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还巢(126)

韩燕娘真个叫姐妹俩每日先扎马步,练练力气。用她的话儿说就是:“姑娘家凶就凶一点儿,凶好啊,不吃亏。只别像我,太外露了,弄得人都知道了。还有,这事万不许说出去,彭家两个姐儿也不许说给她们,说了,我就不教了。”又说看丽芳像是能掐架的,千万别叫人看出厉害来。对瑶芳,她就是放牛吃草,愿意玩就玩吧,长姐凶,也能护着妹子。

丽芳跟这继母脾气越来越投,笑问:“娘这本事,哪里学来的?”

韩燕娘给她正了正拳头:“是我舅舅。”

丽芳见她一脸惆怅,乍着胆子问:“那舅爷?”

“别想岔了,他活得好好儿的呢,不过我嫁过来的时候,他调防了,不在京里。现在……也不知道在哪儿。”

丽芳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事儿:“打听着人,找就是了。”

韩燕娘道:“也行。你们就别操心啦,好好站!做什么事,不吃苦、不用功,都是做不成的。”心里却愁,舅舅最恨文士,好好儿的文人都未必能让舅舅喜欢,何况贺敬文这个呆子?也罢,死马当活马医,彼时是急着葬母亲,一时又寻不到舅舅,这才失联。现在安顿下来了,也是时候联络联络了。

一回头,见两个闺女腿都抖了,笑道:“歇一歇吧,后半晌接着来。”

丽芳姐妹俩,一直将马步扎到了春正月,也不见韩燕娘教下一步。丽芳姐妹俩明白习武这事儿不宜说出去,也都守口如瓶,这一年的新年,县衙开宴,一群小姑娘聚在一处叽叽喳喳,她们也没有说漏嘴。

回来却白天晚上缠着韩燕娘要教打拳。这一日,丽芳又缠着韩燕娘:“这都三个月了,还不行么?”

韩燕娘心道,本没想你们练成万人敌,不过是筋骨强健,日后万一遇到你爹这样的,还能多个手段而已。这是她舅舅当年说的,“不求你做将军,只要以后能打得过弱书生”。照说,三个月也够了。正要松口答应,外面忽响起了鼓声。

有人击鼓,告状来了!

丽芳颇觉新鲜:“有人击鼓!”她长这么大还头一回遇着这样的事情。暂将学武的事扔到一旁,预备明天再磨继母。现在很想悄悄溜到前面去看。

韩燕娘也有些担心贺敬文,想起彭娘子新年时候再次发出的提醒:“汪知府,像是要为难大令。”怕他头一回审案子审不好,便一手一个闺女,领他们去前面廊后偷呢。

母女三人带着几个丫环,悄悄到了廊后,听着堂上念状纸,听完了,汗也下来了。

这状告得很是奇怪。却是宁乡一富户,娶妻某氏,数年未有年出,便以七出之条出之。妻子回家,也是赌气,旋即嫁了个小商人,丈夫亦谋另娶,倾刻成婚。巧了,富户新妻子生下一子,前妻亦生下一子,只是后妻之子先天残疾,又闻说前妻所出之子肥壮可爱,形容颇类富户。

富户父母动念,想抢夺这健康的“孙子”。实因这出生的日期……有些微妙。更妙的是,乡民无事不愿意告状,先请乡老调解,滴血验亲。竟是与两人皆能相融,两家以此争执了起来。

瑶芳背上一冷:悼哀王今年就要死,胡氏就要过来成婚了,以朝廷的重视,必会派人来的。此事要是闹大了,传到使者耳朵里,回京当笑话一讲……嘿嘿!再者,如果真是汪知府设的套儿,那就肯定还有后手!说不定还有什么内情,还不知道要怎么翻案呢。

罢官事小,牵累容家也顶多是丢自家的脸。难的是一旦这般离开此事,阖家性命是保下了,却是无法在叛乱中“保境安民”,张老先生、贺敬文,都得憋屈死。老先生还好,贺敬文的心胸,那是真的能气死的!

有麻烦了……只求亲爹别当场就断案,夫子应该能拦住他的……吧?

第47章 天真的呆子

贺敬文接到人生中的第一个案子,心情是激动的。见到状纸之后,表情是呆滞的。

清官难断家务事。

贺敬文近来内敛了许多,浑身上下依旧冒着些呆气,对人情世故却懂了不少。连着在乡下跑了这么长日子,两个师爷为了让这位东家长点心,着实费了不少力气。旁的人是想将东家弄得蠢一点,他们俩的东家已经不能再蠢了,只好多教一些东西。张老先生教的傻孩子多了,还有耐心一些,谷师爷对这位东家是不大满意的,手段就简单粗暴——直接带这傻子见识各种黑暗面。

譬如见识一下四里八乡宗族之可怕可恶,宗族可决族人之生死,寻常官吏不会去找宗族的麻烦。除非事情闹得太大。又譬如典妻典妾等事,在贺敬文看来是不可思议的。怎么能有这般无礼之事?

上一篇:女户 下一篇:我把外挂修好了

我想吃肉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