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惊鸿照影来(17)

我倚在他怀里,拿起那画细细端详。“看这落款,分明暗合人名,梦归是楚梦归,云思又是谁呢?”“他就是圣天王朝的景宗澹武。”慕容略显低沉的声音悠悠传来。“景宗未登基前的名讳便是云思,慕容云思。”我刚想问他为什么对楚梦归的事情那么清楚,脑海中却突然电光火石般一闪。“慕容云思……慕容……莫非……?”我不置信地望向他,不会吧?

慕容缓缓地点点头。“没错,我正是景宗的嫡系子孙。”自入江湖以来奇遇连连,吃惊到了极点我反而冷静下来,然而乍听慕容的话,仍不由好奇心大起地追问道:“究竟是怎么回事?”江湖上只闻擎天门势力庞大,与冥月教并称于世,连朝廷也得让其三分,却从未听说其中还有这层隐秘。

“当年,”慕容抬头望向天际,将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娓娓道来。“王朝灭亡以后,皇族皆尽死于那场叛乱的大火里,只有七皇子,也就是后来擎天门的门主因为忠仆的替代而逃了出来,躲过当时两方人马的重重追杀和包围,却终究被逼至江边。就在他欲投江自尽也不愿落入敌手之时,突然出现一个人,将他带出险境并教给他一身高强的武功。此后那七皇子行走江湖,便创立了擎天门。”事隔多年,我仍可以想见当年的情景是怎生的惊心动魄。曾经堂皇靡丽的宫殿在火光中一寸寸化为灰烬,而那些人上天无路,下地无门的凄惨和绝望仿佛就在眼前。

“你说救了七皇子的会是谁?”我问。慕容一笑,知道我为什么这样问。“也许就是楚梦归,然而这么多年了,父亲那一辈便已无人提起,我也只是猜测而已。”我点点头,这是大有可能的事。想那楚梦归念在当年与澹武帝的交情上,就算后来发生了什么事,亦不会眼睁睁地看着他的子孙连惟一的血脉也保不住。不知为何,我就是有这样的感觉。

“皇族皆尽死于大火,那么那些宫女太监呢?”我突然问。“当然也一齐葬在了那火场里。”慕容轻笑,似笑我的天真。我垂首不语。那些皇族,并非人人都是骄奢淫逸的,然而只因生在帝王之家,竟落得不得好死的下场。而那些宫人又何其无辜,竟要与那宫阙一同化为灰烬。一个皇位的尊荣,究竟要用多少鲜血换来的?

“在想什么?”我摇摇头,“我只是同情他们。那些皇族或说是要斩草除根,但宫女太监又何辜!”慕容握着我的手,语气淡淡的:“一将功成万骨枯,这是必然的结果。”

我不喜欢他那淡然的语气,好似又回到了当初初遇他时的模样,从未将天下人的生死放在心上。只在乎自己的目的,手段为何并不在意。

这也许是成大事者所必须具备的,但在我听来却很不舒服。一将功成万骨枯。功成的人自然可以说得如此豪迈,却又怎见身后白骨成山,尸横遍野?

我抽回自己的手,默默无语地朝洞内走去。这也许注定了我和他的观念永远不可能有交集的一天。

洞内的灯火奇异地经久不熄,我走向那些书架,一行行地随意浏览过去,借以平息自己心中的翻涌。那些纸条上用蝇楷写着“武功心法”、“阴阳五行”、“帝王之术”等等,每一门都分得极细。“帝王之术”分“御人”、“治世”、“鉴相”,想必是楚梦归辅政多年的心得。而武功却是最多的,“天山心经”,“销魂剑法”,“绵阳掌”……都是江湖失传已久,而世人又梦寐以求所不可得的珍宝,如若这些秘籍流传于外,不知又会掀起何等的风波?我暗叹,便连翻一翻的兴致也没有了。

眼角却突然瞄到一个书名,口中不由低念出声。“垂雪集。”拿起来摊开一看,字迹与石壁上所刻一样,只是狂放之气收敛了很多,添了几分圆活遒媚。里面所载都是一些诗词歌赋,想必是楚梦归闲暇所作。开页写道:“沉思四十年中事,才也纵横,泪也纵横,双负箫心与剑名。”寥寥几字,淡淡的神伤便倾泻而出。诗或飞扬豁达,词或沉郁幽怨,让我爱不释手,一刻也舍不得放下。

“哈湫!”一声把我从遐思里拉了回来,这才发现自己的衣服虽然干了大半,但因为受寒已久,寒气早已入渗,只不过刚才有慕容的真气在体内维持着,而自己先与慕容赌气,后又沉浸在这书里,竟一直没有感觉。

一件外衣披上我的肩头,转头一看,慕容已在我身后,不知静静地站了多久。我咬了咬下唇,像小孩子一样和他赌着气,故意瞥过头不去看他。身体却被圈住,慕容的声音在我耳畔响起,那热气喷在脸颊,让我再也不能忽视他。“惊鸿啊惊鸿,你看似温和随意,其实却倔强得很,像你这种性子,迟早要吃大亏的。”叹息似的声音悠悠道。

梦溪石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