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调(54)

这一日晨起问安后,我走出大殿,才留意到当值的是那个小宫婢。

殿门侧,她正垂眼替我理着衣衫,我见身旁无人,便轻声道:“这几日韦团儿都没有当值?”殿中添了几个新面孔,她这得宠的却不在,不能不让人疑心。

元月手僵了下,留意了四周,才低声道:“韦团儿已被杖毙了。”

我愣了一下,瞬时明白过来。原来是韦团儿。

薛怀义积怨已久,此番又火烧明堂,韦团儿是武承嗣心腹,屡次陷害东宫。不管这一场淫|乱事是真是假,对那一日在场所有人皆是有利。武三思要除去武承嗣的心腹,李成器要除去多年隐患,而皇姑祖母虽在盛怒下,又何尝不是全了除去薛怀义的心思?

他与武三思,怕是自上元节那场大火后就有了共识,或是更早便已有了默契?叔父武三思能在堂兄落败时荣宠至今,觉非一朝一夕的谋算,而他,又能猫鼠同行多久?我脑中一片混乱地想着,过了很久,才收了些心思。

此时,元月已对着石阶处行礼道:“郡王。”

我抬了头,才见李成器几个郡王已在,李隆基正打量着我,道:“年岁不大,心事倒不少。”他边说,边由着身后内侍脱了袍帔。我无奈看他一眼,躬身行了礼,道:“几位郡王快些进去吧。”

就在我错身走过时,李隆基猛地拉了我一把,道:“你总躲着我做什么?”他道,“自从再见你,就像换了个人似的。”我静下心,笑看他,道:“年岁不大,疑心病倒挺重,我是怕你们耽搁了问安的时辰,被皇姑祖母怪罪。”他又蹙眉盯了我一会儿,才放开了手。

待他们几个入殿,我才又回头看了一眼,他身形已隐入殿中。

二十七曲江宴(1)

皇姑祖母因精神不济,特令叔父武三思代为赐宴,武三思再三推脱,终将此事交给太平公主,太子及诸位郡王皆在同行之列。因太平公主邀婉儿主宴,无数朝中青年才俊、长安洛阳两地文人豪客皆在宴请表单上,此次二月曲江大会,未开始便已成佳话。

画船泊于曲江上,近有无数民间画船笙歌漫舞,酒旗浮荡于江面,将寒气逼退,天似也醉。远见拱桥上人流汹涌,鲜衣怒马,早行春|色,一派繁华。

我靠在船尾,笑看婉儿,道:“果真如你所说,拱桥和江岸两侧均是名流显贵。”那等衣装,又是仆从成群,一眼望去,皆是非富即贵。

婉儿捏着纨扇,半遮着脸,哈欠连天:“何止是名流显贵?那些待字闺中的富贵女子,哪个不是盛装出行,仆妇随行,以求能引起进士留意,谱就一曲好姻缘,”她扫了一眼船头的热闹,道,“这些金榜题名的,日后大多位及尚书、刺史,皆是良人之选。”

今年应试举子有近三千人,朝廷破例录四十人,早已多于往届。可也才区区四十人罢了,岂不让两都城的贵女挤破了头?金榜题名,洞房花烛,也不知今日这些进士能有几人得佳人青睐,成就人生两大快事。

我笑道:“那明日的探花宴,可有热闹看了。”婉儿点头,道:“皇家的赐宴只是开场,明日探花宴我和公主说一句,你我同去玩玩。”我应了好,侧头去看船头的觥筹交错。

李成器正在太平公主身侧陪着,手持酒盏,闲适清平。太平持扇低笑着,不时点头,忽而回头去看懒懒靠在木栏上的李隆基,说了句话,李隆基挑眉一笑,连连摇头。我虽不知他们的言谈,却只看这姑侄相对的画面,就觉蒙在李姓皇室中的密布的阴云都散了,在这繁华曲江上,唯有他们身为皇室的傲然风流。

婉儿叹了口气,道:“临淄郡王亦是不世出的皇孙,你若有心,他又何尝不是良人之选?”

我收了视线,道:“若如你所说,衡阳郡王亦是风流俊秀,生母又是宫婢,地位极低,自然不会招惹横祸,岂不更是良人上选?”婉儿把玩纨扇,笑了一声,道:“的确,你那宫婢宜平,命比你我都好了不少。”

我不置可否一笑。

此时,有个内侍托着玉盘上前,碧青的盘上有十数个红透的樱桃,他躬身道:“这是为明日杏园樱桃宴备的,公主让上官姑娘代为品验。”婉儿捏起一颗,塞到我嘴里,道:“尝尝。”

我咬了一口,酸甜入心,果真是上品,不禁感慨道:“历朝历代,怕是仅有我朝进士最风流如意,曲江盛宴,佳人如云,又有接连三日的各色酒宴逍遥。正是春风得意数今朝,歌尽繁华曲江畔了。”

上一篇:雪蛮女 下一篇:蜂狂蝶乱+外篇

墨宝非宝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