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612)

作者:键盘战斗家 阅读记录

北方的冷,是冻死人的程度,之所以后世有南方更冷的言论,是因为南方室内没有暖气。

文华殿。

朱高炽听取铁道工程部大掌柜徐宁的汇报,还有其他部门的几名优秀管事。

“北平,保定府,开封府,武昌府,长沙府,衡州府,永州府,桂林府,全线通车。”

徐宁激动的说道。

朱高炽一脸欣喜,多少年了。

铁道工程从无到有,全国建造铁道工程的工人规模,也达到了六十万。

用了八年的时间,修通了第一条大明南北通车的铁道,全程四千五百里。

理论上最快的速度,从北平到广西桂林,只需要六天的时间。

当然现实是不可能的。

沿途停靠、调度、补给等,大概需要十天的时间,从广西桂林到京城,需要从长沙转向,由江西抵达浙江,然后北上京城。

“幸亏有皇太孙殿下的鼎力支持,否则大明的铁道,如何会修建的这么快。”

快吗?

听到徐宁的说法,朱高炽倒是不觉得快。

大明的铁道,总里程达到了两万一千余里,平均每里使用铁道工人两百三十八人。

还不算背后产业链的工人,加起来就是更多。

不过这也是带动生产建造的大杀器,直接把大明的国力拉到了不同的层次。

徐宁看不到朱高炽的内心,继续如常的汇报。

这是铁道工程部的功绩,他必须每个字都要说清楚。

“修建铁道耗费的铁料,主要是钢,生铁太脆,容易裂开,熟铁太软,遇到高温容易变形。”

从最开始的熟铁,到后来的钢,铁道工程部的技术,也在市场需求下,日异月新的发生变化。

朱高炽知道徐宁说的钢。

古代有炼钢

至少在南北朝就已经有了最初的制钢法,称之为“灌钢”,又或者“团钢”。

“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封泥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亦谓之灌钢。”

意思是说:社会上所说的炼钢,就是在炼钢炉中,把熟铁屈绕成盘,并将生铁片嵌在盘绕的熟铁中间,然后用泥把炼钢炉密封起来烧炼。待炼成后取出来锻打。用这种方法炼出来的钢,就称为团钢,也叫灌钢。

这是宋朝以前的炼钢方式,虽然能炼出钢,但是产量低,效率低下,只能满足农业社会的需求。

到了明朝中期,有了更先进的炼钢工艺,例如天工开物中所言的炼钢工艺。

炼钢的辅助材料,发现了更廉价,到处都能获得,而效果却更好的材料。

开始使用钢炉,提高了冶铁的温度,质量和成本上都得到了大突破。

然后是明朝中晚期。

苏钢的发明。

新的炼钢工艺,产量和技术上都有了巨大的变革,而且苏钢的工艺,一直到新中国六十年代都在使用,可见其先进性。

简而言之。

宋代以前,古代对炼钢尚处于摸索阶段,并不稳定,宋朝时期,炼钢技术得到成熟,但生产工艺导致产量有限,明朝后期大突破,产量和技术上升到了新高度。

后来连天工开物都在清朝消失,整个中国都不知有此书,新中国之后,还是有人从日本传回来,人们才知道原来中国古代有这么多当时先进的技术。

类似天工开物的书籍,消失的不知道有多少,并不是每本书都有天工开物的运气,能流传到国外得到保存。

清朝的钢铁产量逐年下滑,到了清末洋务运动才增长,之前的炼钢技术不但没有继续发展,反而下滑失传。

总之。

明朝中末期的苏钢法,提前两百年发明了出来,为大明改进的铁轨做出了重要贡献。

不过在传统技术上得到发展,密云分区和湖广分部的冶铁技术人员,建造了更高大的炼钢炉,产量上超过了大明后期的苏钢工艺的产量。

徐宁感叹道:“各项用铁,总共用掉三十七亿八千万斤铁料。”

一百八十五万吨。

这么多年,平摊下来算什么。

朱高炽还是不怎么在意。

终于发现了皇太孙殿下的态度,徐宁忍不住惊讶。

竟然面不改色。

皇太孙果然是非常人物,哪怕是圣人听闻后,也都震撼无比,不如皇太孙的镇定。

看来皇太孙比圣人要沉稳。

第五百四十三章 大明一定会办到的

见过后世的大厦,会把北平才十几层楼高的所谓大厦放在眼里?朱高炽脸上露着笑容。

但的确不震惊。

震惊的是没有见过世面的“土包子”们。

朱棣就很震惊。

不光朱棣震惊,朱元璋也很震惊。

上海县码头,开春后迅速进入旺季,一下子涌入了上千艘船,码头处停靠了至少五十余艘大船。

犹如遮云密布一样,盖满了海面。

两父子穿着便服,跟寻常的父子没有区别,身边悄悄的跟着一帮子人。

不过这次可不是微服私访。

为了不惊动百姓而已,地方上的官府是知道的。

太子一举收复和开拓数千里地,名望一下子达到了巅峰,再也没有人有资格质疑。

原太子一系,前皇太孙一系,流放的流放,罢免的罢免,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势已定。

而去年的大案,任何人都不得不承认,太子的地位已经稳固,没有人可以动摇。

历史上未有之事。

皇帝甩起袖子当脱手掌柜,太子不监国却率军亲征,最幼的皇太孙监国。

如此盛况,一夜之间,成为了文人们笔下的盛世之状。

“有这么多的船。”

朱元璋见到了很多不认得的大机器。

“上海县的地理环境,是大明最有优势的港口,虽然比金州与天津码头建造晚,可已经超过了他们。”

码头的管事拘谨的说道。

对面可是戏本里的皇帝老儿,管事浑身激动,垂下的手忍不住的颤抖。

太兴奋了。

这个牛,他可以吹一辈子。

不光管事激动,他身旁的官员也想要表现,跟着说道:“各色各样的商品和物资,捆绑打包起来,大包小包有定例,并不是胡乱包的。”

一行人穿着常服行走着码头,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码头的管理者。

码头上最高的建筑,除了灯塔和钟塔、水塔之外,就是各色的吊机。

“咔嚓。”

远处传来的声音,让朱元璋忍不住看过去。

“那个小的,是使用传统人力的小型吊杆,那个大的,发出声音的,使用的是把蒸汽机当做动力的大型吊机,通过吊机把轮船上的货物搬运到码头的货车里。”

铁轨上运输的货车有很多,装满了各色的货物。

还有装着扎好了的铁料,一辆货车需要四匹马,从天津码头运送来的货船。

草原的牧场模式,加上内地的马政,以及北方铁道系统淘汰下来的马匹。

最重要的是大片区模式,有了更多的马料豆料提供。让国内有了丰富的牲畜力,成为补充工业发展的需求动力。

武昌府将要打造成为冶铁中心,大明最大的生产钢铁的基地,不过赶超密云分区还需要时间。

福建的冶铁行业,已经被中华重工收购和接管,产量也在节节上升,为南方地区的铁道建设提供大量的铁料。

所以目前应天府,浙江行省的铁料供应,主要来自北平行省。

“码头铺设的内部铁道,可以直接运输到各个仓库。”

管事介绍说:“然后各个仓库又可以直接运送到上海铁道站,然后通过吊机搬运到铁道货车中,通过铁道运输到全国各地。”

朱元璋皱起了眉头。

什么叫做工业,朱元璋已经明白了。

只是南方人口多,富裕的越富裕,穷的也有裤子都穿不上的,所以忍不住问道。

“你们这码头,咱看以机器为主,为何不用民夫呢,南方的富人多,穷人也多,只用少量的工钱,就可以招募到大量的民夫,你们的成本也降低了,百姓们也得到了生计。”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