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74)

作者:键盘战斗家 阅读记录

王本穿着工衣,自从来到了焦炭炼制厂,他脸上的笑容逐渐减少,以至于每日脸色严肃。

焦炭炼制厂的初步工人规模,会控制在五百人,下一阶段会扩充到一千人。

按照小王爷的说法,焦炭炼制厂要炼制出价格最低廉的焦炭,让整个北平的冶铁工坊,甚至地方上不可计数的铁匠铺,全部改用焦炭。

如果达成这个目标,别说一千人,就是翻两三倍也是远远不够的。而且以后还会扩张到周边州县,王本已经为之咋舌。

“你怎么在这?”

“你也在?”

万三和王本面面相觑。

“你在躲大公子?”

“你也是?”

万三奇怪了。

自己躲小王爷,谁都知道自己的难处,王本为何要躲?

“你有什么难处?”

王本被撞破,而且是万三,他老老实实交代了。

原来如此,见王本焦虑过甚,万三主动安慰起来。

这位新来的匠头,有没有真本事?万三认为是有的。

“福建和广东那边冶铁规模大,最集中的一个镇,铁匠高达上万人,北平人口不提,隔壁山东就有六百万。”

万三左右看了看,悄悄说道:“本朝爱藏人,老弟你当知道,山东六百万人肯定是不止的。”

王本露出个难看的笑容,说道:“南方能如此,北方却不行。”

听到王本的话,万三脸色一暗。

这个话题太沉重,涉及的事情太多,他不愿意接下去,于是反问道:“你既然主动留下来,自然是有想法的,何至于此?”

“唉。”

王本叹了口气。

正是因为懂得太多,他才为难,不知道从哪方面下手,才能满足贵人的需求。

换做平常的作坊,他早就动手了。

可要是按照一千人的规模,以后还要满足整个北平,甚至还要向周边州县供应的产量。

焦炭炼制厂遇到的问题,比他料想的还多,不少工匠被难住,还真不是有些人技术水平不行。

当然,这些人在王本的眼里,仍然是不如自己的,可连他都感到为难,这些人束手无策岂不是自然之事。

“不用想太多,我看你是太过畏惧失败,害怕贵人责任,才左右为难,无从下手。”

“你能不怕?”

王本下意识的问道,醒悟过来笑道:“你还真不怕,要我说伙计,你这一万两银子放在家里,藏在哪里都不安心吧。”

“瞎说什么呢?没影的事情,说个甚。”

见万三生气了,王本立马住口。

万三也觉得不好意思,自己情急之下,说话重了点,看到王本,灵光一闪。

自己躲着小贵人始终不是办法。

“蒸汽机失败了几回,我还真不怕。”尬笑了一阵,补充道:“你对大公子还不熟,多接触一番,自然你就不再忧虑了。”

王本难看的脸终于好看了些。

是啊。

贵人的确讲道理。

一万两银子的事情,还不能说明贵人的品性吗?

自己难不成是太过谨慎?自己吓自己,以至于如此。该承担起来的,就应该承担起来。

人人都说贵人好,王本脸色恢复了一点自信。

“走,我带你去找大公子。”

“啊?”

“我知道你肯定有些为难的事,却又不敢做主,我陪你去,你还怕?”万三鼓动道:“小王爷来了工厂,你也看到了。”

“不太好吧。”王本心动。

“走吧。”万三上前动手拉人,王本半推半就。

两人来到了文书房。

“请坐。”

文书马王宣非常客气,知道事情的重要性,立刻去为两人通传。

“请他们进来。”朱高炽放下笔,停止了整理关于北平煤炭行业的思路。

第八十五章 焦炭炼制厂面临的抉择

“你说吧。”

万三进门就推了把王本。

到了这个地步,没了退路的王本硬着头皮解释,“许多人提议使用明火池炼焦,此法虽然技术成熟,也是运用的最广,但是并不适合焦炭炼制厂。”

万三帮忙说道:“用这个技术,王师傅不用承担风险,但如果拒绝众人提议的此法,王师傅担得风险很大,所以纠结的很啊。”

朱高炽了然,笑着问道:“明火池炼焦有什么不好吗?”

说起来这明火池炼焦技术,也有一段复杂的历史。纂改了名字叫做圆堆炼焦法,变成清朝的了。

焦炭是西方十八世纪引以为豪的发明,可在十四五世纪的中国,已经大放光彩。

朱高炽知道明火池技术,是明初的焦炭技术。

但是具体的细节他不知道。

太多明朝的书籍被毁掉了,其中也有大量的技术书籍,后世只能根据只言片语,以及出土的文物来推测。

所以看到王本的为难,他也给不出主意。

“明火池炼焦,成本便宜,技术成熟,可以直接上马,但是达不到贵人的要求。”

“你有更好的方法吗?”

“小民在山西用的新法子,更抗风抗雨,产量高,刮风下雨天都不影响生产,冶焦也更好。”

王本继续解释道:“可小民的作坊小,如果用到焦炭炼制厂,建造成本会很高,而且也可能会遇到新的问题。”

朱高炽明白了王本的顾虑。

建造明火池除了人工,用不了什么成本,每炉只需要几百块青砖和一百斤石灰,日常操作八个工人。

成本小,用工小。

但是产量低,对天气要求高,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天气,都能让工厂停工。

王本的法子,比这个技术更好,不过建造成本高,并且没有得到大众的熟悉。

明火池炼焦技术有缺点。

可它经过了实际考验,是如今主流的炼焦技术,不会面临失败。

而且焦炭炼制厂的规模大,王本的新法子,能不能成熟的运用到焦炭炼制厂,他心里存疑。

换句话说,王本自己对新技术也不是自信满满。

风险成倍的提升。

“如果王师傅不提出来,焦炭炼制厂也只能采用明火池炼焦,而王师傅能主动担起责任,只凭此一样,王师傅放心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做。”

朱高炽没有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指导工作,所以没有教王本具体怎么做,但是自己能鼓舞人心。

“无论是否采用新技术。”朱高炽斩钉截铁的说道:“咱都支持。”

王本沉吟一阵。

能成为行业顶尖的一批人,其实有不少的共通之初,比如对自己想法的坚持。

他还是有些不愿意放弃新技术。

得过且过的想法,过不了他内心的那一关。

“还是想要试一试小民的新法子。”

“要钱给钱,要人给人,真要是没有成功,王师傅也不用气馁,咱们继续尝试,总能摸索出更好的方法。”

朱高炽不给压力,只给动力。

每个人对他的称呼不一样。

来自于每个人的压力。

万三一开始称呼自己为贵人,后来叫大公子,然后是小王爷,不同的称呼,代表了关系的远近。

为难的事既然说了出来,王本也不再纠结,一股脑的把自己心里的想法告知。

“为了不耽误焦炭炼制厂的开工,小民打算双管齐下,明火池平窑要动工,新法子也要动工。明火池平窑没什么成本,等新法子成功了,再放弃明火池平窑。”

听完王本的想法,朱高炽真心希望王本能成功,因为此人的脾性,真的令他很满意。

不止这一件事,而是许多的事。

焦炭炼制厂的采购原料不成问题,王本说可以从北平采购,深得朱高炽心意。

王本的思路不是最好,但却是最合适的。

否则无论从山东还是山西采购煤炭,都不符合朱高炽的计划,因为他还没有能力修建这么长的铁道。

也没实力把焦炭炼制厂创办到山西,或者山东。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