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349)

作者:键盘战斗家 阅读记录

又过了一个月。

铁道部的工作人员,向布政司各衙门送交火车票。

火车票分两种颜色,红色和蓝色。

红色的票专门乘坐第一节车厢。

市场价要高些,也会定量的送给各衙门使用,是补贴原驿站的一种方式。

乘坐火车比原来赶路的方式舒服了不知多少倍。

铁道站有招待所。

比原来的驿站环境更明亮。

因此并没有多少官员反对此事,相反多数的官员是支持的。

唯一影响的是高级官员。

高级官员使用驿站,驿站会精心服侍,铁道站招待所没有这项安排,不过高级官员也不在乎。

因为他们自有随行人员,对他们的影响并不大。

“藩台,藩台。”

颜钝生气的放下笔,不满的说道:“何事大惊小叫。”

“发生了大事,按察使司佥事高勉,巡边卫所时,运气不好遇到了歹人哈刺兀海,死了啊。”

“怎么会遇到哈刺兀海?”

颜钝不可思议的问道。

“听说是哈刺兀海带手下偷窥开平形势,碰巧遇到了高佥事,真是倒霉催的。”

颜钝缓缓闭上眼。

这件事太巧了。

“陪着高勉身边的其余人呢?”颜钝抓住了重点,睁开眼急忙问道。

“其余的士兵倒是跑得快,不像高佥事那样掉下马,这以后去边地啊,还是得派马术娴熟的官员。”

“好了。”颜钝不耐烦的挥了挥手,急躁道:“按察使司这段时间有什么动静,你尽快告知。”

那人领命退了出去。

按察使司没有多余的动作,按部就班,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向朝廷为高勉求抚恤。

除了哈刺兀海的名声,在北平越发的响亮。

可以说达到了无人不知的地步。

第三百三十章 刘英的野望——奴隶兵

朱高炽看着手里的书信。

身旁站着世子府大管家张全,这位当年的长随。

“墨副使突然投靠我们王府,到底是否真心实意,要不要再观察一段时间?”

“应该是真的,不过多观察也无妨。”

朱高炽冷静的说道。

他知道墨麟此人。

历史上此人投靠了燕王。

所以啊,朱允炆在对付燕王朱棣的时候,首先把北平官员进行了调动,这步棋还真没有错。

因为的确很多官员已经投靠了朱棣。

不只是墨麟这些高级官员,还有许多中下级官员,包括吏员都有许多。

这是朱棣多年在北平主政的影响,还有每隔几年,朱元璋就下旨增权朱棣的举动。

从朱棣建功立业开始,他的权势就挡不住了。

朱元璋可不会顾忌。

在他心目中。

长子伤了他的心,早早的离他而去。

次子是个败家子,早就被他放弃。

老三是个无用的,指望不上。

唯独老四。

历史上从朱棣第一次带兵出征开始,建立一个又一个的功绩。

立功就得赏,如此争脸的儿子,经历多回失望的朱元璋,岂能不在乎。

朱元璋不指望朱棣能指望谁呢?

所以朱元璋逐渐重用朱棣。

越是重用朱棣,朱棣每回完美的答卷,又让朱元璋给了朱棣更大的重用。

一直到这回下旨朱棣巡边,范围超过了北平。

因此朱高炽推测墨麟的心意,是否已经有了交好王府的心思,原来的朱高炽威望不足,墨麟肯定直接找朱棣。

但现在不同了,所以墨麟通过自己来传达,也不失为条好路子。

“看来朝廷那边不少人已经盯上了咱们。”朱高炽放下了书信,站起身伸了个懒腰。

从十几岁开始,每日与看不完的公文打交道,连锻炼的时间都减少了。

哪怕到了今日这一步,也身不由已啊。

习惯了。

“那些人就看不得别人好过。”张全很气愤。

“以父王如今的威势,他们不在意才失职,不过也不用在意,我们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朱高炽在书房走动了几步,然后盯着墙壁上悬挂的舆图。

北平诸卫,开平诸卫,大宁诸卫,石匣营……金州卫,朱高炽视线落到了辽东。

“宁王府还有辽王府那边最近有什么动静?”

“宁王府对当下的局面有不满的声音,不过并无大碍,倒是辽王府那边看不清楚。”

辽东有三个藩王。

辽王,韩王,沈王。

但是目前就藩的只有辽王,其余两位藩王年龄太小,目前还养在应天府。

如果历史不变,后面两位王爷没有就藩的机会。

所以偌大的辽东,主要的对手只有辽王。

这位比自己大一岁的藩王。

“世子妃最近怎么样?”

“前几日郭老爷让人送来了许多辽东特产,世子妃收下后,和那边的老人聊了许多,听说还落泪了。”

“落泪?”朱高炽皱起眉头。

“丫鬟们说世子妃想家。”

“既然世子妃想家,就让世子妃回家省亲一日。”

“这?”

张全大惊。

“想什么呢?”朱高炽露出笑脸:“世子妃品德淑良,实为贤妻,她伤心想家,我又如何会置之不理呢。”

“这不合规矩,只怕王妃处不好说服。”

“我去说吧。”

想要控制辽东离不开郭家。

日子不长了。

能多掌握一分那也是好的,如果郭家站队王府,至少能为王府带来数万精兵。

就算郭家仍然保持中立,自己在金州开拓出来的力量,也会更容易的成长。

更不提靖难之役中,来自辽东平乱的军队,让朱棣首尾难以兼顾,费了好大的力气。

如果能解决这些问题,此消彼长,王府的力量增添一分,朝廷的力量消弱一分,结果大不同。

不久。

按察使司副使墨麟,升为了按察使司正使,补上了原王礼离去的空位。

按察使司副佥事姜言得,升为了按察使司佥事,补上了原高勉牺牲后的位置。

这位下级官员,多年来终于从司狱司熬出头。

如今可以称之为高级官员,有了更远大的前程,在更大的池子里奋斗。

王府大门的街道,停靠了许多的马车。

郭彩莲心中五味杂陈。

夫君应该是心疼自己的,谁家能有这个福气,她的确想要回家看看,看看父母和兄弟。

准备了十几车的礼物,都是夫君吩咐的。

可突然间她又不想走了。

在王府中虽然见到夫君的次数少,可终归能见面,这次出门好几日,想到见不到夫君,郭彩莲心中就难过。

郭彩莲的确是位痴情的女子。

虽然政治手腕很低,简而言之不够聪明。

车队终于出发了。

打着王府的旗帜,在北平火车站,早已停靠了专列。

在火车上,郭彩莲好奇的望着窗外。

没有嫁来王府的时候,北平的变化就很大了,没想到北平每年都有新的变化。

铁道两旁经过了几处团建房区。

那高大的楼房,宽敞的道路,独特的水塔,还看到了学校,图书馆大楼。

“修了这许多的房子,占了不少田地吧。”郭彩莲好奇的说道。

“这里原本是荒地。”

有本地的丫鬟解释。

“那就好。”

郭彩莲笑了起来。

这些无法耕种的荒地,会在四百年后,因为明末引进的番薯已经传播到此地,这些荒地会被农民们利用起来。

再过六百年。

人民被组织起来,与天奋斗,在全国大兴水利工程,修建了一座又一座的水库。

这片用来种番薯的荒地,又被改造成为了良田。

要么增加田地产量,要么增加田亩。

提高农业产出无非两种手段。

番薯让清朝增加了田亩,那些荒地被开发了出来,可以用来种植番薯。

而新中国靠着先进的组织力,把荒地变成了不缺水灌溉的良田,又取代了番薯的种植。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