多两银子花下去,带动的是经济。”

“这八千户军户不就是获利了么。”

“八千户军户有了余钱,就会多买农具,买各种商品,钱循环使用,促进了社会生产力。”

其余的人都参加过大会,除了朱能,谁都理解小王爷的做法,而朱能也是武官中一等聪明的,多少有些醒悟。

金忠是第一次接触,十分的茫然。

“社会生产力!”

金忠暗暗记住了这句话。

周世丰面色如常,这就是大会中小王爷所讲的道理,随着几十万两的利润花下去,会有不可计数的人跟着喝汤吃肉。

不过以他对小王爷的了解,军户会占大半。

“这八千户军户,不需要像铁道工程队的军户一样操练,但是需要有人管理。”

“必须要管理起来,听从中华重工的指令。”朱高炽重重的强调到。

“不光是管理,而且要派出技术指导,最大话的提高生产效率,以后不只是我们中华重工要提高工人的待遇,所有蜂窝煤作坊,煤场都要提高工人的待遇。”

“把蜂窝煤作坊和煤场管控起来,也是下一阶段工作的重心。”

“介时,对各类肉菜的需求,会成本的增加,那么军户可以开始养五头猪,获得更多的利润。”

朱高炽继续说道。

“不是为了控制军户养猪。”

“一则养猪也是技术活,军户没有接触过,需要学习的时间,才能养出更肥的猪。”

“二则万一有病猪,军户只需要损失三头猪,工厂也补得起,更可以利用这点,加强对军户的管理,稳赚不赔的事情,不怕军户不服管。”

集中养殖业,朱高炽不打算上马。

虽然有更高的效率,却加大了风险,而且是无法控制的风险。

小规模分散式养殖,才是符合大明朝的。

工厂的效率高。

因为官员的身份高,出行要乘坐轿子,否则不成体统,有失身份。

而中华重工哪怕是大掌柜周世丰,该走路的时候也会走路,用两条腿来出行。

以袁荣为组长,张辅为副组长,马林为副组长,一勋一武一工,正式成立军户经济合作社。

密云卫,永宁卫,彭城卫,济州卫,永清卫,大兴卫,通州卫,蓟州卫,遵化卫,永平卫,真定卫。

其中还有左右卫,合计十四个卫所,每个卫挑出五百到七百户军户,加入合作社,起到带头作用。

从密云卫开始,沿着朱棣的脚步进行。

朱高炽想看看有谁不开眼。

借着蓝玉大案拔除掉。

第一百五十二章 好处一网打尽

密云卫指挥使郭英,密云后卫指挥使郑享,以及其余大小武官数十人,在城外十余里外迎候燕王大驾。

郭英是燕山卫出身,脑门上大大的燕王亲信几个字,他和部分武将们谈笑风生,声音大的让一旁的郑亨低下头。

形势已经很明朗,哪怕他和郭英平级,也不得不暂避锋芒。

“来了。”

人群中有人叫道。

远处。

只见天际线烟尘滚滚,逐渐浮现几百名骑手,拱卫着一辆马车,插着燕王的旗帜,正走向他们靠近。

郭英领头而出,主动迎了上去,其余人纷纷跟上。

郑亨眼神微眯。

“头。”身后有名部下焦急的提醒。

郑亨回头看了眼脸色不一的部下们,哪怕自己是指挥使,也压不住下面的人心。

燕王多次北征,不少人都征召入军,在燕王麾下作战,严格来说,都可以算成燕王的老部下。

“再不动身,就来不及了。”

密云后卫部分武官有的不等郑亨发话,已经跟随郭英迎了过去,郑亨的几名亲信,内心心急如焚。

“唉。”

郑亨无奈地叹了口气。

无论燕王的威望有多么高,可密云卫的归属权,属于北平都司,所以平日里,郑亨可以躲着燕王。

可随着朝廷新的一道旨意。

原本在太子一系和燕王府两者之间,保持中立的卫所们,被逼上了台前。

如今不投靠燕王,那就是反对燕王,没有了不表态的机会。

郑亨有些迟疑。

现在的北平府,的确是燕王势大,可太子一系也不是好相与的,当年不光是拉拢了不少北平卫所,连燕山左卫都被太子一系占领。

可以说燕王在太子一系面前,毫无还手之力。

作为卫所最高的武将,郑亨的地位,和普通武官看到的视角不一样,要更加长远些。

现在投靠燕王容易,可上了太子一系的名单,日后能有好果子吃?

“头,眼前的事过不去,又何谈未来呢。”

一名心腹知道指挥使的顾忌,在郑亨耳边小声点明。

郑亨点点头。

朝廷的安排和旨意,断绝了北平府人们观望的机会,既然如此,郑亨不再摇摆,决定登上燕王府的大船。

“末将密云卫指挥使郭英,拜见王爷!”

“末将密云后卫指挥使郑亨,拜见王爷!”

“标下密云卫千户……”

……

朱棣满脸的笑意,亲手扶起郭英,拍了拍他的肩膀,没有多余的话语,颇有些一切尽在不言中的意味,心腹之态一览无余。

然后走到郑亨面前,郑亨微微弯腰,朱棣同样拍了拍郑亨,让他站直了。

“郑指挥使是应天府泸州人?”

“回王爷,末将祖籍是泸州人,家父追随圣人征战有功,靠着家父的余荫,调任密云后卫。”

在朱棣当面,郑亨发现他根本没得选,老老实实的回道。

“好好。”朱棣笑道,“泸州是个好地方,能养出郑指挥使这等人才。”

此人虽有背后有些太子一系的影子,不过并不多,如果比起燕山左卫的张玉,此人的跟脚可以说是清白。

毕竟太子一系出手了十几年,北平各卫,有多少受到过太子一系拉拢的武将,谁也说不清楚。

如果因为和太子一系有过交道就当做异己,正如姚广孝所言实为下策,把中立者推向了太子一系。

打击冥顽不灵执迷不悟者,以此告诫众人,再拉拢为主,交心为辅,方是上策。

密云作为第一站,朱棣希望有个好兆头,对接下来的行程起到带头作用。

郭英是自己人不用怀疑,郑亨识大体懂进退,也是可以继续观察,只要表现令人满意,就可以放入自己夹带中的人才。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