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649)

作者:键盘战斗家 阅读记录

当遇到了西方的商船,对于武力重新有了迫切需求,但他们不敢再以倭寇的名义来武装力量,于是推动了本国的海盗兴起。

与当初不一样,他们胆大妄为,要和内地扳手腕,吃了大亏,后面兴起的武装力量,并不愿与内地为敌,推动了海盗的诏安。

中国南海海盗的势力,得到了大发展,靠着自己的势力,连连打败和驱逐背后有统一组织的西方商团。

最后因为明朝的覆灭,失去了根基后,不久也就凋零,西洋正式成为了西方人的势力范围。

船只被缓缓地推出港口,与海浪的拍打声形成鲜明的对比。

船帆在海风的吹拂下,发出“簌簌”的声音。

船上的人们紧张又充满期待地望着前方,特别是新加入的商人们,他们知道这次航行关乎他们的全副身家。

船老大嘴角忍不住微笑。

商人们越多,他的地位越受重视,自己养的水手们,才能有活计养家。

船只在海面上摇摇晃晃,渐渐地远离了港口。

港口的景象变得越来越小,直到最后消失在视线之外,航道是成熟的,风险并不大。

“三清在上,佛祖保佑。”

“你这一起拜了。”

“都拜拜没坏处。”

好几名第一次出海的新人,满脸的紧张,互相鼓励着,期待这次航行的顺利,为他们带来的财富。

香料就是钱。

只要带回了香料,就不怕卖不出去。

船老大在甲板上走来走去,时刻关注着船只的航向和海上的情况。有岛屿的地方,海水就浅,他要关注附近的暗礁地带。

船员们则忙碌地工作着,他们维护着船只的各个部件,确保航行的安全和顺利。

“船老大,您手里拿的是什么。”

当船只行驶了半日,船老大不再碌,接下来的工作,主要是维持航线。

“针路簿。”

船老大很客气,眼前的商人们,说不定以后会是长期合作的伙伴。

“大海上没有标注,茫茫大海,只能看天走路,这针路簿就是我们吃饭的家伙。”

“是吗?”

看着稀奇的工具,商人们好奇。

“以前是罗盘,后来是定位仪,然后是牵星仪,如今这北平新出的玩意,可厉害了。”船老大大笑。

“不但综合了罗盘和定位仪、牵星仪,还有了经纬的功效,也可以当做计程仪使用,可以得出速度。”

“是吗。”

商人好奇的打量这不起眼的工具。

船老大没有阻止。

正如牵星仪,还要懂牵星术才能知道如何使用,这新出来的针路簿,没学过的人,并不知道如何使用,用肉眼看是看不明白的。

“只要报出刻度,就能知道在哪个位置。”

“大陆有舆图,舆图上有地名,报出了地名,人们就知道在哪里,刻度就是大海上的地名。”

船老大卖弄着。

当船老大可不是简单的,他们的花销并没有白费。

“老大。”

“前方的云不对。”

眺望台的水手,在高处对着甲板大海大声叫喊,船老大立刻甩下了商人们,大吼,“调整航向。”

他熟悉自己的伙伴,看也不看,第一时间就做出了选择。

“加固船舱里的货物,检查有没有疏漏。”

船老大看到了天际的颜色,一般人看不出有什么变化,只有经验深厚的人才能微微的分辨出来。

这是他们的运气,也是他们的厄运。

遇到了提前发现的天象,就是他们的运气,而不能躲过去,就是他们的厄运了。

每名水手都有自己的工作。

一名水手再次检查各种应急工具,锤子、斧子、锯子、钉子、木板、绳索和帆布等,随时准备进行维修和加固。

商人们都被赶回舱房,没有准许不许出来,既杜绝他们妨碍水手们工作,也是保护他们的安全。

经验毕竟是经验,天气的意外,不是人可以控制的。

往常的经验不灵了。

大海上未知的飓风和暴雨,突袭了这片海域。

壕镜澳遭受了台风。

一日后。

风浪稍微小了点,不少的商船使出港口,广东的水师也纷纷出海,搜救没有熬过风浪,船只倾覆的幸存者。

风浪来得快去的也快。

码头的货船们如期出发,只要顺利的回来,人人都能暴富。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千古不变的道理。

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下第一社

“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三人合商铺。

隔壁的商人安慰道。

严季嘴角苦笑,打起精神,他的侄儿一脸的慌张。

他们全副身家都在船上。

“不要继续接单了。”

“这几个月,你在码头找个活计。”

严季告诉侄儿。

“如果他们不幸遇难,到底是同行一场,把商铺卖了,银子我带回给他们的家人。”

“你就留在这里吧。”

“咬牙熬个几年,从无到有,你还年轻,以后机会还多。”

虽然人们都在劝,用各种好话安慰严季,可严季并不抱希望,已经认清楚现实。

船没了,货也没了。

伙伴也死了。

严季准备回北平重操旧业,北平挣钱快,至于冻疮,那就熬着吧。

侄儿两眼通红。

不久。

新开的三人合商铺,低价盘了出去,严季带着几十两的银子,路上吃着干粮,一路省吃俭用,每家伙伴送去了二十余两银子,自己没有留下丝毫。

然后回家和家人告别,四十岁的人了,再一次前往北平,背影显得孤寂。

严季的侄儿在码头送走了叔叔,找了一份活计。

沉痛的打击。

他的叔叔给了他很好的表率,让这位年轻人并没有自暴自弃,他的叔叔靠着勤劳发家致富。

人到中年受此打击破产,仍然不放弃。

这是他的叔叔给他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

如此讲仁义的叔侄,谁家商人会不喜爱,不尊重呢,后生仔或多或少的得到了照顾。

年轻人没有经验,可人们信任他,这就是最重要的资本,后生仔成为了码头最年轻的商铺管事。

北平。

严季看着记忆中的北平综合大场,仿佛回到了年轻的岁月。

那时候自己才三十多岁。

北平综合大场修建好的当年,还是燕世子的小王爷,亲自参加了当年的大典。

轰动而又宏伟。

如今北平综合大场还是热闹不已,严季重操旧业,脸上多了皱纹,但是也多了笑容。

“天理无形,而礼文有形。”

一名年轻的食客,听完了严季的故事,感叹道。

严季走南闯北多年,认为眼前的食客非同寻常,哪怕他是如此的年轻。

“礼文就是圣人据‘理’所作之‘礼’,守之就是遵循天理。”

“遵循天理,认知宇宙之道,人的精神就会无比强大,所以虽然遇到了磨难,可东家还是能从容应对。”

“客官说笑了,我不懂什么礼,也不懂宇宙之道,不过从心而已。”严季笑道。

“可敬可敬。”

年轻人认真的说道,“从心难,难如登天,东家虽然不懂,但却是这么做的,论从心做事,晚生不如东家。”

“你从河南来的?”严季好奇的问道。

年轻人点了点头。

刚才别人介绍了自己,他也认真说道:“晚生游学带北平,希望能看明白大道。”

“大道是什么?”

“大道是不断变化的,随着事物的发展,会有新的变化。”

年轻人笑道:“宇宙有一个统一的意识,叫做‘大道’,它具有一致的规律,是宇宙的精神和物质的母体。”

“神乎其乎。”严季笑道,却没有小觑年轻人。

年轻人身上有股偏执劲头。

有这股劲头的人认真起来,往往超过普通人的成就,这是严季的识人经验。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