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双璧(33)

周瑜眼眶发红,点了点头,望向母亲。

周母摸了摸周瑜的头,抱了抱他。

周瑜本想翌日便启程前往寿春,然而一路上风寒入体,全凭意志撑着,药物压着,回到家后松懈了一口气,当夜便发起烧来,竟是病得甚重。

周母翌日叫其不醒,摸了额头滚烫,方知非同小可,忙延请名医诊治。府上忙乱数日,鲁肃听得周瑜回家,特地亲自来看过,又上孤山去请哑僧,抓药的抓药,针灸的针灸,使尽浑身解数,方缓了周瑜病况。

而周瑜病得人事不省,还想着和孙策约了一月后见面的事,生怕耽误了日程,几次要起来出门,最后被鲁肃给揍了一拳,终于踏实了。

“你到底是有喜欢孙伯符?”鲁肃坐在周瑜床边,切着一段人参道。

周瑜有气无力地白了他一眼,喉咙火辣辣地痛,鼻子还堵着,没力气跟他嘲来嘲去的。

“孙家许你什么官职?”鲁肃又问。

周瑜没答话。

“食几石?”

周瑜不吭声。

“封几户侯?”鲁肃又问。

“……”

“你当你是萧何呢?”鲁肃道,“一忽悠就走。”

周瑜道:“你能不能安静点,小心切着手。”

鲁肃自顾自好笑,说:“孙家若是成王称霸的料,你以为是你看得透玩儿得转的?李斯韩非霍去病—白起韩信吕不韦—”

周瑜:“……”

周瑜病恹恹地说:“鲁子敬,你的嘴最近有点儿毒。”

鲁肃不说话,径自切人参去了。周瑜看着帐顶出神,不消片刻鲁肃又说:“若不是成王称霸的料,你这又是去做什么?”

周瑜答道:“孙伯符不是这样的人。”

鲁肃笑笑,说:“送你一句话,明哲保身。”

“谢了。”周瑜答道,“你虽说话不中听,但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

鲁肃一本正经地把参片倒进壶里,熬起参汤,当夜便躺上榻来,与周瑜抵足而眠。翌日清晨,周瑜喝过参汤,带齐盘川,脸上还带着病未愈的苍白,唯恐惊醒了母亲,径自在雾蒙蒙的山川中离开了舒县。

“走了,珍重。”周瑜答道。

“路上当心。”鲁肃说,“有事派人送信。”

这日起,鲁肃便搬到周瑜家里住下,周母清晨起来,鲁肃前去请安,周母方知自己儿子已经带病上路了,一脸无奈。

“病还没好。”鲁肃道,“劝也劝不住。”

周母道:“随他去吧,与他爹一个性子,火爆脾气,罢了罢了。”

鲁肃笑了起来。

与此同时,周瑜此次北上前往寿春,心情却与上次出行时全然不同。他裹着一身厚毛裘,戴着一顶狼皮帽,呼出的雾气在皑皑初冬的清晨中消散,野外的空气清新无比。

随行的布囊中带着沉甸甸的四百两黄金,不到数日间便抵达寿春,距十八路诸侯讨董已有月余,联军在进入洛阳瓜分赃物时不欢而散,各自回到领郡。周瑜带着鲁肃写的引荐信入城,一进城便觉此地宏伟广阔,非是孩提时所见可比拟的。

寿春位于舒县北面,是扬州地域内数一数二的大城。自淮南王刘安封领此处后,传说寿春便得北面八公山龙脉,冬暖夏凉,泉水清冽,百姓聚集,不到百年,成为商贸集散、盛产鱼米之地。

时值初冬,城内城外百姓歇了一年耕种,安居乐业,中原的战火仿佛距此处无比遥远,瓦埠湖畔一派祥和气氛。

周瑜牵马而行,穿过繁华闹市,先是沿路打听孙坚兵马,百姓都道不识得,周瑜便以鲁肃的信前去地方官府,令曹见引荐信,周瑜又说明来意,当日下午便得通传,径自前往寿春府上。

寿春府乃是袁术冬天避寒之处,讨董归来后,袁术将此府更名为后将军府。周瑜一进府内,便有卫兵来引,引至正院,又交给录前司事。庭院内假山古色古香,水流声不绝,前院内种满八公山上移来的青松,观那树身,每一棵都在百年以上。

司事道:“后将军正与吴郡太守许贡许大人议事,周公子请稍等。”

周瑜点头,仆役便上了点心,让周瑜在门厅内喝茶。周瑜看一地摆设,尽是价值连城的案榻,连个门房内的矮案都以花榴木制成,隔架内摆放的玉樽与象牙雕多半是从洛阳劫掠来的。

周瑜自家豪富,却也从未享用此等器具。周异生前便一再告诫,纵是家财万贯,亦不如满腹诗文。然而平日里见得多了,周瑜便不由得上了心。

上一篇:星辰骑士 下一篇:战七国

非天夜翔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