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奴(230)

李庆成起身,让开挂在屏风上的大地图,自绝山起至泣血泉,绵延百里处以朱笔绘出匈奴人的进军路线。

唐鸿看了一会,道:“很分散。”

李庆成点头:“每队两千人,这么个翻山越岭的拼死过来,有什么用?”

唐鸿心中一动,把数道朱线顺势连起来,最终线端从四面八方汇总,指向同一个地方——玉璧关后的笛城。

李庆成静了片刻,而后欣然道:“这么一来就清楚多了,前赴后继地偷袭笛城做什么?”

唐鸿缓缓摇头,殿内大臣们议论纷纷。

“陛下。”户部侍郎排众而出:“笛城自古物资贫瘠,又非战略要地,千年前也不是匈奴人的地方,穷山恶水,匈奴人若要争夺,该是取泣血泉以南,方家曾经的封地琅琊城才对。”

“是啊……”李庆成眯起眼:“笛城内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么?张慕,我记得剿除方家叛党后,方青余守的是琅琊,你守的是笛城,是也不是?”

张慕穿上干靴子,头也不抬道:“笛城没有任何异常。”

李庆成缓缓道:“那么,此事就先放在一旁,说另一件事。骆卿。”

礼部侍郎骆邴之手持一封文书出列。

“启禀陛下,各位大人,匈奴来使昨日黄昏入京,想与陛下和谈。”

朝臣哗然,交头接耳间李庆成的声音响起:“是与大虞和谈,不是与陛下和谈。”

骆邴之展开文书,恭敬道:“是,匈奴人以绝山为界,割让泣血泉以北二百里土地,鹿野北端以长冬林为界,长东林连着黑河北面归匈奴人,鹿野及整个泣血泉归我大虞。”

群臣耸动,孙岩倒抽了一口冷气。

“匈奴来使正在偏殿等着。”李庆成道:“这才是今天请诸位爱卿前来,议的正事。”

孙岩道:“陛下,此事非同小可,鹿野,长东林等地尽归大虞,绝山矿产丰富,鹿野土地肥沃,走兽众多,更盛产药材,若能得此一地,我大虞东北地域将会进入有史以来最为兴盛的时期。”

“关外商人免去两线匈奴侵扰,也能促进商贸发展。”孙岩眯起眼,喃喃道:“其中重利,一言难尽,须得让臣回去列出利弊,详细说明。”

李庆成早就料到孙岩会这么说,淡淡道:“如此,内阁与户部尚书前去商量,给朕一个和谈的理由。”

“陛下,臣不赞成。”唐鸿沉声道。

李庆成道:“那么唐将军,你自前去与兵部商量,给朕一个不和谈的理由。”

“其余各部尚书,自选一派,三天后早朝时,两派论证。”李庆成嘴角一勾:“都回去罢。”

朝臣散了,空空荡荡的金銮殿上,张慕坐着,李庆成站着。

“准备好了么。”李庆成声音不大,却听得出几分期待。

张慕道:“准备好了,什么时候走?”

李庆成说:“等这场事儿完了就走。”

第67章 黑河战

三天后,早朝时。

朝中分出泾渭分明的两派,主和派以大学士苏星照,户部尚书孙岩居首,李庆成扫了一眼孙岩身后文臣,见几乎全是豪富世族送来的,在朝为官的子弟,心下便有分寸。

主战派则清一色的武将后裔,外带科举后入仕的寒族文人。李庆成下了特旨,允许职位未到登殿的官员参与此事,更有不少文官跪在太和殿外旁听。

出乎意料的是,负责外交事宜的礼部尚书赫然站在唐鸿一派中,而张慕,则加入了孙岩的主和阵营。

“想必众卿已经商量出一个结果来了。”李庆成懒懒道:“哪位爱卿愿为朕分忧?”

“陛下,臣有本奏。”孙岩上前一步。

“国舅爷请说。”李庆成随口道。

这尚且是李庆成自登基后第一次在朝堂上对孙岩换了称呼,当即敏锐的大臣便心底暗中猜测。

孙岩道:“陛下未曾告知臣等匈奴人议和,需要我大虞的任何交换条件。臣驽钝,与诸位大人仔细商量过,得出不少结论。”

“首先我中原人与匈奴人的恩怨自千年前便已开始,此乃中原正统一族与外族的交战,而非单单匈奴与大虞的恩怨。”

李庆成冷冷道:“那便如何?”

孙岩朗声道:“自古有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但也有言圣君临政,万国来朝。远有先帝四出枫关,将西匈奴一脉打得闻风丧胆;近有陛下守御枫关,一战尽屠匈奴铁骑。”

“匈奴人已被大虞打怕了,是以前来求和。”孙岩道:“若臣所料不差,这一次议和,我大虞需要付出的条件定是微乎其微。”

上一篇:[盗墓]灵魂深处闹革命 下一篇:夺梦

非天夜翔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