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中喜+番外(116)

作者:粥十九 阅读记录

邓国公捏着信笺,手颤抖着上前,呵斥道:“可如今还有上万灾民等着吃饭,粮食被毁,他们也就是等死!顺势而为,也绝不是放弃他们!殿下,您若如此,与那些阉党暴君有何区别?!老臣绝不是如此教您的!”

魏元恩眸光闪动:“邓国公,本宫并不是要放弃他们,如今粮食被毁,必须想其他办法……你容本宫想想。”

魏元景眼眸暗了暗,明白邓国公话有所指,他觉得自己把灾民当成棋子,过于冰冷了。

他一定以为魏元景常年征战,见惯了生死,所以不把那些灾民放在眼里,隐忍多年,也学会了机关算尽,冰冷无情。

魏元景没有解释什么,而是道:“殿下,臣有一计。如今大晋上下已没有多少余粮,若再筹粮,恐引起恐慌,其他百姓也无法过冬,甚至阉党可能再动手。不如我们去商国借粮,派李青海前去协商,他与商国言官方化慈是故友,而育州离商国最近,李青海是最合适的人选。”

魏元恩沉默了两秒,才道:“是个好办法,可本宫担心商国不肯借粮,反而借此机会,知我内情,出兵偷袭,那我们岂不是得不偿失?”

邓国公也看向魏元景。

魏元景道:“各国往来,从无秘密,何况南方水灾之事,动静之大,商国必然早已知晓,若他们想要动手,便早就动手了。如今我们两国开通贸易,互相往来,商国大大获益,他们也清楚,如今开战,胜算虽大,却是失信于人,两国彻底无法和解,胜是两败俱伤,败则是永无宁日。

何况商君是个守诺的明君,他并不会出尔反尔。

我们可以增加条约,减少布匹木材的商税,于他们有利,他们自然愿意。”

邓国公听罢,即道:“殿下,成王所说,是个良策,殿下可写密信,派李青海秘密行动,确保万无一失,早日谈成。”

顾虑已消,魏元恩立即提笔道:“本宫现在就写。”

第84章 你们疯了?

第二日,沧州灾民区,夜色刚明,可大部分人都被饿醒了。

一男子撑着一只木棍站起来,走到卓文青和邓珏面前:“两位大人,粮食呢?不是说两日后一定送达吗?这都第五日了,粮食的影子我都没见到,你们骗我们是不是?朝廷不愿意管我们了是不是?”

此话一出,众人纷纷抬头,他们本就缺乏希望,是卓文青的话与承诺让他们坚持着,可如今他们心中的那股气渐渐被磨灭了,他们看不见希望了。

他们灾民啊,对朝廷无用了,就真的不管了吗?朝廷若不管他们了,那他们还能活下去吗?!他们为什么这般命苦啊?!

“邓大人!您说实话,我们信您,是不是根本没有筹粮一说?朝廷是不是打算让我们自生自灭?”郭老伯把一双迷茫泛黄的眼睛朝向邓珏,那目光幽幽,似乎带着赴死的决心。

邓珏心一酸涩,粮食被毁,他们便只能再等,这等待的过程中,便又是生与死的搏斗,谁也说不准自己的结局。

可不能说实话,说了实话,就会使灾民彻底绝望,可不说,朝廷又将成为失信者,那朝廷的威望何在?

他们越是信任邓珏,邓珏越是不愿骗他们,便更加为难。

“筹粮已经在路上,朝廷从没有打算不管你们,只是……只是……”

见邓珏为难,卓文青立即站出来道:“各位灾民们,我们几个官员都在这里,要是说谎,朝廷要罢我们的官,你们也不会饶恕我们,我们岂敢说谎!之前所言句句属实,运送筹粮的队伍日月兼程,但毕竟路途遥远,难免出现意外,途中突然下了暴雨,难以行走,所以才会耽搁时间,我希望大家给朝廷,给我们一些时间,我们不会出尔反尔!!!”

大家面面相觑,对于邓珏的犹豫,加之之前赈灾官员的坐视不理与作威作福,以及如今筹粮的失信,大家已经都不太相信朝廷了。

“你们官员都读过书,总是能说会道,惯会蒙骗人,不知哪句话是真哪句话是假!以前来的赈灾的官员也说朝廷是来救我们的,自己却关起门来吃香喝辣,何时管过我们?你们当官的难道不是一样货色,什么时候管过我们老百姓的死活?!只会说让我们等,我们都等了几个月了,死了多少人了?再等下去,死的就是我们自己了!!”那男人扶着木棍,气愤地想吼,可没有什么力气,反而大喘着气,说罢胸口起伏,缓了许久。

其他人一听,顿感自己被欺骗了,求生的欲望到达顶峰,被欺骗抛弃的愤怒涌起,他们不甘心坚持了这么久,就这样死去,更不甘于命运不公,他们纷纷声讨起来,想要一条生路,要一个说法。

“就是!你们就是骗子!朝廷不愿意管我们,怕我们乱起来,给他们惹事,让你们来拖住我们是不是?!”

“那我们还不如自己去找粮食!!还不如投奔阮戈军!他们有吃有喝,不靠朝廷,都活得好好的!!”

如今,那些动乱的灾民逐渐壮大,已有五千人左右,他们被阮戈领导着,自称阮戈军,已占领了通州好几个县,有旗帜,有封号,俨然有起义的趋势。

“对!我们不能靠朝廷,我们得靠自己!!”

四下一片混乱,有人张望犹豫,有人愤愤不平,还有人已经无所追求,只躺着麻木地看热闹。

“各位,他们是动乱的灾民,不算军队,迟早要被朝廷解散,你们去也是一场空!何必跋山涉水去冒险呢?!在这儿等一等,就可以得到朝廷救济!千万不要冲动!!”卓文青高喊道。

有小厮突然靠过来,低声在卓文青耳边说了几句话,卓文青眉头一簇,对邓珏道:“刺史府有情况,我去看看,你和李彦一定要安抚好灾民,千万不能让他们真去投奔阮戈。”

邓珏深色凝重道:“我明白。”

刺史府的后门,被几车粮食堵着严严实实。

小厮道:“大人,是清晨马夫发现的,并不知是谁送过来的,我们不敢声张,立即来通知大人您了。”

林子义查了许久,但曲吉安他们掩盖得很好,所以也就查出一点证据,沧州刺史和曲吉安被召回京都,沧州刺史与其他几个赈灾的官员被贬或被罢官,可曲吉安太子却动不了,只是受了处罚,禁足在家,无法再参与此次灾情处理。

沧州新刺史还未上任,所以沧州事宜现由卓文青代理。

卓文青上前,接过小厮手中的短剑,划开一个粮袋的口子一看,是陈粮,无损坏。

那究竟是谁送过来的?做好事不留名吗?

警惕起见,卓文青道:“把所有粮袋全部打开检查一遍,无异样则送往灾区,还有,派人去四处打听一下,昨晚到今晨,有谁看见什么人出入这条小巷了?一定要快。”

小厮应了一声,立即去办。

灾区,邓珏和李彦好说歹说,终于把局面控制下来了,邓珏发了毒誓,说绝不会抛弃放弃任何一个人,请大家相信他,否则自己不得好死。

大家见此,纷纷安静下来了。

这些日子,邓珏付出了许多,是真心关心他们,这些他们有目共睹,他们愿意再相信邓珏一次。

卓文青过来与邓珏说了情况,他们也始终没有查到送粮之人的真实身份,但那些粮食并没有什么问题。

商量之后,他们两个决定把这些粮食先用了,声称是朝廷部分筹粮,以此来拖延时间。

他们撑起一个大锅,李彦递碗,白七阳去熬粥,灾民们搀扶着来排队,卓文青和邓珏便负责把盛好的粥递给那些没有力气动弹来排队的灾民。

大家饿得眼冒金星,闻见粥香,忍不住纷纷往前挤,差点把锅挤翻,他们有点忙不过来,一小厮拿着一柄铁勺过来,笑嘻嘻地说:“白小弟,我来帮你。”

白七阳认识这小厮,他以前是刺史府的厨子,刺史被召回京后,他便一直在这里帮忙,还经常和白七阳聊天,说沧州刺史和曲吉安在刺史府大吃大喝,不顾百姓,是十恶不赦的贪官,白七阳深感赞同,见他是个热心肠,也常和他聊灾区的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