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20)

作者:键盘战斗家 阅读记录

朱棣边说边坐直起来。

“这些日子辛苦你了。”

“属下本分而已。”

葛诚不以为然,向姚广孝点了点头,起身离开。

姚广孝早已起身恭送。

不知道什么时候,燕王才能像信任此人一样,开始信任自己呢。

姚广孝内心感叹道。

屋子里只剩下两个人。

突然。

“道衍,你刚才有什么话没有说出来?”朱棣的声音缓缓的响起。

在空荡荡的屋子内,竟然显得有点渗人。

这可不像原来燕王的语气。

措手不及,姚广孝怔了怔,然后才面色如初的转身,笑脸看向朱棣。

燕王果然眼尖,此次挟大胜归来,燕王的威势又增添了三分,而且燕王本人的变化也极大。

比起以前。

现在的燕王越来越浑厚。

还添了一分的城府。

以前的燕王。

在众藩王中是品性最好的,且心性“单纯”。

心机有,但不多。

刹那间。

姚广孝突然发现,自己好像有些看不懂燕王的心思了。

所以。

他刚才的话,有点不敢轻易说出来。

因为看不透燕王的心思。

说话。

有时候说错了,会引来灾祸的。

“有些消息,贫僧还没弄清楚真伪,所以不敢轻易说出来,以免误导了燕王。”

朱棣深深看了眼姚广孝。

这名当初在应天府时,主动提出愿意跟着他来北平的和尚。

“既然搞不清楚,那就早点搞清楚,再来告诉咱。”

“是。”

姚广孝低下头。

“你这里的酒可真难喝。”

朱棣嫌弃的看了眼抗桌上的酒壶。

好像话里有话。

姚广孝只当做不知。

“贫僧不懂酒,让小沙弥去买,没想到买来了劣酒,罪过罪过。”

“哈哈哈。”

朱棣笑着指了指姚广孝。

“人人夸赞的道衍和尚,竟然还有不懂的事,看来你还需要多学学贤者啊。”

“是极是极。”

当天。

姚广孝交代了寺庙里其余的和尚,竟然出门云游去了,谁也不知道他去了何处。

没人敢打扰朱棣。

小沙弥们不知道屋子中贵客的身份,大和尚们紧闭嘴巴。

朱棣放下手里的书,走到窗户旁,盯着外面的正露出新芽的枯树出神,喃喃自语,“消息是真的吗。”

没有人能回答他。

……

燕王府。

朱高炽最近极为的顺心。

有了母亲和长史的支持,他可以全力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顶着燕王府大公子的身份,各处都打开方便之门。

想要什么帮助,就能得到什么帮助。

铁坊,冶铁坊,甚至是军匠。

不过工业的发展是急不得的,正如古人所言,有一才有二,有二才有万物。

但是他又不愿意等。

恨不得一股脑把后世的知识,全部拿出来在大明生根发芽。

没人敢打扰大公子在书房乱画。

能打扰大公子的,只有葛诚。

葛诚敲了门得到允许,进来后,就见到桌上到处乱放的纸张,上面各种图画。

“这些是?”

葛诚捡起两张看了看,竟然认不出是何物,好像是矿场的蒸汽机?

“矿场使用的蒸汽机,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朱高炽说道。

满脸的愁容。

他知道蒸汽机运作的原理。

但原理是原理,怎么变成具体的东西,这个过程同样重要至极。

“这都是你自己画出来的?”

朱高炽摇了摇头。

“万师傅带着徒弟们做出来的,但他们遇到了难题,咱思来想去也还未想到解决方法,于是照着他们的蒸汽机画了出来,看能不能找到方法。”

初代蒸汽机的发明,到瓦特蒸汽机的问世,相隔了六十年,正好一个甲子。

两者的差别巨大。

前者准确的形容,不过是个抽水泵而已。

整个蒸汽机的结构,例如支柱和横臂没啥技术含量,只有小小的蒸汽皿才有点技术含量。

瓦特蒸汽机不同,经过六十年的发展,所有的部件都精益求精,不是可以随意做出来的。

第二十三章 外部的契机

“大公子是真的长大了。”

葛诚心里暗叹,又觉得很不好意思。

少年不再懵懂,开始努力学习做事,自己不但不尽心支持,反而像豺狼一样的算计少年。

坐等摘少年努力后的果实。

看来自己不能这么做。

突然觉得不对。

葛诚暗自下了决定,反悔了原来的主意。

果实。

他不能摘。

得让燕王去摘。

朱高炽还不懂人心的险恶,不对,他是懂的。

不过嘛。

人总是喜欢居高临下。朱高炽知道未来五百年,心里当然有几分自傲。

当今的时代。

谁的眼界比他更高?

他可是连火星的模样都看过的。

下意识把古人当做小白兔,准确的说也没有防备府里的人。

自己的父亲可是朱棣。

谁敢害他?

“上回在西山,大公子说的事如何了?”

“什么事?”

朱高炽抬起头一脸的茫然。

最近他做了好多事,不知道诚叔指的何事。

葛诚见大公子想不起来,连忙提醒他,“大公子说让我大开眼界的事啊。”

他来此地,不就是想要从大公子口中,知道事情到了哪一步么。

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

看见大公子的模样,葛诚痛心疾首。

“哦。”

朱高炽恍然。

“蜂窝煤啊?此事不急。”

这件事没啥技术含量,靠的就是走量和低成本,以及商人的运作。

比起蒸汽机,他当然不是很留心了。

原来蜂窝煤。

葛诚挑了挑眉,看来大公子又有发明。

不过大公子好像不是很重视啊。

这怎么行。

蒸汽机在葛诚看来是小事,蜂窝煤才是大事。

得跟大公子嘴巴前面挂个萝卜。

为了鼓励朱高炽把精放在蜂窝煤的事情上,葛诚提醒道。

“如果大公子真能解决此事,燕王回来必定夸奖大公子,以后大公子做事可就方便了。”

葛诚随手跟朱高炽画了个大饼。

对啊。

朱高炽清醒了过来。

手里的图纸也缓缓放下。

蒸汽机的改进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自己怎么忘了顺应事物发展的道理。

违背事物发展,必定事倍功半,得不偿失。

自己要做的是加速孵化,而不是逆行。

大明城池里的百姓,相当于古代的非农人口,市民是消费的主力。

而大明全国的城市人口。

经过朱元璋二十五年的治理,促进民生,社会安宁,人口繁衍了几代。

国初粗略统计的人口六千万,如今早已不止。

虽然百姓人口数量放在后世不够看,但是放眼当今世界,那可是独一份。

只要全国百姓改用煤取代木柴。

才是促进蒸汽机爆发的契机。

全国的矿场都要主动,且大量的采购蒸汽机,用来解决矿井地下水问题。

“咱要不了几日,就能让诚叔大开眼界,必定不骗你。”

“那就好,那就好。”

葛诚笑得合不拢嘴。

说干就干。

府里没人阻挠,甚至长史亲自找了管家们,让他们不要拒绝大公子的要求。

朱高炽让人去请张德辉。

蜂窝煤和蒸汽机不同。

前者对商人的需求极大。

……

张德辉收到家里人的口信,说燕王府来人请他,见他不在家,交代了他的家里人。

既然如此,他哪里敢耽误,说了声抱歉,在商人们羡慕的眼光中得意的离开。

不久。

抵达燕王府,望着燕王府气派的大门,心里又激动又忐忑。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