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644)

作者:键盘战斗家 阅读记录

反倒是控制了方方面面社会经济的中华重工和中华重工产业链,那时候,恐怕朱高炽都无法轻易控制。

相反。

民间商行再如何扩张,它的威力和势力,也不会如不受控制增长的中华重工的巨大。

魏毅失望的离开。

看着魏毅的身影,朱高炽明白,自己最近扶持民间商行的行为,引起了中华重工内部的一些不满声音。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无论任何事,无非是利益之争。

“这就是你说的资本的野望吗。”

朱元璋的声音传了出来。

朱高炽起身。

朱元璋的身影从里间出现,老脸上满是沉思。

“是的,皇爷爷。”

“很早的时候,我们把权利限制住了,贵族们代代的降级,就是巨大的胜利。”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带来的就是资本势力的崛起,那么根据商人自身的财产,最高收取百分之五十的遗产税,将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否则资本将会超过国家,凌驾于国家的头上。”

后世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

最高收取百分之五十的遗产税。

这些并不关普通百姓的事情,他们的遗产税,可能连最低的标准都达不到。

遗产税,针对资本的社会资源再分配。

中华重工和资本不能融合。两者分开的时候,朱高炽可以约束任何一份。

这就是朱高炽也要控制中华重工的原因。

要解决国内人口增长问题,提前商业海外开拓是必要的手段,否则国家长期的支出,却带来不了收益,是无法坚持的。

总不能指望海外移民初期,土地诞生的粮食吧,粮食只能是保证人口增长的口粮,带来不了利益。

因为大明的粮食,并不会出口周边国家和地区,为别的国家和地区提供人口增长。

在如今的时代,是很愚蠢的行为。

事物的相连性。

解决大片井制度诞生的问题,就需要扩张土地,扩张新的土地,前期带不来利益。

掠夺财富是掠夺财富,生产土地则是需要投资的。

而生产过程又需要稳定的环境。

总不能移民开荒的时候,土著们一次又一次的偷袭,带来大量的伤亡。

西方早期流放罪犯到新大陆,根据他们后世的统计,早期新的居民点的存活期,多数不超过两年。

残酷的现实。

西方并不是躺平得到的新大陆,新大陆的土著们,也并不是没有抵抗。

那么放任商团先行,由他们吸取他们想要的利益,为后期的军队出动带去条件。

然后扫平地方后,由大明提供财力与物资和粮食,组织移民海外开拓。

那么商团们在这个过程中,必然实力高涨,资本的集中必然会高效垄断社会资源。

这对老百姓是非常不利的。

XXXXXX

XXXXXX

“唉。”

朱元璋明白了朱高炽的想法,忍不住叹了口气。

“历来的贤达们,每到土地兼并严重,国家经济破产的时候,总会根据前朝的经验,想要制定出一套万世不变的政策,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可是世间从哪得万全法呢。”

朱高炽笑着说道。

朱元璋知道是孙子提醒自己。

朱元璋曾经希望能找到一套万世不变的法门,让百姓们各司其职,永远的保持社会稳定。

如今他已经明白,自己的想法错了。

“让老百姓获得安宁,为何就这么难呢。”

“因为社会的本质就是竞争。”

朱高炽不以为意,正如伟人说的那句名言,揭开了事物的本质,斗是社会永远不变的。

第五百六十八章 先苦一苦百姓

“会说中国话的站起来。”

安南。

俘虏营。

明军士兵们的警戒下,几名文武官吏,手里拿着名册,向俘虏们大声的喊道。

几千名俘虏你望望我,我望望你,谁也不敢出头,更有不少的俘虏不知道明人在说什么。

“会说中国话的站起来。”

文官再一次的大声喊道。

他没有向俘虏们解释,会说中国话,接下来会面对什么,导致许多人并不敢承认。

“小……小的会说中国话。”

终于。

有名俘虏站了起来,犹豫的回复道。

如此娴熟的中国话,文武官吏们笑了起来,“你是华族吗?”

“是的。”

问清楚了他的名字,找到了他的名册,“你还是位武官。”

那人听到后低下头。

未知让他恐惧。

与明军的交战中,被俘虏了好几万人,当明军收复了整个安南的时候,所有安南士兵都被单独关押了起来。

除了主动投降的军队,哪怕是后来整编的安南军,也是一样的待遇。

“还有没有。”

越来越多的人站了起来。

刚才他们的笑容,让许多人选择了承认自己的身份。

“每个人到那边的桌前排队,在表格上登记。”

根据他们的指引。

几百名华族俘虏排着队。

“你叫什么名字,来自哪里,祖籍在哪里,认得多少字,可以写下来吗?”

十几名吏员询问道。

有的华族士兵会说中国话,但是认得字不多,还有因为口音,已经听不出来是哪里。

“我祖籍福建,唐朝时期,先祖来到了此地,所以我口音重,我没有骗人。”

一名俘虏着急的解释。

见到如此的场景,还有不少的俘虏从人群里站了起来,最后三千多人的俘虏营,走出来了一千多人。

通过交谈和写字,辨别他们有没有伪装。

“我作证,他的确是华族。”

最先那名俘虏武官说道。

那名吏员犹豫了一番,最后写了通过两个字。

族谱。

每一个华人都有的族谱。

与后世不一样,家族环境生存的华族,族谱是最大的证明。

俘虏营之外。

大明不光运输来了无数的物资和粮食,还有大量的吏员,结合当地的华族官吏和乡绅,进行着统计。

安南改为交趾行省。

从州府开始,逐级往下进行统计,每个华族都可以申请大明户籍,获得了大明户籍,将会享受与大明一样的政治待遇。

数个月来,是朱棣在交趾进行的最大一项的工程。

二十余万大军和四十万民夫。

调回了十万大军,以及二十万民夫,在当地仍然留下十余万大军,以及二十万民夫。

每天消耗的物资达到了天文数字。

交趾行省并无法承担这笔开销,所有的花费,高达八成由大明本土提供。

“要尽快恢复安南的生产。”

兵部司务杨荣当机立断的说道。

大明虽然国力发展很快,可也经不起如此的消耗,太过惊人了,他在北平呆过数年,深知大明的底蕴。

前安南东都城升龙府,改名为交州府。

王宫成为了朱棣的居所和办公场地。

“老大来信,里面很不满啊。”

朱棣笑呵呵的说道。

以前的计划是两制,最快的稳定安南,也能让大明减轻供应,但是朱棣不想如此。

他要把安南彻底收复。

以人为本。

安南的华族也是中国人,那么就不能劫掠,经历了黎氏父子的乱政,先军政治。

几百万人口的安南,整编出了数十万的军队和民夫,可谓是穷兵黩武,国家经济破产。

早已伤了元气,自身都无法维持,大明想要通过安南获得物资,根本不可能。

真想要物资,那就要行劫掠。

通过劫掠搜刮安南的物资,以供应大明的军队,而这无法行得通,因为安南是中国。

历史上,张辅收复了安南后,很快带领大军撤回了大明,只留下了部分的士兵。

只过了三个月,安南就开始了叛乱。

虽然被大明打败,可是抵抗势力连绵不断,贯穿永乐朝,最后让大明放弃了直接管理安南,变回了藩国的模式。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