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中喜+番外(144)

作者:粥十九 阅读记录

宝儿爷轻轻摇头笑了。

“回鹘部落的首领叫伊勒图,他的父亲曾攻打过北境,可伊勒图继位后,反而未侵扰过北境,因为伊勒图到大晋游历过几次,从此喜欢上了大晋文化,且他本人也是个不愿起战事的君主,所以从不主动挑起战争。这一次恐怕是匈奴苦苦相逼,他不得已出此下策。

七殿下,说实话,我也恨北蛮人,但做人不能盲目仇恨,也不能只顾着仇恨。我知道你是为了大局考虑,若你坚信自己是对的,对北境有益,那便大胆去做。”

“可裘生……”

宝二爷打开酒喝了一口,笑道:“裘生他与你不一样,他从小住在北境,仇恨更深,但他是个懂理的人,他和他好好说说,他知道对北境有利,便不会再反驳什么。且你想想,哪一次你认定的事,他没有在背后帮你?”

魏元景沉默了,仔细想想,的确是的。

宝二爷拍拍魏元景的肩膀,轻轻道:“七殿下,林总督和许将军事事都过问你的意见,他们信的过你,你还信不过自己吗?”

魏元景抬眸,胡思乱想的心绪稳了几分。

仔细与林朔许节他们商议后,林裘生明白其中利害,也答应了。

“魏元景!若回鹘人敢出尔反尔,对我北境百姓不利,我绝饶不了你!”

“你放心,若真如此,我任你处置,也定取了那回鹘首领的人头!”

两人对视一眼,都忍不住笑了一声,然后高喊一声“驾”,齐齐带着两万精兵前后夹击匈奴军队。

伊勒图苦苦支撑,以为北境守军不会再出手援助,他与回鹘军队已精疲力竭,自知死亡随时降临,可他不愿去降,他知道就算臣服匈奴,他的子民也只会沦为匈奴的奴隶,被欺辱残杀,苟延残喘。

这草原弱肉强食,他们回鹘安分守己,也还是会招来杀身之祸,是他这个首领的失职!他罪不可赦,罪该万死!

伊勒图拔刀,咬了咬牙,正决心赴死。

远处却传来浩荡的马蹄声,伊勒图抬眸,看见大量的北境守军往这里而来。

如被困幽谷、濒临死亡的人,忽然看见一束阳光,伊勒图心中忽然涌起无数激动,他们要得救了!!

伊勒图信心大振,举刀高喊道:“北境守军来援,我等回鹘士兵还有生路!众将士随我举刀反抗,杀出一条血路!”

回鹘士兵士气大涨,鼓起力气投入战争,与北境守军并肩作战。

匈奴久攻回鹘,早已疲惫不堪,且北境守军前后夹击,匈奴难以逃脱,伤亡惨重,急忙退兵。

此后,回鹘感恩北境守军出兵援助,主动向大晋称臣,签订协议,回鹘受大晋庇佑,可与大晋通婚通商,每年向大晋进贡良种马矿玉等。

一些小部落见回鹘此举,也纷纷向大晋归顺。

北境与北蛮僵持恶斗许久的局势终于有所转机,消息传入京都,奏折也抵达到晋灵帝手中。

晋灵帝大喜,封赏北境守军,也才注意到魏元景的存在。

林朔知道这次消息瞒不过了,就在奏折中大赞魏元景勤恳用功,日夜反思,以杀敌报国回报陛下不杀之恩,殚精竭虑,悔改之心天地可鉴。

或许是刻意还是无意,晋灵帝从不去打探魏元景的消息,他以为自己这个养尊处优、一心绝望的儿子无法在北境存活下来,他以为自己再一次听到的消息会是魏元景的死讯,没想到却是捷报。

他的好儿子,究竟现在存着怎么样的心思?

晋灵帝信不过林朔的奏折,派东厂去北境打探监视,林朔早有预谋,让魏元景演了半年的戏,晋灵帝的疑虑才打消了一些,但军中难保没有晋灵帝的眼线。

魏元景不敢松懈,把自己伪装出一副虔诚的悔改的囚徒罪犯,却在深夜时盯着漆黑的房梁,反复回忆那些血腥的画面。

仇恨深入骨髓,魏元景清楚地知道,他没有错!琅琊王氏没有错!

总有一天,他要为琅琊王氏平反!他们要干干净净地来,干干净净地走!他要让那些已经死去的人得以安宁!

第105章 时机来了

第五年,魏元景提议,与林朔许节达成共识,必须让北蛮十二部退居胡罗山后,不再敢侵扰北境,而第一个要对付的就是匈奴部落。

如今北境兵强马壮,士气正盛,而匈奴几次受挫,兵力也失去了往日的强悍,这正是主动出击的时候。

北境兵几乎倾巢而出,共派出九万士兵,分三队出发。

先由许节带三万士兵从胡罗山后面绕过,提前出发,最终到达匈奴本营,然后等待魏元景带四万大兵出发,攻打匈奴,佯装失败逃走,匈奴兵定会乘胜追击,追击攻打。

本营兵力减轻,许节再进行偷袭,而林裘生则会率两万大军立即出发支援魏元景,围攻匈奴。

匈奴惨败,失去一半兵力,主将尽失,狼狈不堪,带着仅剩的几万大军逃到胡罗山后。

此事后,又有几个部落怕遭到北境攻打,提前写了求和信送到北境,意图归顺。

求和信和捷报一起送到京都,晋灵帝大悦,对主将一一进行封赏,封魏元景和林裘生皆为指挥同知,辅佐林朔和许节。

晋灵帝对魏元景的态度转变,鼓励魏元景协助林朔将北蛮十二部收服,称赞魏元景迷途知返,肝胆忠心,才识过人。

但魏元景再清楚不过,他的父亲仍认为他有罪,他的父亲只是为了让他震慑北蛮,才肯对他好些。

可这些,他早已不需要了。

他只是为北境做事,而不是为了君主的赞赏。

几年来,魏元景声名大噪,北蛮人惧怕他,北境人敬仰他,他的声势甚至快盖过了为官多载、一心为民的北境总督林朔。

人人都敬仰英雄,敬仰保护他们的英雄,更敬仰让他们握刀反抗、活出尊严的英雄。

林裘生给魏元景说过,如今北境百姓都称赞魏元景是北境的“守门神”,而北境到处都是魏元景的传说,话本里的皇子将军,说书人口中的少年英雄,摊贩手里的祈福画像……少女们渴望嫁给魏元景这样才智双绝的少年郎,少年孩童们渴望成为魏元景这样保家卫国、打跑敌人的英雄……

魏元景听后一笑,倒也没有放在心上。

此时,魏元景正在筹备向北蛮部落进行大晋文化传播的事宜。

之前魏元景提及,北蛮十二部之所以经常劫掠北境,根本原因是经济落后,完全依靠畜牧业,秋冬少粮,便只能抢夺资源。若将大晋的种植纺织等文化传授给归顺部落,有助于归顺部落经济发展,能够自主独立,不再通过战事劫掠。同时传播大晋语言与中原文化,将孔孟之道融入北蛮文化中,改变北蛮人好战的天性,并促进大晋与北蛮部落通婚通商往来。而大晋也需要北蛮的良马、矿玉和强弓等,由此两方互不可分,利益掺杂,有利于稳定两方和平。

与林朔他们协商后,魏元景向晋灵帝上书,两方最终确定条约细则,皆大欢喜。

晋灵帝委派官员在大晋寻找不同行业的工匠、人才,将他们送到北境,由北境守军将人送到北蛮部落。

如今归顺部落有七个,部落大小文化各不相同,而部落位置也错落不齐,想要传播大晋文化是个艰难至极的事情,一趟下来,至少需要半年时间,他们需要选一个耐心韧劲,对各部落文化熟稔,且灵活变通,善于化解文化传播中一切变故的人。

众人商议许久,最后将这个任务交给了许节。

一切准备好后,许节带着护送的军队和工匠文人及大量书籍等向归顺部落出发。

他们在第一个部落回鹘待了一个月,事情进展顺利,许节留下几个晋人继续帮忙,继续出发,但在出发去第二个部落的途中,却遇袭了。

当时距离匈奴残败、逃回胡罗山后已过去半年,所有人都以为匈奴不会再轻易发兵,北境强大,早已不是当年的北境,匈奴若想发兵,无异于自讨苦吃,而且许节的行军路线完全保密,只有许节自己知道,且他们做了完全之策,许节带了五千精兵,行军途中一直严谨提防,根本没有料到匈奴会联合月氏族和突厥这两个没有归顺的部落袭击许节。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