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流清穿(931)

淑娴与蒋霆说了,蒋霆又凭关系去查了一回,回来就否了。淑娴问原因。

蒋霆是个小心的人,难得强硬了一回:“这里有学问原人多了去了,便是要找一个流放的,也不必是戴梓!”这地方流放的人海了去了,凭良心说,很多文人都是……或有内情或被重判。比如,陈梦雷,最后还被康熙亲自带走了。问题是……戴梓的罪名是私通东洋,简单地说,通倭。这个罪名可不好办,里通外国什么的,叛国什么的。

他是强硬了,问题是家里的事情他老婆一向说话很算数。淑娴实在不忍心儿子于学业上有所不妥,委实难以取舍。到底没有狠下这个拒绝的心。

淑娴咬咬牙,最后写了封信问问淑嘉:这个人能不能用呢?如果会惹来麻烦,咱们就敬而远之,如果不行,那就作罢。

胤礽也犹豫了一下,照说一句话否了就好的。只不过,戴梓这事儿胤礽是知道的。当初是南仁怀心怀私怨,串通别人诬告的戴梓。估计康熙也知道,不然这里通外国的,就不止是流放这么简单了。

想了想,胤礽笑道:“不过是开蒙,亦无不可。”

第211章 过年之前事情多

皇太子大手一挥,戴梓当个家庭老师也没问题嘛。

淑嘉得了胤礽的批准,得空就写信给淑娴:这人没问题,当个家庭老师还是可以的,好好照顾一下吧。这会儿,太子妃完全不知道这位戴先生是位武器专家。只是觉得呢,自家外甥有个有学问的人教着,也是件好事。

胤礽却摸了下巴:“当初怎么就没想到这一招呢?”他是知道戴梓的手艺的。这货做出来的火器比西洋人的强多了!当然,呃,朝廷也是有些忌惮之心的。满蒙游牧,从兵种相克上来说,远距离杀伤性武器真是他们的克星。努尔哈赤就是让红衣大炮给咔嚓了的。

戴梓的危险性在于,当时的火器射程并不远有些火铳射程还不如弓箭,而戴梓能够造出普通射程两倍的火器来。更要命的是,他还是一个留着些骨气的汉族文人。文人傲骨,这是康熙欣赏的,武器专家有傲骨,只好让这身骨头去天寒地冻的地方生生锈去了。陈梦雷在东巡的时候献了带了拍马色彩的诗文,康熙就把他带了回来。

康熙年间发往关外的文人不知凡几,大多都是……朝廷看着他们觉得讨厌了的,真实情况是:这些家伙未必就有什么大罪过。戴梓这家伙胤礽又是知道的,没有什么大问题,这门手艺加上不太好玩的脾气,才是戴梓倒霉的主要原因。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就算真是里通外国也成不了大气候——真要是个危险人物,老爷子早把他咔嚓了,哪会扔到盛京去浪费粮食?还是扔到“龙兴之地”?不怕这些恐怖分子在自己老家里祸害?

对于国人来说,内忧永远重于外患,心腹大患永远比手足之癣更让人重视。所谓攘外必先安内,这话本身并没有错,某些人被批判,咳咳,是因为这个“安内”的手段问题,咳咳。有通三藩嫌疑的陈梦雷都能被老爷子带回京城伺候三阿哥读书,现又为国家效力修书了。这个被个外国人告发的前南书房入值者,其危险根本不在其表面罪名。

别看南书房看着像是豢养些文人充门面的地方,不那么重要。那也不是什么好进的地方儿,不但得有学识,人品也要够好才行。康熙那样加护着李光地,都没让他入南书房。而且,南书房通常是给汉族文人入的,也算是个政治作秀的机构。天下多少汉人,又有多少读书人,南书房里一共才有多少人?不是条件过硬能进得去么?

戴梓是入过南书房的。从这一点上来说,他的人品是经康熙承认的。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证,戴梓之通敌,实是被诬陷。于上万万的汉人中择出的一块招牌,真要通敌了,那是皇帝看走了眼,康熙的怒火可想而知——能让他活下来才怪!

现在放在皇太子眼前的是另一条路,这么些年的流放生涯,即使戴梓身上的脾气没改,可他的年纪也大了,危险性就会降低。而且……一门危险的手艺,只有掌握在别人手里的时候才是危险,如果掌握在自己人的手里,那就是利器——满蒙也不是真正的铁板一块,清廷对蒙古也是利用与提防并存的不是?

如果有旗人可以师从戴梓,这真是一个好主意!可惜了,是个小孩子,未必能够学得到戴梓制火器的手艺呢。不过这样也好,先接触一下,软化一下也是可以利用的嘛。西藏不太平,第巴扶的那个假喇嘛被下令押解进京。葛尔丹死了,他侄子还统治着准噶尔,跟朝廷的关系,远没有表面上的那样好,准备说不定还有一战。

我想吃肉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