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小日子(52)

作者:我来就山的 阅读记录

不过秀卿对这些也不懂,只是关注着有什么的好玩的活动。

焰口仪规,主要为念经、咒、偈及结手印,并有作板、配东,也都用普通话,但曲调五花八门。松江就带着秀卿去看了各种的表演,包括很有cháo汕特色的海上板、香花板、禅和板、外江板等等。听说每场焰口,有大小之分,大者长达3个时辰,小者也有2个时辰,今年国禅寺大办,所以就都是办的3个时辰的大场。不过秀卿和松江他们也没有多少的时间了,只是匆匆看过,见到有些好玩的就停留久一些。

而今年国禅寺准备办水陆道场,水陆道场为佛事中最隆重者,俗称“打水陆”。是一种与水陆有关,专门供养群灵斋食之法会。相传是梁武帝萧衍,初居金山寺法云殿,夜梦神僧设水陆斋,普济群灵,觉而求其仪,而世上无人晓,便集高僧撰文编之,于天监七年(508年),在金山举行,后代习之。要求至少4名禅师、20名僧人诵经,持续7天7夜(中间僧人轮流食睡),其规模大、难度高。这也是只有在风调雨顺的年份才能办的大事。

刘松江他们一进寺门,只见20多个和尚坐在在地上,腰板挺得直直的,口里不断地念着经文。他们俯身一拜,然后朝着里殿走去,秀卿正是要带着妹妹秀如去求签,顺便也给自己求一支,她想问问自己的儿女缘分。

cháo汕地区的占卜多为竹制卜具,贮于签筒,备于寺庙神案上供香客占卜用。

秀卿拿着签筒跪下之后,先是虔诚地向神佛磕头祷告,心中默念自己要求的事:“大慈大悲的无量圣佛,我只求日后平安顺泰,今日想要问的是我妹妹的婚事是否顺利?”然后不断摇动签筒,不一会儿就掉出了一支。她取先掉出筒外的签。

然后还要拿起就开始拿着圣杯掷地,圣杯一般用竹根部或木削成蚌壳形,有两具,外突内平,外称乌,内称白。两片皆乌为“乌古”(宝杯),表示凶多吉少;两片皆为白为“笑杯”,表示凶吉未明;一乌一白为“圣杯”,表示神明许诺之意。通常须连掷三次才有效,秀卿连续掷了三次,都是一俯一仰,才就说明佛主同意了秀卿的请求,她可以去问“诗签”了。

然后她再一次拿起签筒,重复刚刚的动作,开始问父亲这次出海的状况,等林秀卿拿到了第二支签之后,就走出了寺门。

签筒这里的每一竹签上都刻有编号,照签号去殿门口领诗签,俗称“求签诗”。求签时,签分上、中、下三等,俗信求得上签得福,求得下签不吉利。秀卿的运气不错,两支签都是上上签。

终于,再排完长长的队伍之后,拿到了属于自己的签文,她很开心的松了口气,两只都是上上签!然后她拿着签文又艰难的迁徙到另一支队伍那里去解签了。

第32章

秀卿看着那个老和尚像念经一样将结果讲出来,很多的词语她都听不懂,又不好问出口,因为后面的人都在虎视眈眈的,她只好沮丧的走了。不过心里也是蛮开心的,两只签都是上上签呢!

“我想去看看纸影戏!”林秀如很少能够这样尽兴的游玩的,她觉得应该抓紧机会跟着姐夫好好地见识一下。

纸影戏又叫木偶戏,唐玄宗天启年间,梁王诗作《傀儡吟》中生动描述木偶戏制作艺术的高超,其诗曰,刻木牵丝作老翁,jī皮鹤发与真同,须臾弄罢寂无事,还似人生一梦中。

《东京梦华录》等书对此也作了jīng彩的记述、这种艺术,其实要到元末才传入cháo汕地区的,不知道是哪位穿越大大的手笔,现在在cháo阳府的所有大型活动都要请这么一帮人演演纸影戏。

木偶身高一般七、八寸,扮相唱腔一如cháo剧脸谱与cháo剧曲牌,一色选用cháo州浮洋大埕吴泥塑头(俗称翁仔头)按照生、旦、丑、净不同行当进行粉彩,袍服头盔则以金银丝线绣制、演起戏来便栩栩如生,逗人喜爱。秀如拉着红香一直往前挤,秀卿被松江护在身边,松江站在边角的地方,看着这些戏班笙箫鼓乐千姿百态的演技,宛如百花争妍斗艳,令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

“真好看,我从前从未见过这么隆重的场面呢!”秀卿感慨道,前世她虽一直在cháo州长大,但是当时各种民间艺术凋敝,已经没什么人从事这个行业了。只有每年的元宵节才能在村里请一场,往往还是临时拼凑的戏班呢!

“是不错,这也算是我们这边近几年来最隆重的一次了!”松江搂着秀卿,凑近她的耳边说道。

“松江哥哥,我们等下买些糕点回去吧,让爹娘们尝尝。”

“行啊!买些红豆糕,这个新鲜,家里从未做过,还买些咸的苏饼就好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