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313)

作者:键盘战斗家 阅读记录

如果罗仲恒的建议获得施行。

那么北平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前提下,唯独战争一条道路。

幸运的是,北平和应天府是一个国家。

别说罗仲恒的思路不会被通过,就算练子宁亲自提出来也不会被通过。

在国内下令禁止采购北平的商品,这是不可能的。

后世对某地区采取的贸易制度,有利的保护了国内企业的发展,否则买办商业环境的地区,会把大量国外商品卖到国内。

当某地区买办商业环境,已经无法威胁国内企业时,则取消了这个贸易制度。

根本不是普通人所想的那么粗浅,甚至觉得别人的待遇高人一等。

但是后世的确给了某地区许多的福利政策。

在促进国内生产力的前提下,某地区的投资,以及充分享受国内生产力快速发展的红利,让某地区的资本是有优势的。

那些与国外势力交锋的手段,可以说充满了暂时处于弱势一方的智慧,也具备了很神奇的故事性,让世界许多落后国家惊叹。

国内牢牢占据了上风,让输了的一方急的要掀桌子。

他们一直以来提倡并让世界接受,根源上是为了保障自身赢的玩法,他们决定不玩了。

赢得起输不起。

这些经济理论,练子宁不懂,但是他不傻,事物发展下去的好坏是看得见的。

那岂不是说发展应天府的工业,还没有开始,就要让北平先享受到红利。

只蒸汽机一项上,等于为北平中华重工挣钱。

如果只此一样,练子宁咬咬牙也就捏着鼻子接受了,可他怕的不只是这样。

北平可不光是蒸汽机便宜,许多的商品都要比其余地区便宜。

北平的农具每一样都比其余地区精良和廉价。

“北平发展工业化也才五个年头,为何差距变得这么大,难道无法追赶吗。”

练子宁感受到了罗仲恒对工业化的眼界,因此诚心请教道。

罗仲恒对于能获得工部侍郎好感的机会,以他的为人,必然不会错过。

“我们商人追求的是利益,因为只有具备了利益,投入的钱才有价值。”

“否则投资后得不到回报,那么生意也就败落。”

“但是中华重工和中华重工的体系不一样,追求的并不是利益,而是对社会资源的分配和调动。”

“在这个体系下,不但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也做到了最大规模的集中社会资源,而且又避免了许多无效动作和恶意竞争。”

练子宁还有他身边的李学颜等人,是开明的官员,知道发展工业化的厉害。

他们学习并了解过北平工业发展模式,技术报每期都被搜集回来,并从中加以学习。

因此罗仲恒对北平模式的分析,几人可以听明白。

可正因为听得明白,练子宁更加的忧心,他看到了其中的厉害,感受到力量的差距。

而无论是罗仲恒提供的应对手段,还是模仿中华重工体系,全是练子宁办不到的事情。

这种无力感,让人心神憔悴。

当然。

应天府如果开始工业化,那么生产力一定会提升的,但是提升生产力的红利中,北平会获得更多的好处,甚至能把手探入里面,控制许多的行业。

论资金规模和掌握的资源,论储备人才和商会集团,论市场经验和垄断手腕。

天下没有中华重工的对手。

以中华重工这种行政手段发展起来的怪物,对付市场经济,那是一打一个准。

朱高炽在北平天时地利人和,具备这个环境,练子宁不行。

同一个国家。

两者的矛盾核心,可以称之为指导权的争夺。

练子宁要在应天府发展工业化,就是为了引领工业化发展,压过北平模式。

这属于国家内部的竞争,和对外的竞争有本质区别,也注定了方式的不同。

简而言之,练子宁不具备掀桌子的实力,也没有制定有利自身规则的权利。

所以他求援了。

从徐州返回京城后,练子宁开始拜访齐泰,黄子澄新派人物,拜访茹瑺这些旧派人物。

北平模式在北境名气很大了,但是大明的面积很大,更多的地区信息传播速度很慢。

文字和视频的交流方式,两者带来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

可能有官员听到过,但是他们心中并没有产生波动,太多的官员没有当回事。

人们所有的想象,一定是来自于自己见到过的事物。

对新生事物的文字和口头讲解,无法让人有清楚的认知。

犹如清末民国时期。

官员们虽然知道当时西方的强大和先进,但总体上还保持了镇定,只有他们真正的去见了,才会在钢筋水泥构建的大烟囱世界中,感受到那种令人窒息的差距。

练子宁是重要的官员,皇太孙一系储备的未来舵手人物之一。

他的努力是有成效的。

但是一封来自北平的军情,打断了他的节奏。

“大势已去。”

练子宁把自己关在书房中,拿着友人的书信,良久后灰心的感叹道。

时也,运也。

还是人的算计。

朱高炽离开了大宁,在军士们的护卫下,回到了新气象的北平。

第三百零一章 贪婪的表现

燕王即将亲来大宁。

这个消息很快传开,许多人都在说,当燕王抵达大宁的时候,大军就该出征了。

大宁区虽然和北平相连,但是大宁的宁城,和北平城的距离长达九百里路。

九百里路啊。

在古代,一个人连续走两个时辰的道路,哪怕是道路情况良好的情况下,也会体力无存,所剩无几。

北平的军队,乘坐火车抵达大宁。

北平和宁城之间的铁道,修建了十五个月,还有许多支线铁道计划,已经摆上了日程。

遇到的困难除了经济上,和铁道工程队规模等实质问题,还有政治上的顾虑。

燕王虽然在大宁影响力大,但是大宁毕竟是宁王的藩地,哪怕宁王目前没什么威望。

许多事情,需要得到宁王的首肯,如果一直强压,会得不偿失。

刘真陪着都督房宽,身后还有一帮武官,巡视大宁的铁道站,以及部分铁路。

“都说铁道厉害,我也知道厉害,可只有亲眼看到了,才知道真的有多厉害啊。”

房宽,以及已经调回北平担任北平都司长官的陈亨,可以说是大宁军区建设的几位奠基人之一。

两人还有同一个身份。

来自北平。

刘真是外地将领,不属于北平系将领。

北平系将领不是指这些将领是北平本地人,并不是地理来划分的,这些人也来自五湖四海。

是一个标签。

原徐达从内地带来的军队,建设北平的时候遗留下来,由后来者朱棣继承并发扬光大。

吸收了更多的势力,糅合起来的一股力量,包括开平诸卫和大宁诸卫,由这股势力分支出来的。

北平是大哥,大宁是二弟,开平是三弟。

至于辽东,可以形容成堂表弟。

燕山左护卫的指挥使张玉,不属于这股政治势力,算得上外来者,不但牢牢的站住脚跟,还掌控了左护卫军力。

因为在当时,此人的背后是太子一系。

那么现在同样是外来者的刘真,原本也打了这个算盘,想要抱上朝廷的大腿,在地方上借助宁王势力。

乃至上回李学颜事件,连辽东的周兴都亲自去燕王府“负荆请罪”,更何况大宁的刘真。

这些“外来者”的气焰,被狠狠的打击。

并不是简单的行为,属于外系将领,和本地系将领之间的权力较量。

刘真是有才能的人。

历史上,燕王朱棣造反的时候,以此人为代表,为朱棣造成了许多的麻烦。

最终以本地系将领胜出,让朱棣彻底掌握了全北平的军权,真正意义上统一了北平的军事力量,为日后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