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461)

作者:键盘战斗家 阅读记录

“合记商行招工啦,来得早去得早,早日安家落户,幸福一生!”

“北平张家商行招工啦,每个月一两的工钱,包吃包住,有志之士快点来呀。”

在各地的县镇乡间。

好多的商行在招工,甚至张德辉都不得不派管事来南方,加入“抢人”的行当。

北平的人力缺口越来越大,虽然有了机器代替人力,但人手问题不但没有缓解,反而越来越巨大。

特别是这两个月。

军工业的直线上升扩张,直接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增速,海量的订单愁的是工厂的成产效率。

生产出来多少就能销售出去多少,愁得是没有人手来扩大生产链。

这都是看见到手的钱,却挣不到手啊。

商人们是最急切的。

煤炭的需求更是几何倍的增加,因为煤炭是工业化的血液,工业化的增长,各行各业都离不开煤炭的供应。

商人们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幸福的烦恼,这种滋味让他们欲罢不能,那酸爽实在是无法言语。

原来。

商人们突然发现,战争竟然会是如此美好的事物。

以前北平的发展是火车上的列车的话,今年的北平发展速度仿佛就是开飞机。

“军事的胜利,让商人们心里有了保障,而商业的扩张,让商人们沸腾了起来。”

“优势在我。”

北平报纸上的四个大字,刺激的朱元璋忍不住眯起了眼睛,虽然心里已经有了主意,但朱元璋不服气啊。

如果让自己年轻二十年,自己必然不会服输的。

北平模式,下面的官员学不来,自己一定能学得来。

这位一个碗发家的老人,充满了信心和战心,可是岁月不饶人,任何英豪在岁月面前都显得无力。

“这句话是对咱说的呀。”

朱元璋失落道。

“炽儿应该是为北平鼓气,终归是大明天下,许多百姓心里还是不安的。”

朱棣苍白的解释着。

心中忍不住暗骂。

“兔崽子。”

“这么用力干什么,真把你皇爷爷逼急了怎么办。”

朱棣不是傻子。

这段时间父皇的布置,虽然嘴上没有言明,但朱棣看得越来越明白了。

到了这种地步,他恨不得朱高炽赶紧消停。

掌管禁军的将领,朱棣一个个都见过了。

无论是耿炳文,还是下面的一批将领,连父皇当年的养子都见过了面。

朱棣心中的底气越来越足,在应天府再也没了心中没底的感觉。

枪杆子到底是枪杆子。

只是大侄子怎么办。

朱允炆可是当了多年的皇太孙,又是大哥的儿子,继承了太子一系的大部分人马。

这也是个不好轻易解决的麻烦。

想到这里,朱棣忍不住看了眼父皇。

杀人。

父皇不是不敢杀人的人。

可是这回不一样啊。

杀的是朝廷正统,父皇也老了,恐怕也没有了当年的坚韧之心。

朱元璋很快恢复了平静。

大明。

一切都是为了大明,为了天下百姓。

七十古来稀。

朱元璋想要为天下做最后一件事,希望能有个圆满的落幕。

北平模式证明了它的成功。

朱元璋让李道信进宫,朱棣终于见到了锦衣卫的指挥使,这位负责天下机密的要人。

北平。

一封密信从应天府而来,送到了朱高炽手中,看完密信的内容,朱高炽当即召集了北平几位重要人士。

“这封信是真的还是假的?”

葛诚,房宽,陈亨,姚广孝等人先后看完,姚广孝主动说道:“看来贫僧的推断是真的。”

“不一定,口说无凭,谁知道是不是计。”

房宽略有怀疑。

“就算是真的,也不得不防。”

几人情不自禁的加重呼吸,为密信的内容感到动摇。

燕王有望取代皇太孙。

“锦衣卫控制在皇爷爷的手中,锦衣卫送来的密信,是皇爷爷的意思。”

朱高炽沉吟道:“但是皇爷爷用计手段天马行空,我们的确不得不防。只是姚师傅说的很有道理,目前的迹象来看,皇爷爷的确有这个可能。”

“呵呵。”

有人忍不住笑出声。

听到笑声,在场的人没有责怪,谁都感到兴奋。

“不论怎么变,以不变应万变。”

“发展工业,整军,彻底吸纳诸地,最后等待的是朝廷大军也好,朝廷的消息也罢,我们先保障我们自身立于不败之地!”

第四百二十三章 打工好,打工妙

全天下最繁华的是大明。

全大明最繁华的是运河流域。

在运河上,光漕船就有一万多艘,其余的民船,商船,货船更是不可海量。

靠运河为生的人,以及运河两岸,还有沿河的县城,养活了不知多少人。

在江西进入应天府的河段,两旁有许多的食铺,茶铺。

这里的东西又便宜量又大,吸引了很多苦力在这里吃饭,一行三十余人浩浩荡荡走了进来。

多数人穿着满是补丁的衣裳,领头的是个中年人,穿的不算奢华,但也不算旧,像个体面人。

“吃饭!”

领头的人大声的说道,并且一连点了好些饭菜,伙食比在场苦力们吃的要好不少。

食铺的老板连忙上前招呼,“客官要等一等,桌子不够,先安排两桌,其余的等别的客人吃完就有了桌子。”

领头的手一挥:“没必要这么麻烦,把菜全部上到桌子上,我们站着吃,吃完了还要赶路呢。”

“好叻。”

老板高兴的笑道,今天又是好生意的一天。

不只是这处的食铺,一伙一伙的人从江西出来,领头的各个大方的很。

“啧啧。”

“北平来的人就是大方啊。”

“我要不是一家老小离不开,我也跟着去啊。”

周围的人感叹道。

“江西是宝地啊,气候虽好,但是多山多丘陵,江西有九百多万人口,多么的拥挤,跟着我们去北平进入工厂工作,要不了几年房子有了,婆娘也有了,家不也就有了。”

领头的人大声的说道。

什么时候也不忘记宣传,他们都是各个商行负责来南方招人的管事们。

那些人口多,田地少的地区,都是他们主要的目标。

吃完了饭,坐上了民船,一路千里去往北平,因为这个现象很红火,导致运河上的人们笑称为打工人。

“打工好,打工妙。”

“穿新衣,看大戏。”

“买楼房,娶婆娘。”

“金不换,银不换。”

“神仙来了也不换。”

“哈哈哈。”

运河上的段子层出不穷,逗乐不少的来来往往的行人们,经过这些世面人儿,又带去了全天下。

“东里兄,我观这北平无所不用其极,竟然编了这些段子来哄骗百姓,实在是可恶至极。”

隔壁的桌子上,一名地方乡绅恨恨道,他的对面坐着位三十出头的读书人。

读书人微笑不语,看上去很稳重。

“难道东里兄不认可?”乡绅不爽的说道。

眼前的读书人,原本是江西人士,自小困苦,但是勤奋好学,长大后颇有名声,靠着教学的收入,游学四方。

乡绅知道此人的名气,本打算请他到家教授家中子弟读书。

类似这样的读书人很多。

贫困不可怕。

只要勤奋好学,有真材实料就能出头。

上升渠道很通畅。

先民的社会。

至少在没有人口大爆炸的时候,唐朝科举兴起,靠着中华文明的丰盛,纸张的普及,底层向上的通道就打通了。

“谎言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读书人仿佛没有看到乡绅的不高兴。

“这些年来,如此言论不但没有消停,反而越来越广,能带通这许多的人自发前往,可见以前去北平的人,往家里的书信都有证明。”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