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战成殇(93)

作者:晚来烟 阅读记录

“陛下初衷是好的,是微臣目光短浅了。”

额尔德也是“见好就收”。见满都拉图没有怀疑,他便默不作声了。

额尔德的目的很明确,他想让阿木尔当北凌独一无二的勇士。一方面他要给阿木尔表现的机会,另一方面又不能让满都拉图起疑心。

这苦肉计一演,额尔德算是把《孙子兵法》研究得通透了。

“既然陛下想考验两位皇子,那臣个人利益暂且放一放。之后的战斗就交给两位皇子,我就让我的孩子们好好休整两日?”

额尔德率先妥协,满都拉图也无话可说。他伸手拍了拍额尔德的后背,“额尔德,朕知道你一心为了天下大业,朕不会让你失望的。”

“多谢陛下体谅。”

自从满都拉图从额尔德的房间出来后,阿木尔和那日松算是彻底退居幕后,转而成了后勤。

即便还有官职在身,也只是有名无实。真正的军权掌握在两个皇子手上。这次他们直接顺着京杭运河南下攻打平江府。

平江府不似延陵府境内地形复杂,兼有山区平。恰恰相反是平江府城地势平坦,为水网城池。

除了护城河包围,还引水入城:南北九河,东西十八河,各河之间又与护城河相通,最后汇聚于城外大河。

城内水网密布,这对于马背上打天下的北凌军队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担心吃了地形不熟悉的亏,两个领军的皇子都没有着急出兵,而是不停派人混入平江熟悉地形。

第六十八章 千钧一发

“报——”

一声捷报传来,让沉寂依旧的临安城再次活跃起来。

“恭喜陛下,恭喜太后。”以袁伯明为首的一众官员祝贺道:“骑行将军刘鞍突袭敌军,打得他们措手不及,现在正在往后撤退呢!”

“不仅如此,若是运气好的话,还能将延陵府收复回来。”

……

此时朝堂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死气沉沉、鸦雀无声。之前一言不发的官员都像炸开了锅一般,纷纷道贺。

“先别高兴得太早。”袁伯明轻咳一声,“只是暂时击退而已,对方实力依旧很强,收复之事还不好说。”

“袁大人别说丧气话啊!”坐在高位上的九五之尊开口道:“这难得打了胜仗,就说明我们大奚的军队是不弱的啊!依朕看呐,我们逆风翻盘指日可待!”

“陛下,战局未定,切不可……”

“袁爱卿。”太后出声打断了他,“难得有喜讯传来,自然是要好好庆祝一番。否则就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了。而且哀家听说领兵的那两个北凌人是蒙古皇帝的儿子。让两个出身皇室的皇子领兵,难免会吃经验不足的亏。此时正是我们乘胜追击的大好时机。”

太后此话一出,其他官员纷纷附和。袁伯明那句“蒙古皇帝就是出身皇族,但他就是征战沙场多年的猛将。”也卡在喉咙里没说出口。

希望是他想多了。

好事多发,捷报频传。又没过多久,禁军就从入闽的路上将韩充给拦了下来,并且顺利将他活捉,现在正押往临安受审。

这下后顾之忧也没了,整个临安城就像是逢春破冰一般,又焕发起了生机。

“一定是佛祖保佑大奚,让大奚活过来了!”

佛堂里,太后跪在蒲团上双手合十举在眉间,嘴里一直念叨着:“只愿后面战事一切顺利。哪怕是赔地赔钱,能让蒙古退兵,换得大奚安宁,哀家也是认了。”

这时候,佛堂的和尚静真缓缓走了过来。他跪坐在太后的身后,开口道:“娘娘一定会心想事成的。”

“谢你吉言。”太后没有回头,放下举着的手,一边捻着佛珠,接着以一种命令的口吻道:“韩充那批货物到手了吗?”

静真一言不发,眉清目朗的脸上露出了几分惧色。

太后察觉到不对劲,扭头看向静真,抬高语音再次问道:“交代你办的事做得怎么样了,你倒是说啊!”

“娘娘,那批军火,让一批商队给劫了。”

“商队?”太后停下手上的动作,开始怀疑道:“韩充既然敢往南运,就做好了保密的工作。哪个正经商队会好好的抢那批货?”

“当时我们看韩充的人也很意外。只不过那伙人实在太猛了,我们的人根本就插不上手,眼睁睁的看着货物被他们劫走。”

静真越说越激动,连跪着“走”了好几步来到太后身边,“娘娘,我们事后是想再夺回来,但实在不是他们的对手。”

太后看着眼前的静真,喃喃自语道:“你们是我一手培养出来的,武功也不差。你们连支商队都打不过,想来那不是普通的商队。只是现在我们还不知道对方是什么个来头,若是有的话,那倒还好;若是敌人,恐怕又是个隐患。”

“娘娘,那我再想办法……”

话音未落,太后已经一记耳光甩了过去。

“现在想办法还有什么用!韩充即将入侵临安,届时哀家拿不出那批军火,就等于没有证据证明韩充是真的谋反。对于他的谋反,最多是我们的猜测。到时候只能关个几天再贬为庶人放走。

而且以韩充的本事,只要拿不出直接扳倒他的证据,他都能找到办法给自己脱罪。哀家千辛万苦布的局,就这么功亏一篑了!”

“娘娘息怒,娘娘息怒!”静真吓得连忙磕了几个响头,狼狈的样子与之前一尘不染的小和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太监尖锐的声音,“太后娘娘,韩充已经被押到政事堂等待审判。陛下那边已经在催了,还请娘娘赶紧过去。”

太后瞪了静真一眼,随后站起身来朝着他的肩膀就是一脚。

“等哀家回来再收拾你。”

太后整理好仪态,舒展眉目,俨然一副慈眉善眼的活菩萨的样子。

这就是大奚最受尊重的太后,垂帘听政数年,处理过各种棘手的政事,又独自抚养幼帝长大。上至文武百官,下至平民百姓,谈论起这位太后的时候,都不禁肃然起敬。

太后表面上看着风光无限,实际吃过的苦只有她自己知道。从垂帘听政以来的质疑,到韩充上台后的强势打压,再到外敌入侵给她带来的恐惧。

桩桩件件压在她的身上,一件比一件沉重。她也不知道还能再支撑几年,也许几年之后皇帝长大能够独当一面,她就去行宫养老,再也不过问政事。

正琢磨着几年后的打算,轿子突然停了下来。太后透过窗户看向外面,只见那宫门上赫然一个巨大的牌匾,上面写着“政事堂”。

顾名思义是谈论政事的地方,同时也是审判皇亲国戚、高官重臣的地方。

在她想要扳倒韩充的那一刻起,就幻想过无数次他沦为劫下囚,被律法判处斩立决的那一刻。

她之前处心积虑,不惜利用景知瑜做诱饵,让韩充误以为她是诚心诚意地对他示好,让他放下戒心,她好派人收集证据证明韩充有谋反之心。

谁知韩充也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反过来跟她演戏。既然两边都撕破了脸,韩充也知道太后不会留着他了。已经做了很久的准备,这一次他就真铤而走险,背叛大奚自立阵营。

这次被抓,韩充也是镇定自若,仿佛自己就是回来走个过场的,一点都不担心自己会被砍头还是监禁。

因为他知道,太后她拿不出能证明他背叛的证据,最后也只能以他在与蒙古抗击中落败的罪名将他贬为庶人。

什么身份他都不在意,只要自己还活着,就能逆风翻盘。

果不出韩充所料,包括袁伯明在内的官员都拿不出实质性的证据证明他叛国,顶多是韩充打了败仗,当了逃兵。

韩充又摆出之前有功于大奚的事情,功过相抵,这场审判注定要以直接释放而告终。

太后端坐在主位上,一脸得意地看着被五花大绑的韩充。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