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奴(188)

统历十八年四月,春暖花开,江州军,西川军,镇北军,江南军四路兵马移师司隶边境,集结于卧龙岭以北。

勤王四路兵马共计十二万八千,号称十万雄师,兵压司隶。

同时间,东疆参知方长曦调集手中两万骑兵,增援京师。

李珙驾崩,方氏不得已而扶立新太子,京师人心分崩离析,一场即将有近二十万人参战的流血大战一触即发。

一只手抓着书,朝案对面扯了扯。

李承青乌黑发亮的眼睛盯着李效。

李效看书正酣时被打断,抬头时发现是儿子,只得把气憋着,漠然问:“怎么。”

李承青瞪着李效不吭声,使力拉扯,两父子开始较力,争夺那本《虞通略》,李效道:“谁教你的?承青,放手!”

李承青松手,注意力转向另外一本书,李效忙伸出大手按住,喊道:“来人!”

李承青这次不退让了,使劲拉扯书,把案上的另一本书抢到手里,得胜地摇摇晃晃走了,走开几步坐了下来,开始撕书。

李效:“……”

“哎哟小殿下。”司监叫苦不迭:“怎么又来了……”

“皇后!”李效不悦道:“谁教他撕书的?”

林婉忙自进来,好说歹说要把书抽走,孰料脸上又被抹了个墨手印,宫女们乱成一团,忙簇拥着皇后去洗脸。

李效道:“谁撕书被他学了去,简直是有辱斯文!”

李承青望着父亲,静了少顷,哇一声哭了。

李效没辙了。

生平头一次有小孩,简直是把李效搞得焦头烂额,谁也说不清李承青这撕书的坏习惯是从哪儿学来的,所有跟着的宫女,太监,当夜都被罚了五板子。

当夜李效还想翻翻虞通略,李承青却一直缠着他,实在没办法了只得把书放到一旁,陪儿子玩一会。

李效本想朝后翻,看看多年前的成祖是如何对付匈奴的,然而奈何许凌云的批注十分详细,翻开一页便忍不住地想看下去,况且不知前情如何,也难以抉择,只好改天再说。

翌日,李效下朝归来,亭海生在御书房外求见。

朝中主战与主和派已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个阵营,每日早朝时都是唇枪舌剑的一番大战,征北军还在黑河南岸扎营按兵不动,多拖一天便是多一天的粮草与开销。

李效却还没想好,问:“亭卿何事?”

亭海生恭敬一躬,双手递上一份单子,答:“启禀陛下,林阁老着微臣前来,呈上匈奴使的议和贡礼。”

李效看也不看,扔到一边:“现还没打算是和是战,林阁老莫不是以为孤看完礼单,便会改变主意了?”

“是。”亭海生道:“因为,礼单上有一只海东青,乃是匈奴人在努儿力哈山寻得的神鹰。”

李效刹那就静了,沉吟片刻后取过礼单翻开。

里面是密密麻麻的和谈贡礼,还只是先期的,匈奴人举全族之力备齐厚礼,只盼换取一个与李效和谈的机会。

“鹰在何处。”李效问。

亭海生道:“在京师,林阁老的宅子里养着。”

李效沉默了,许久后道:“你先退下,孤有主张。”

三天后,李效前往养心殿。

太后与林婉正在闲聊,林婉抱着咿咿呀呀的李承青,小皇子手里拿着本书撕着玩。

太后的脸上笑开了花,养心殿多了个小孩的声音,也不再似从前般空空荡荡了。

“怎么又在撕书?”李效蹙眉道。

太后乐道:“我怎知你儿子呢?养不教,谁之过?”

那一下马上就把责任推到李效身上,李效当即没词了。

司监端上茶碗,太后道:“听说近来陛下为北疆之事犹豫不决?”

李效沉声道:“是,正想过来问问母后意思。”

林婉见母子叙话,正想离开,太后却道:“你坐着,不妨。”

太后一展袍服起身,走下台阶,对着院外满园春色,缓缓道:“匈奴人就像割麦茬似的,总也割不完。”

林婉听得色变,太后转身道:“陛下读了不少史,当知历代先祖都是如何决断的,我倒是觉得,不求无功,只求无过,也就是了。”

李效长叹一声,撇过茶叶道:“匈奴人为了和谈,特地送来一只海东青。”

太后冷冷道:“陛下。”

李效不答。

太后道:“海东青本就不是咱们大虞的东西,从前我娘家在秦、青两州也是大户,海东青乃是东北努儿力哈山上,那些打猎的蛮子的玩意,我中原虞人都以礼教仁孝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从来不信什么神鹰,神狼的。”

上一篇:[盗墓]灵魂深处闹革命 下一篇:夺梦

非天夜翔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