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汉之国(618)

作者:安化军 阅读记录

看看时候不早,张均对彭玘道:“今晚去陆员外的店里如何?他家里的羊肉,烧得最是美味。”

彭玘答应。

陆浑镇上的几家店,这些军官早就已经熟悉无比。哪家的肉好,哪家的菜好,哪家的酒好,哪怕只是有极其细微的差别,也瞒不过他们。军中不许饮酒,军官们去的次数太多了。

让亲兵带着新挖的蠽蟟螝,先到陆员外的店里准备酒席。张均道:“胡六郎这厮,又惹出事来,都头都不想再教他了。我去看一看,总要给他安排个合适的地方。”

彭玘道:“这厮太过麻烦,要我说,退回地方算了!”

张均叹了口气:“你不知道,人只要流浪几年,看这个世界的眼睛就跟正常人不一样了。他们的想法,经常是外人不能理解的。我经常在想,如果如胡六郎般,不会掩饰自己的想法,不会迎合别人感受,会不会跟他一样呢?所以这个人,我一定要教成的。”

彭玘没有办法,只能摇头。

出了帅帐,张均到了旁边的参谋厅。对正在里面的参谋许明道:“我们营里,我要立一个做模范,精选了教头和都教头出来。对了,还有一个队正叫侯庆的,一起叫来。”

许明领命,快步出去了。不多时,带了张均叫的人回来。

张均道:“外面大柳树下面凉快些,我们那里说话。”

到了大柳树下,张均在一块大石上面坐了。看着众人道:“宣抚曾经说,做得好不好,要有个标杆给他们看。军中立一个标杆,下面的各级军官,时时对着标杆检察自己。招你们来,就是想让你们做新兵营的标杆。你们几个人,都是新兵营中最优秀的,应该能把此事做好。”

都教头林志叉手道:“定不负统制所望,一定会把此事做好!”

张均点了点头。道:“我也相信你们能免做好。不过呢,你们是新兵营的标杆,若只选最优秀的兵来教,纵然教好了也不是你们的本事。还有一些不好教的兵,你们把他们教好了,才显出能耐。新兵营里,让所有的都教头和教头难受的一个兵,是我从芮城带回来的,名字叫胡六郎。我把他放到你们手下,看看你们能不能教好。”

听了这话,林志不由犹豫,有些无奈地看了看其他几人。

张均道:“今天特意叫了侯庆来,就是要让你做这个胡六郎的队正。你是数战老兵,能文能武,善于带兵,应该能够做好这件事情。”

侯庆道:“统制如此抬爱,卑职如何敢当?胡六郎我也听说过,这样的人怎么带的好?”

张均道:“怎么带他,我会说给你听。这些日子,你要仔细写好自己的日志,不能马虎了。从带手下这些兵的第一天起,一切都要详细记下来。新兵训练完了,你的日志,有大用处。”

侯庆只好叉手:“听统制吩咐!”

第682章 姜敏

几个人离去,张均一个人坐在树下,看着不远处的一丛凤仙花发呆。

怎么训练胡六郎?其实带他离开芮城的时候,张均就说过了,我的官比你大,就能死死拿捏住你。不过相处了这么多日子,张均发现胡六郎并不是无可救药。他只是流浪太久,少与人接触,形成了怪僻脾气罢了。如果不是在训练中出了问题,让胡六郎变得焦躁,平时他也还好。原先在芮城想用的一些办法,张均不用了。

问题是,胡六郎的饭量太大,力气也太大。发起脾气来,教头根本制不住他。而且不管你说什么,胡六郎只是不听,任谁也没有办法。

一个教头训练的士卒,绝大多数都合格了,就剩下一个胡六郎,还奈何不了他,谁能受得了?这种士卒,往常在新兵营里就开革出去了。胡六郎这种没有家庭的,就在营田务这种地方给他安排个事情做。

张均不想放弃。其实同情胡六郎的处境之类的话是说给别人听的,张均真正的目的是挑战自己。胡六郎这样的兵自己也能练好,就说明自己适合带兵。如若不然,就要趁着年轻去干点别的。

上次在襄阳母亲偷人,张均带着玉奴姐妹进了军校。半年多的生活,温柔乡里磨去了张均的戾气,现在的张均只想安安稳稳地工作,安安稳稳地生活。来参军,是因为参军升官最快,最有出息,有其他的无关。

张均脑子是够用的,只是他没有远大的志向。纵然表现得有,也是给别人看的而已。

在军校里学习,再加上到军中的日子,张均自己总结出了练兵的方法,现在要看自己的方法灵不灵。如果自己的方法更好,那就说明这是自己的长处。

如果自己有这长处,那当然就要当兵了。当兵能升官,薪俸更高,有无穷好处。

王宵猎没有在解州、绛州停留。而是一路急行,到了晋州。

曹智严和钤辖安勃早早迎出城外,傍晚时分,接了王宵猎一行进城。

到了府衙,见过众官,王宵猎等人去住处歇息。等到晚上,有接风宴为他们洗尘。

休息了一会,洗漱过了,换了便服,王宵猎走出房门。

崔青道:“宣先,姜敏不久前到了晋州。见宣抚正在歇息,他一直等在院外。”

“哦,让他进来。”王宵猎有些惊喜。“对了,让他到客厅见我。”

崔青称诺,转身出了院子。

王宵猎伸个懒腰,慢慢走进了客厅。

没有想到,姜敏不是个书呆子,在实战中表现很好,给王宵猎一个意外惊喜。他是自己从农村带回来,亲手培养起来,与其他人不同。在很多事情上,姜敏更能准确理解王宵猎的想法,这是其他人不能比的。

因为身份,王宵猎相对保守,许多想法就只是想法,不会施行。姜敏不同,一些王宵猎偶尔提起的东西,他会认真研究,真地去做。有的时候这些想法,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王宵猎刚刚坐下,姜敏便就进来。见到王宵猎,急忙行礼。

让姜敏坐下。王宵猎道:“你到河东不到一年的时间,成熟了许多。记着离开襄阳的时候,还是个少年,带着许多稚气。现在看,就是一个久经沙场的将军了。”

姜敏道:“宣抚抬举我了。不过是经过了几场战事,不似当初什么都不懂了。”

王宵猎笑了笑。道:“你要到河东来,我一直怕你书呆子气,适应不了这种敌后的生活。现在看来,是我当时多虑了。你不只是读书读得好,做事也非常有条理。说说吧,接下来你准备怎么做?”

姜敏道:“宣抚厚爱,让我组建一个师。只是我年纪幼小,如何当得了都统?硬要做,必然惹人笑话。我想还是加一个权字,不那么惹人反感。”

王宵猎道:“霍去病十八岁为嫖骑校尉,立大功,封冠军侯。你做个都统,又有什么?”

姜敏道:“霍去病是外戚,而且汉时制度未立,后人怎么能够相比?加一个权字,说明宣抚重视制度。”

王宵猎点了点头:“好,便依你所言。以后立了功劳,再把这个权字去掉。”

姜敏谢过。道:“河东的义军,以灵石李宋臣和泽州梁兴为首。我为权都统,想用他们两人为虞候,收河东义军为麾下。这些人忠心报国,有六千多人,是难得的好兵。”

王宵猎道:“他们是义军,不懂军中制度,要仔细训练才好。”

姜敏道:“我在神山县建了堡寨,现在没了用处,正好用来训练新兵。希望宣抚派些教头来,建处新兵营。有了新兵营,无非是几个月的时间,这些人就练成了。”

王宵猎道:“好,一切按你所请。除了兵之外,军官怎么办?”

姜敏道:“还是要宣抚派来。不过,义军中的军官,最好是入军校学习。合适的回来做军官,不合适的,安排生路就是了。这些年,他们在河东抗金吃了不少苦头,应妥善照顾。”

上一篇:远山蝉鸣 下一篇: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