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628)

作者:键盘战斗家 阅读记录

这次的安南之战,新军要发挥以往的作风,南方军也要当做主力,通过一场战争来磨合双方。

提拔出大量优秀的南方军将领,为日后的整改打下基础。

如此复杂的形势,张辅觉得整个北平系将领中,有资历和能力促成此事的,除了朱能之外,就只有自己。

因为大军的指挥权,绝对不会交给北平系以外的将领,这也是矛盾的所在之一。

见到张辅的姿态,朱棣很欣慰。

整个北平系的将领中,老派的将领要么是年龄大了,要么是大局观不足。

比如陈亨、房宽等人。

他们虽然忠心,可是大局观不够,不足以担负重任,唯独朱能和张辅,这两人让朱棣非常的满意,挑不出毛病。

朱能善于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这个优点是很难得的。

而张辅所具备的全局观,以及本身的才能,合起来同样是难得的优点。

这两个人又年轻,彻底培养出来后,将会是老大在军队中的左膀右臂。

哪怕自己不在了的那天,任何势力也无法威胁老大。

老大在治理国家方面没有问题,唯独军事上,朱棣发现了老大的短板。

朱棣要为老大留下一套,忠心耿耿,且能打胜仗的军事体系。

此时。

朱高煦派人询问了朱能的病情,一边考虑派军攻打镇夷县,打通南下谅江府的要道。

虽然父王紧急派来人,告诫自己不得轻率大军,朱高煦收到军令后,放弃了表现自己一番的想法。

不过收复要道,为日后南下做准备还是有必要的。

安南的天气,实在不适合行军。

更不适合野外驻扎。

毒虫蚊蚁,样样能要人命,更有气候多变,前几日湿热难耐,如今又早晚寒冷,白日炎热。

自己都受不了,何况下面的士兵们,不能早日结束战争,恐怕疾病率会越来越高。

提前打下通道,减少士兵们驻扎野外,至少能降低五成的患病率。

正当朱高煦和将领们商议的时候,外面的令兵赶来通报,本地的乡绅们联名来拜见高阳郡王。

朱高煦不敢怠慢,让人去请。

不久。

一大帮华族乡绅进来,纷纷向朱高煦行礼,朱高煦一脸的笑容。

“我大哥说大明与安南同宗,皆为一族,自当一体,本郡王入安南以来,才发现大哥所言不虚。”

朱高煦热情的笑道:“例如前方的镇夷县,也只有我华族才会取的地名了。”

“高阳郡王所言甚是。”

“不光有镇夷之名,还有归化州,宣化府,长安等名,因我等祖籍本是国内。”

高阳郡王听闻后,大感欣慰。

“我父王与大哥再三强调,大明军队在安南各地,军纪约束,不妄杀,不劫掠,对地方秋毫无犯,如果各位又被冒犯之处,尽可找本郡王告状。”

听到后朱高煦的话,众人纷纷笑着点头。

“郡王小心,黎氏父子有奸计在前,埋伏了大军,就等着郡王钻进去呢。”

一名乡绅透露道。

朱高煦不以为意的问道:“谁是主将?”

“黎贼的长子早已从西北悄悄返回,集结了至少十万大军。”

朱高煦怔了怔。

整个西北都不要了?

忍不住看向帐内的舆图,朱高煦不禁冒起了冷汗。

民心。

朱高煦当下懂了民心有多么重要,难怪大哥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如果不是自己被父亲和大哥耳提面命,拉拢住了心向大明的华族乡绅,恐怕自己后面还真不好说。

正是历史上的记载。

大军军纪严明,受当地百姓拥护,张辅得知前方有伏,将计就计,大破伏兵,一路收复到江北。

就古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和环境,没有乡绅的组织,百姓们哪里知道谁好谁坏。

第五百五十五章 民心所向仁者无敌

朱高煦当即打消了其余的心思,老老实实等候后方军队的带来,以至张辅抵达。

大明在安南有人心,明军入安南后,对地方秋毫无犯,保障了当地华族们的利益。

越来越多的情报,源源不断的送到了明军手中。

“民心的威力,谁也无法小瞧。”

张辅感叹道,忍不住看向朱高煦:“幸亏高阳郡王没有莽撞,陷入黎贼的埋伏。”

如果真的被黎贼得逞,张辅想想都觉得心慌。

“是啊。”

“按道理,我们本该如瞎子般,黎贼知己知彼,如今调换了,他们被蒙在鼓里,我们却了然形势。”

张辅盯着舆图。

良久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吞下这十万军,我们在安南的形势将大势定矣。”

将计就计。

张辅立刻下令,大军出动,在芹站一带,命令鹰扬将军吕毅、黄中等领军把守山道,建立工事,要把埋伏在山中的安南军堵死在里头。

他则率领大军抵达昌江口,直奔安南军主力所在,首先围攻嘉林县,夺下安南军的补给点。

这一战,张辅动用了新军。

从后方整编后的新军,带上了新式火炮,整整炮轰了三日,让城墙上的守军不敢留在城墙。

大军围攻的第二日,各处的安南军就赶来支援。

张辅立刻顺势围点打援。

嘉林县成为了安南军必救的城池,而明军布好了阵势,等着安南军上来撞碎脑袋。

整整两日,在嘉林一带,安南军伤亡了数千人,被击溃了上万人,再也没有军队敢来支援。

见状。

张辅加强了攻城的力度,最后借助炸药包炸塌了城墙,半日的时间,拿下了嘉林城,缴获了粮草物资无数。

而西北地区的沐晟,并没有南下,而是选择东征,大片缺乏兵力的城市,望风而降,正好与张辅在嘉林汇合。

此时。

张辅手里已经有了高达十三万的兵力,立刻扑向了安南主力所在地市桥。

到了这一步,黎元澄已经知道自己的计划败露了。

“该死的叛徒。”

黎元澄没有了当初的镇定,破口大骂,恨不得亲自带军去屠戮了那些乡绅。

明军每一步都踩在了他的节点上,让他步步疲于应对。

对方又不是神仙,怎么可能算的这么准,一次两次说得过去,三次四次绝对有问题了。

“云南那边的明军,虽然不是我们意料中的南下,但是我们的计划是没有问题的。”

帐内的士气低下。

黎元澄重拾了心情,鼓励的说道:“此战之败,不是败于我们实力不如人,而是被人出卖。”

众将领并没有反对。

他们太憋屈了,每一步都被敌人牵着走,他们毫无还手之力,从来没打过这么窝囊的仗。

“一城一地不在乎,失去整个北方也不要紧,只要我们还在,兵力还在,就还有机会夺回来。”

“反观明军,他们越是深入南下,他们后方的补给会更难,我们的机会还有很多。”

黎元澄稳住了军心,没有因为内心的愤怒和不服,选择继续和明军硬干,而是选择了退却。

竟然真的直接放弃了大片北方地区,但是带回去了八万大军。

在江口。

黎元澄烧毁了所有的船只。

“此人的魄力非常人也。”张辅抵达了大军,望着空无一人的大江,一艘船只也无,隔江感叹。

朱高煦久久无言。

他在想如果换做是自己,会不会有这么大的决心,更能不能压过心里的不服。

又想起了父亲的教诲。

作为军中主将,绝对不能被心情打败,始终保持冷静,顾全大局,做出对己方最有优势的布置。

“我在云南时,经常听到隔壁黎贼父子的名声。”沐晟心情很愉悦,畅快的说道。

他们沐家很尴尬。

特别是燕王成为了太子后,他们沐家在朝廷的关系,不但不能成为助力,反而成为了包袱。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