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351)

作者:键盘战斗家 阅读记录

当年小王爷给了王真选择,王真选择了林场。

但王真毕竟是林场的创办人,加上小王爷信任王真,王真在林场的权利不但没有削弱,反而加强了。

船政的韩奇名义上,在中华重工内部与王真平级,实际上处于下属地位。

上面领导层在做什么,下面的人不关心。

林场的工作人员听说这回交易中,有三百名年轻的倭人妇女,吸引了许多单身汉的口水。

任何事物长期瞒不住的。

更何况林场大量使用的阉工,林场的人早就知道奴隶贸易这回事,甚至有些足够信任的海盗头子,获得了准许踏上金州的土地。

刘英就是其中之一。

他为林场带来了三百名妇人,获得了工人们无数的好感。

在金州的供销社。

刘英和几名亲信,由几位管事作陪,在金州的供销社大采购,一口气买了数十种商品。

这趟买卖所挣的钱全部花在了金州。

订购了一艘船,五十张弓,五百支箭矢,二十把碗口铳,一千斤火药,一百把刀……

六千两银子,除了发给兄弟们的安家费,刘英花了个七七八八。

“刘掌盘做事风格令人诧异啊。”

管事见到刘英的大手笔,忍不住感叹道。

“这话从何说起?”

刘英很客气,以为管事对自己有误会。

“别的掌盘多少买些商品运回日本贩卖,两头获利,唯独刘掌盘全部买了军事物资。”

“他们被银子熏迷了眼而已。”

刘英淡淡的说道。

那管事竖起了大拇指,“就凭刘掌盘这句话,在下敢说刘掌盘未来了不得。”

“借您吉言。”

刘英在大海上杀伐果断,却在这位中华重工众多管事中普通的一名管事面前很收敛。

他无法不如此。

他所有的东西都要从金州获得,而他强大一分的同时,金州能获得十分。

就如这趟买卖,金州通吃。

散客毕竟是散客,如何斗得过庄家。

刘英懂这个道理。

他也没想要跟金州进行竞争,海外世界那么大,多的是他可以图谋地方。

刘英现在有两艘大船。

等下一回再来金州,他就有三艘大船了,等明年,刘英的目的是至少五艘大船。

等自己有了五艘大船,刘英就不在乎日寇的水师了。

旅顺建立了城市。

这里一幢又一幢的楼房立起。

金州不但成为北平的“发动机”,源源不断输入大豆草料粮食,还有各类鱼肉、木材、石矿、火药、船只等。

还从北平采购大量的煤炭、布匹、铁矿、各类蒸汽机、各类设备。

金州也是工程部最大的客户。

没有之一。

金州人口的扩张和富裕速度,让金州的基建和民房需求,竟然追赶上了北平市场。

这里是后世大连。

北方的明珠。

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具备的优势,当进入工业化产业链中,必然比别的地方更具备优势。

最合适的中转站,只这一点就不是别的地区可以追上的。

刘英回去码头的路上,感受着金州的变化,心里的计划有些迟疑了起来。

人是群居动物。

良好的生活环境必定会吸引人。

这里的金州,在刘英看来已经是最好的地方。

“等你们以后有了孩子,把孩子送来金州读书。”刘英突然向手下们说道。

“真的可以吗?”

手下们惊喜道,只是不敢这么想,他们可是海盗。

“虽然没有见过小王爷,可以我的推论,小王爷并不敌视我们海盗,只要遵守金州规矩。”

刘英的目的没有这么单纯。

他需要抓住人心的手腕。

纯靠武力威逼在大海上是行不通的。

等他的船只越多,在大海上可不如陆地,没有人心可拿捏,说不定哪天就把他的船带人一起开走了。

刘英是个聪明人。

明末时郑芝龙势力滚雪球到了那么大,主要原因就是郑芝龙投靠了官府。

明末官员改变了态度,开始接纳海盗,给了郑芝龙弄潮儿的时代。

所以和别的海盗势力不同。

郑芝龙的基本盘一直很稳定,没有多少手下带着他的船和人独立山头。

并是不郑芝龙比别的人会抓人心,此人的战略眼光并不高,而是他站到了时代的这一边,进入了风口。

在明末官员改变态度的时候,他和别的海盗不一样,总体上选择了归顺。

为他的扩张打下了根基。

刘英想要通过金州把自己的人心稳定下来。

人心。

永远是最重要的。

“如果能把孩子送到金州读书上了岸,这辈子就再也没有遗憾,不然挣再多的金银又有何用。”

“头,这件事真的能办成吗?”

几位亲信激动的指望刘英。

“我们本质上也是为金州办事,金州看起来是个讲道理的地方,他们会同意的。”

刘英猜测。

“就怕现在讲道理,日后过河拆桥啊。”

“这么做属于自毁人心,没有海盗在真心与金州合作,他们不会这儿不明智。”

刘英指了指一栋接一栋的房子,“能搞出这番动静的人,必然是伟岸聪慧之人,不会轻易乱来的。”

旅顺口的搬运工,按照清单用驴车骡车,把货物运送到码头的仓库上。

各个仓库都有编号。

每个编号的仓库中,装的货物也有各自的货架,无数的单据往来,刘英凭借手里的单据,他要的货物被搬上了自己的船只。

在大海上。

刘英意气奋发。

目的地是日本九州岛与琉球王国北方奄美群岛之间的一处大岛。

哪里有他养着的数百名阉了的倭人少年。

他可没有耐心去养太小的孩童。

有些话七成真三成假,和金州管事说的话,刘英认为自己已经很真诚了。

在海上,九假一真才是刘英的作风。

第三百三十二章 三万客兵

原来朱元璋下旨后,朱棣两个月就解决了敌人,已经带军返回了北平。

现在因为朱高炽的原因,朱棣经过了山西,已经前往了陕西。

河南的军队,经过集结后,终于开拔抵达了北平。

“这是北平?”

河南的军队从进入北平府境内起,惊叹就没有断过,越往北行军越是不可思议。

“跟前些年的印象完全不同啊。”

北平西边是山西,东北方向是辽东,东南方向是山东,南部则是河南。

河南的周王,是朱元璋第五子。

前五个儿子皆是马皇后所生。

俗话说水涨船高。

周王其实混的还不如秦王,毕竟秦王是老二,大明第一个藩王,哪怕犯了错,但是名分摆在这里。

老五周王就不同了。

当年因为想念老家擅自离开封地回凤阳,引起朱元璋大怒,下旨把周王迁去云南。

虽然说是去云南当藩王,却没有任何兵权,实际就是下贬。

后来朱元璋没有一撸到底,又调回应天府观察了两年,然后才又放回河南。

但是回到河南的周王,加上洪武二十八年,朱元璋以扩边北塞的名义,从河南调走了三万四千军到大宁。

周王彻底对仕途灰心,转而研究学问。

其实周王年轻的时候就对医学感兴趣,组织一些学者编撰过《保生余录》方书两卷,随后着手方剂学巨著普剂方的编著工作。

在流放的岁月中,朱橚对云南民间的疾苦了解增多。

看到当地居民生活环境不好,得病的人很多,缺医少药的情况非常严重。

于是他组织本府的良医李佰等编写了方便实用、家传应效的《袖珍方》一书。

从回到河南起,他就全身心的研究,深知编著方书和救荒著作对于民众的重要意义和迫切性,并利用自己特有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在开封组织了一批学有专长的学者。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