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255)

作者:键盘战斗家 阅读记录

睁眼说瞎话并不是好事,特别是在平等贸易的原则下。

旅顺的新田,一亩田一年的产出是一两银子,十亩田就是十两银子,阉工哪怕只使用一年就能获得大利。

更何况阉工工作环境虽然恶劣,但也不至于只有一年的使用期,所以林场使用奴隶工的利益,是算得出来的,瞒骗不了人。

公近此时插话了。

在利益面前,他们三人是一致的,但是有些事不能简单的算,所以诚心说道。

“我们需要林场的武器和商品,还有贵方的船只,因此我们愿意用低廉的价格,继续保持双方的贸易。”

马报周面无表情。

相比较下来,这伙人更离不开林场。

倭寇的主力被金州卫剿灭。

在南方沿海,朝廷已经专派了勋贵和大将,负责打击倭寇之事,加上海禁封锁沿海物资。

根据中华重工调研司的调研,以及小王爷的推测,认为倭寇保持不了多久。

至多十年。

甚至不要十年的时间,中国海域的倭寇就会被淘汰掉,无法继续生存下去。

因为利益。

无论通过抢劫还是通商,皆获得不了利益的倭寇,无法生存下去,而这些日本流亡海外的失败者,必定会自我灭亡。

所以马报周才有底气,始终坚持三两银子的价格。

因为他至多失去利润而已,而倭寇们失去的是性命。

从南方沿海突然北上,冒死打通与林场联络渠道的几名倭寇头子,是“聪明人”。

正是因为聪明人,马报周才更有底气。

几人也明白这个形势,所以对马报周毕恭毕敬,公近低着头说道。

“但是马先生,请你也为我们着想,我们闹出的动静在日本越来越大,受到了许多大名的防备。”

“哪怕只是为了奴隶贸易的顺利进行,贵方应该多支持我们,才好压服那些对我们产生敌意的大名。”

马报周面色松动了些。

公近的话有些道理,到底还是汉人,自己人更了解自己人,虽然此人不承认他是汉人。

“这样吧,有鉴于我们双方的良好合作,我理解你们的麻烦,愿意做出让步。”

几人大喜,以为马报周要提高价钱,结果马报周话锋一转:“你们从林场获得商品,按照售价的九折来结算,如果愿意使用粮票,则可以打八折。”

平田增宗等人面面相觑,他们哪里有粮票。

至于用九折的价格来抵消奴隶工的价格上涨,此举倒也可以接受,只是林场的算盘打的太精了。

不但没有拿出真金白银,还让他们更卖力的售卖大明商品,让林场获得更多的利润。

汉人太奸诈,空手套白狼。

押川伤疤脸忍不住抽动了两下,可又无可奈何,如果自己获得了一分利,那么林场就是获得了十倍的利。

可目前双方的态势,押川也只能接受这个方法。

“粮票结算,请问有什么章程。”公近更关心这个。

他想的要更深些。

大明。

他想回来了。

以前是回不来的,回来了必死,他在日本的老手下们已经不多了,老一辈活着的没有几个。

可那些人整日想着叶落归根,痛苦的度日。

现在他看到了机会。

林场的跟脚是燕王府,燕王府能不能接纳他,他不清楚,也不敢轻信。

目前的合作,让他看到了机会,最好能看清背后燕王府的态度。

马报周露出笑容,公近虽然把他的心思藏得深,可也太小觑自己了,自己可是小王爷钦点的林场二把手。

此人的心思,可以利用一番。

至于最后能不能如此人的愿,马报周要等等看,天下哪里有这么便宜的好事,美得他了。

不久。

新的一批奴隶工抵达了林场,这回的人数超过了以前,合计人口一千二百人。

眼神失去灵魂的躺了不到半个月,全部被驱赶起来下地干活。

“带红袖子的是班头。”

“带白袖子的是组长。”

“带蓝袖子的是保安队。”

一名白袖子的阉工,趾高气昂的举止鞭子,用着倭语教着新来的阉工们。

阉工们听着熟悉的话语,不可思议的盯着那名阉工。

第二百五十三章 林场的“告急”

《技术报》

海岛算经九问。

一问曰:

今有望海岛,立两表齐,高三丈,前后相去千步,令后表与前表相直。从前表却行一百二十三步,人目着地取望岛峰,与表末参合。

从后表却行百二十七步,人目着地取望岛峰,亦与表末参合。

问岛高及去表各几何?

答曰:岛高四里五十五步;去表一百二里一百五十步。

术曰:以表高乘表间为实;相多为法,除之。所得加表高,即得岛高。

求前表去岛远近者:以前表却行乘表间为实;相多为法。除之,得岛去表数。

二问曰:

今有望松生山上,不知高下。

立两表齐,高二丈,前后相去五十步,令后表与前表参相直。

从前表却行七步四尺,薄地遥望松末,与表端参合。又望松元,入表二尺八寸。

复从后表却行八步五尺,薄地遥望松末,亦与表端参合。

问松高及山去表各几何?

……

朱高炽每期的技术报都会看,一开始弄出技术报的初衷,是想要融合技术,打造成后世学术报的风格。

但是毕竟时代不同,人们的想法也不同,技术报报社的人们,没有见过后世的学术报。

在他们的理解上,让技术报偏离了朱高炽的初衷,变成了大杂烩,包含万象。

报纸的内容越来越多,导致篇幅也越来越长,每期的报纸,最长的一期,竟然有三四十页,竟然还刊登过一篇杂记。

不过朱高炽没有插手更正。

在他看来,作为上位者,既要引导方向,但又不能管的太细,约束了主动性。

“谁说中国古代没有几何的。”朱高炽放下手中的技术报,忍不住摇了摇头。

海岛算经的作者,是魏晋时期的汉人。

他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十进小数概念的人,并用十进小数来表示无理数的立方根。

在代数方面,他正确地提出了正负数的概念及其加减运算的法则,改进了线性方程组的解法。

在几何方面,提出了“割圆术”,即将圆周用内接或外切正多边形穷竭的一种求圆面积和圆周长的方法。

利用割圆术科学地求出了圆周率π≈3.1416的结果。

他用割圆术,从直径为2尺的圆内接正六边形开始割圆,依次得正12边形、正24边形……,割得越细,正多边形面积和圆面积之差越小。

用他的原话说是“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

他计算了3072边形面积并验证了这个值。

刘徽提出的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奠定了此后千余年来中国圆周率计算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中国古代技术的优秀和领先地位,从来比无根之萍,而是有理论支撑的。

通分、约分、四则运算、繁分数、开方术、便乘、通约、齐同、方程、勾股……

创造了阳马术,牟合方盖说,方程新术,重差术等等。

集大成之作分别有《九章算术》、《孙子算经》、《周髀算经》、《海岛算经》、《张邱建算经》、《算经十书》、《算书九章》、《数学九章》、《算学启蒙》、《算数原理》……

正如古代东方技术往西方流传一样,这些书籍的知识,以各国最先发表的时间可以清晰的看出,总体的脉络是中国数字-印度数字-阿拉伯数字-欧洲数字。

在中国数学传播到印度之前,印度也有自己的记数体系,但是这种记数体系和地中海一样烦琐,不是位值制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