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锦还厢(313)

作者:梨花白/梨花烟雨 阅读记录

唐逢春沉默不语,好半晌后,他忽然站起身来到门边,孔方周陵等跟在他身后,几人站在门口,一起望着对面,只见那里乌压压一片人,怕不有个二三百呢。而此时却是一声议论也听不到。只有晏子笙激昂的声音在半空回荡着。

“不瞒诸位,我从小到大。生活顺遂,养成了个狂妄叛逆的性子。在此之前,我也觉着女人就该三从四德,在家相夫教子。出来做事。那是乡下村妇才会做的,城中女人何须如此生活?因此我重病之时,任凭好友如何良言相劝,我亦不肯来杏林馆。甚至说出宁死不要女人治病的话。不是这样,我那好友又怎会将我送到千金堂?即便是被杏林馆所救之后,我心里亦觉着十分别扭,只想着早知今日,不如直接死掉算了。可是,乡亲们呐,一码事归一码事。我心中认为女人不该出来做事,但人家夏娘子救了我,人家对我有救命之恩,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我心里再别扭,也不能做知恩不报的白眼狼是不是?所以我今日特地带了重礼上门。感谢夏娘子对我的再生之恩,哪里想到就看到这一幕?几位老先生都是杭州城德高望重的大儒,却因为别人几句话便行出这样事来,实在是冒失之极。大家想一想:治得了病治不了命,这都是有数的。哪一家医馆能够生死人肉白骨?哪一家医馆没有治不了的病人?先前那位陈家的十四姨娘,千金堂不也说是必死无疑吗?这还是几位老先生口中能够妙手回春的好医馆呢,结果又如何?人家最后是在杏林馆得了活命不是?那位高老先生的远房亲戚。固然是在杏林馆断的气,但能就凭这个,便说是人家杏林馆治死了人吗?当时那人是什么情形你们知道吗?怎么知道去别的医馆就能救活?我先前听说那人可满身是血,这样的病人,寻常医馆只怕都不肯让抬进门,为什么?因为必死无疑啊。谁不怕沾晦气?千金堂先前不就是这么做的吗?因为断定十四姨娘不可能救活,就连门都不让进。怎么人家夏娘子为了病人,不顾晦气全力救治,到最后却换来了这么个结果呢?这世间还有是非公理吗?”

一番话说得围观百姓纷纷点头,其中一个便道:“没错没错。昨儿那人分明我也看到过,真的满身是血,我瞅着都没气儿了,还想着那夏娘子真是胆大,这样病人也敢抬进去,明摆着是死了的,她怎么就不怕不吉利呢?”

立刻就有人附和此人的话,至此百姓立场全部转变。高鸿儒等几人站在那里,坐也不是站也不是,一个个老脸通红,连带着他们身旁那些素日里最喜高谈阔论的士子,此时都有些羞愧的低下了头,虽然嘴上不敢说,心中也暗暗埋怨这几位老先生确实有些冒失了。

晏子笙何时有过在老家伙们面前扬眉吐气耀武扬威的时刻,一时间只觉意气风发,正想吞口水润润嗓子继续说几句,就听身旁一个家丁小声道:“公子,言多必失,咱们见好就收吧。”

晏子笙让一口水呛得忍不住咳嗽起来,“幽怨”地瞪了那打断他兴致的家丁一眼,犹豫了一下,决定还是照做,因向着四方拱手道:“大家听我一句话,人家杏林馆还要给人治病拿药,你们都堵在这里算什么事儿?是非曲直自有公道。大家若是觉得冤枉了杏林馆,这便散开吧。记着日后有个伤风感冒什么的,都过来治病,杏林馆的药材是自家种的,比别的药铺便宜许多,更不用提夏娘子的医术当真是回春妙手,我就是个现成例子啊。”

百姓们纷纷应是,接着一哄而散。只剩下十几个见那些士子没有离去,所以还在这里继续看热闹的。却见晏子笙回头看向高鸿儒等人,淡淡道:“几位老先生还记得当日我在酒楼说的话吗?你们可千万要求神拜佛,保佑自己不要得什么肠痈之类的重病哦,不然我就在杏林馆门口等着,看你们是选择宁死不来杏林馆医治呢?还是为了保命自打嘴巴。”

这家伙真是恶毒,让他这么一说,就算几个老家伙日后真得了重病,也真是不好意思过来治病了。当然,想也知道,这话只是说说,他晏子笙只是个狂生,又不是医生,怎么可能天天在杏林馆泡蘑菇当门神?

“你放心,我们就算病死了,也绝不来这杏林馆治。我们说到做到,不像某个狂生,说一套做一套,为了自己的性命,倒是把嘴都打肿了。”

那些老先生纷纷反讽,晏子笙却也不动气,反而笑眯眯道:“是是是,我承认我孬种,因为我想了想,前人说的没错啊,千古艰难惟一死,好死不如赖活着。所以打嘴就打嘴吧,嘴肿了总比丢命强不是?”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