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603)

作者:键盘战斗家 阅读记录

官府不能治理他们,哪怕他们犯了事,地方官府也无权责罚他们,审问必须有科技司参与。

不能动刑,不能虐待,单独的关押地,保证良好的环境,还要衣食无忧种种。

以前他们的政治特权限制在北平,然后推广到北方,如今燕世子成为了皇太孙,他们的特权也扩张到了整个大明。

犹如一夜之间。

经过科技司认定,领取科技司人才津贴的学者们,成为了最惬意的群体。

老者看到儿子如此的单纯,内心感到无奈。

周先生不愿意错过机会,带着他的书童弟子,两人在山东乘坐火车,第三日抵达京城。

北平当初吸引了不少外地的学者。

大明洪武朝,文风之盛在南方,文风之盛下,才有土壤酝酿出对各类知识有兴趣研究的读书人,北平的学者并不多。

江淮地区才是学者最多的地方,他们大多数返回了老家,同样领取津贴,在京城也有特权,学者们都涌入了京城。

周先生没想到,父亲的提醒是对的。

江淮地区的江淮河畔为之一空,没有看到好友们所言的奢靡和美景,只有落寞的花船。

不过又关他什么事情呢。

他可不在乎。

几名数学家在其中一人的家里,用着算筹计数方式。

算筹是中国数字简写体系的书写方式。

非常的简单并且科学。

与古印度数字书写的流畅与简单度是差不多的等级,但更为的全面。

个位用纵式,十位用横式,百位再用纵式,千位再用横式,万位再用纵式等等。

这样从右到左,纵横相间,以此类推,就可以用算筹表示出任意大的自然数。

由于它位与位之间的纵横变换,且每一位都有固定的写法,所以既不会混淆,也不会错位。

毫无疑问,这样一种算筹记数法和现代通行的十进位制记数法是完全一致的。

“东汉的《说文解字》里,记载稻重一石,为粟二十斗,为米十斗,曰毇;为米六斗太半斗,曰粲。”

一名数学家边讲,边用算筹的书写方式描述。

“稻写为二十,毇写为十,粲写为六又三分之二。”

“为二十比十比六又三分之二。”

(因为算筹的书写方式没有纳入输入法,只能以文字代替,这也是落后的代价。)

然后那名数学家又写了一组数字。

“六十比三十比二十。”

那名数学家在两组数字之间,写了等于两个字。

古代没有等于符号,书写时,则以汉字“等”或者“等於”表示。

“=”号。

最初出现的时候,并不代表等于的意思,法国数学家伟叶特,在他的著作中表示,“=”用来两个量的相加。

这些乱七八糟的符号,并没有清晰的定义,只是每个人的书写习惯。

例如有的人用“”代表等于,有的人以相当于pha的字母为等于,还有人以一代表等于。

最后因为十六世纪法国数学家伟达的著作传播广,他习惯用的“=”,让更多的人知道,传播的更广,逐渐成为了默契,乃至后世公认的等于号。

如今大明的数学家,他随手画了个斜杠尾上的撇,几人都知道是等于的意思。

周先生越看越入迷。

“这个等于式,你们看懂了没有?”

“这不是初级等式么,更高深的还有朱世杰先生的永恒等式,你欺负我们孤陋寡闻不成。”周先生不满对方的卖弄。

那人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周先生口中提的朱世杰是汉人,南宋覆灭之际,出生于北方的他周游南方,与南方的数学家们交流学问,后世称为朱世杰恒等式。

几名数学家,很快商讨出了一套符号。

文字等于、乘以、相除、又、分等等,标注了详细的概念,配上他们画出的符号。

在技术报——数学刊上,发表了他们的成果。

这期的数学刊,引发了很多数学家的不满。

“他们几个人凭什么就定义了符号,为什么要用他的符号。”另外一名学者向技术报投诉,要求技术报撤回这篇稿子。

许多的学者纷纷投诉。

技术报的这篇稿子,引发了学者界的地震。

京城内外不能理解。

内阁。

黄淮不可思议的说道:“现在的人们大气不敢出,生怕受到牵连,他们怎么不在乎呢。”

“皇太孙殿下最优待学者,他们置身事外,有什么好在意的。”

解缙倒是理解。

“不就是符号吗,我看他们恨不得要打起来。”

“哈哈。”

解缙忍不住笑道:“这可是话语权的争斗,别说争吵,就是有人打起来我都不意外。”

说什么什么就来了。

解缙才说完后的第二天,京城的街头,真有两名学者打起来了。

惊动了巡检丁差,他们也只能分开两人,他们培训的第一课,就是学者们的特权。

他们无权处理学者,只能问学者是否要追究责任。

如果要追究责任,就要去请科技司的官员出面,章程很繁琐,又费精力又费时间。

两名学者互相瞪了眼,都没有追究对方。

周先生他们的行为,又打开了一道大门,引起了学者们制定定义的兴趣。

这可不是什么难事,又能在技术报上发表文章,获得名望,还能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谁不抢着做呢。

手快有,手慢无。

周先生来了一趟京城,当然不会空手而归,《数学符号大全》是几个人联合发表的,显不出他的本事。

如果不是京城的图书馆不提供住宿,他甚至要住在这里了。

过了一段时间。

朱高炽听闻礼部官员迎接朱棣的行动安排,批复了同意,闲暇的时间,看起了今日的报纸。

老规矩,先看技术报。

“商朝时期,先民商高先生,是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数学家,发明了勾股理论,并完成了证明。”

“我中华文明农业技术之发达,举世无双,而农业又离不开天文,天文则离不开数理。”

“早在商朝时期观察天文,古时作天文测量和订立历法,提出天没有台阶可以攀登上去,地又不能用尺寸去测量,数是怎样得来的难题?”

“先民商高先生提出了他的矩理论,数是根据圆和方的道理得来的,圆从方来,方又从矩来。”

“矩是根据乘、除计算出来的。”

“商高先生提出的‘矩’,原是指包含直角的作图工具,勾股测量术,并用3:4:5举例分析完成证明。”

“在证明过程中,还指出了矩的用途,平矩以正绳,偃矩以望高,覆矩以测深,卧矩以知远,环矩以为圆,合矩以为方。”

朱高炽看得有些吃力。

仿佛早已死去的记忆在攻击他。

“商朝之后,到了周朝,人们需要更准确的计算方式,先民荣方先生提出如何计算太阳直径和日地距离的难题。”

“周朝先民陈子先生完成了证明。”

“他提出用长八尺(注:当时的一尺等于今日的零之六九尺)的空心竹竿对准太阳,则在竿的一端观察到太阳正好掩住竿另一端的中孔,由此得到太阳到地面观察点的距离/太阳直径=竹竿长度/孔径=八十:一。”

“另外,把八尺长的竹竿竖在周王城中一块空地上,当作‘表’,也称‘髀’;可以观察到,在每年夏至日正午,表的日影最短,为一尺六寸,并且朝着正南正北方向,每过一千里,表影就短一寸。”

“于是,在表影长为六尺的那天正午,表正南六万里处日下无影;运用勾股定理和比例方法算出,那时太阳到地面日下无影处的距离为八万里,太阳到王城观测点的距离为十万里,进一步算出,太阳的直径为一千二百五十里。”

朱高炽看完后。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