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600)

作者:键盘战斗家 阅读记录

从最初的时候,十八商行就没有遵守规矩,偷偷摸摸的从高丽运人,并没有被金州禁止。

只是最初的时候规模很小,随着这些年的发展,规模也才越来越大了起来,甚至已经明目张胆。

乃至成立了佣工雇佣商行,以佣工的名义,大大方方的在高丽“招聘”妇女。

高丽开国君主的子孙造反,造反上位的子孙互相争夺,终于又发动了第二次的造反。

而高丽的开国君主,再也没有了敢拒绝大明的底气,如今听说过得很凄惨。

当初随着原燕世子的旨意,北平行省的公文等,恢复了高丽之称,取消了朱元璋赐名朝鲜。

这也是对李成桂的敲打。

能认可李成桂在朝鲜的统治,但也能不认可,天朝有实力恢复高丽的旧王室。

轮船驶入海州湾,抵达海州的码头,周成生一家人下船。

周成生看见了金州海军的两艘战舰,耀武扬威的停靠在码头上,大明的旗帜闪闪发光。

轮船在码头卸货了部分商品,然后继续开往汉城,直接进入汉江抵达汉城。

不过周成生一家已经坐上了马车。

周成生的父亲是名老实巴交的农村汉子,在工厂熏陶了七年,但是本性忠厚。

为了体贴自己的婆娘,汉子拿出了一笔不小的积蓄,购买了许多的礼品。

包下的两辆马车,女子与三岁的小儿子一辆,父子俩一辆,经过了大半日,到了一处村庄。

村庄的百姓们以为是大户,当地的勋臣派了人来接待,以为是来拜访他的好友。

结果人们大惊。

当初穷人家的女子,乘着马车回娘家了。

人们都以为女子死在了外面。

两匹棉布,一匹绢布,一匹绸布,一面小镜子,金州咸鱼干,桂圆,风干肉。

随着礼品从马车上下来,人们惊呆了,女子嫁给了大户人家啊。

勋臣听说来的是上朝人,连忙来看。

再小的勋臣也是统治阶级,老实巴交的汉子举止无措,幸亏他的大儿子周成生读书,上前与当地的乡绅打交道。

汉子忠厚,可他带来的东西是好的。

为此他花了六元多钱。

算上一家人出行的费用,花了他大半年的积蓄,幸亏他工作时间久,是名小班头,每个月有一元五角钱的工钱。

今年的中秋节,一家人在高丽的乡村渡过,这里过秋夕节。

朝鲜的阶级是固化的。

勋臣永远是勋臣,百姓永远是百姓,奴隶永远是奴隶。

朝鲜多造反,因为勋臣的繁衍,让勋臣之间的竞争也很激烈,最后出台了子随母身份的政策。

也就是自己的生母是什么身份,儿子就是什么身份,控制勋臣的繁衍数量。

勋贵很快搞明白了,对方是普通的百姓而已。

不过周成生的表现,获得了当地勋臣的认可,想要把家里的女儿嫁给他。

嫁的当然不是嫡妻的孩子,嫡妻出自勋臣,是有贵族身份的,想要嫁出去的是妾室的孩子。

妾室是女婢,她的子女也是奴婢。

第五百三十四章 无言的告别

开城。

如今的朝鲜京城。

自从李成桂被儿子逼迫退位后,被挟持到了开城,开城也改名为开京。

汉城虽然不再是京城,仍然是朝鲜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地区。

高丽的房子修建的低矮,王宫也是如此。

深居简出的太上王李成桂,人们都以为他从来不出门,只有太监们知道。

太上王不是不喜出门,而是羞于见人。

开国之君落到今日的地步,李成桂觉得自己太丢人了,因此白日从来不出门,只有晚上离开大殿。

“大明的商人遍布朕的朝鲜,听说还有招募妇女之事。”李成桂背着手。

朝鲜的国王不能自称为朕,而是寡人。

不过李成桂可没有这么老实,私下里也会有违礼之举。

第二代朝鲜大王李芳果,并没有听懂父王的话,老老实实的点了点头。

看着二儿子的模样,李成桂满心的无奈。

当初要是早点让位于幺子李芳硕,和上朝的洪武帝一样,哪怕是放权下去也好。

李成桂先后有两个王妃。

第一任王妃留下了五个儿子,后来的王妃留下了两个小儿子。

嫡长子病逝。

次子就是眼前的李芳果。

李成桂从来看不上李芳果,这个儿子只知道玩乐,如今连个后也没有。

把国家交给他,必然引起灾祸。

交给老三也不行,老三是个读书读傻了的,对政治上的事情不感兴趣。

交给了老四,老五和下面的弟弟都不服气,思来想去,不如交给老幺。

老幺有才能,其母还是王妃,有母族撑腰,可以解决许多隐患。

但是李成桂舍不得放权。

突然。

病得下不来床。

老四和老五联手造反,发动了政变,杀了老六和老七,以及他们的生母。

老四和老五都想自己当大王,谁也不愿意让步,于是先让老二,也就是李成桂眼前的李芳果当大王。

因为二哥李芳果没有孩子,也就没有继承人,三哥不插手王位之争,留给了老四和老五争夺的时间。

两人各掌握朝鲜的兵权,明眼人都知道内战一触即发。

上苍仿佛给李成桂开了个玩笑。

那段时间,李成桂病的所有人都以为他要死了,他也的确什么都干不了。

可他还是舍不得放权,想着自己死后,幺子根据自己的遗诏即位。

结果老四和老五政变后,自己的病竟然也好了。

“上朝已经不是原来的上朝。”

李成桂提醒道。

自从打听过当初燕世子的为人,李成桂敏锐的发现,这位燕世子与众不同。

果不其然,如今一下子变为了皇太孙。

李成桂羡慕啊。

这是真正的治三代,反观自己呢,李成桂很悲愤,为朝鲜的未来担忧。

隔壁上朝已经虎视眈眈,结果自己的两个儿子还在积蓄力量,准备为下一轮争夺王位决战。

李成桂思来想去,认为不能继续这样。

他要做个中间人,把两个儿子召集起来,一致对外,不能任由大明在朝鲜乱来。

开城的西边,数百里的地方就是海州,也是周成生一家人前往的地区。

李成桂的第四子控制着西北的兵权。

周成生一家人离开,原路返回码头,等待金州船只。

路上。

遇到一支军队正行军,一家人和旁边的朝鲜人一样,老老实实的等候在路边。

周成生抬起头,好奇的打量这支藩国军队。

突然。

一声大喝,队伍中骑着马的将领,恶狠狠的盯着周成生,吓得周成生的父亲要跪下。

女子牵着三岁的孩子,也吓得不知所措。

几名士兵跑了过来。

“我是大明人,我没有犯法。”周成生大声的说道。

那名将领竟然懂大明官话,立马喝止了小兵,深深的看了眼周成生,可能不愿意多事,竟然打马离开。

周围的百姓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为何这家子人惹得将军生气,却又平安无事。

周成生的父亲拉着周成生的手,快步的离开,再也不敢久呆在这里,女子牵着小儿子的手,紧赶慢赶的跟上。

最后没有意外。

一家人等到了金州的船只,搭乘货船返回金州。

金州的码头不同。

这里人声鼎沸,商铺林立,热闹非凡。

一家人在路边的食铺吃过午饭,汉子才松了口气,感觉心里踏实了些。

还是自己的家好。

难怪古人云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码头到林场,中间有大片的片井区,居住的是金州的军户们,去等公车的时候。

“哈。”

稚嫩的声音,吸引了站台的人们。

几十名六七八九岁的孩子们,骑在马背上,扛着木头的小刀,在卫所百户官们的呵斥下,努力的控制身下的马匹。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