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河涛声(8)

作者:芳菲袭予/俞夙汐 阅读记录

殿试原本是省试的复试形式,后成常制。殿试的内容,太|祖时仅考诗赋,太宗时加试论一道。神宗熙宁三年,殿试进士,罢诗、赋、论三题,专以策定着,限以千字。后又加试律义、断案。哲宗元枯时,恢复诗、赋、论三题。绍圣以后,又遵熙宁试策之制。高宗建炎二年,规定殿试试策,终南宋之世,不再更改。

殿试后分三甲放榜。一甲赐“进士及第”只取三名,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若干名;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若干名。

金殿唱名后,天子赐新进士宴于琼苑,故称琼林宴,以后各代仿效,遂成定制。

常科中的其他科目

所谓“九经”,即唐朝定下的九部儒家经典,“五经”则是西汉时确定的五部儒家经典,“开元礼”是唐朝修纂的一部大型礼书,也可以看成是实用“礼学”的专科考试,“三史”指《史记》、两《汉书》和《三国志》,可以理解为史科的专科考试,“三礼”指十三经当中的《周礼》、《仪礼》和《礼记》,可以看成是礼学理论的专科考试,“三传”指《左传》、《公羊传》和《榖梁传》,可以看成是经部史书的专门考试,“明经”指全部经书的统考,可以看成是传统经学训诂类的考试,“明法”是法学考试,“明字”是字学考试。

二、制科

制科考试,参考人员须由朝中大臣进行推荐(对考生的身份没有限制,无论乡野小民,还是已有功名在身的在职官员,都可参加),然后参加预试,最后由皇帝亲自出题考。考试时间、内容都不定。

制科考试的选拔非常严格。据说宋朝总共三百多年的历史,科举考试选了4万多进士,而制科考试只进行过22次,成功通过的人只有41人。虽说中第人数少,却人才辈出,像北宋名臣夏竦、富弼、余靖等,都出自制科。

三、童子科顾名思义,就是专为未成年应试者所设的考试科目。唐制十岁以下能通经者、宋制十五岁以下能通经作诗赋者,皆可应试,及第后予以出身并授以官职。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晏殊,就是童子科出身,后官居宰相。

科考防作弊举措

从隋唐开科取士之后,徇私舞弊现象越来越严重。对此,宋代采取了一些措施来防止考生作弊。

首先,考官俱为临时委派,并由多人担任(想贿赂也找不准人)。考官获任后要即赴贡院,不得与外界往来,称为锁院。考生到达贡院后,要对号入座,同考官一样不得离场。省试还规定:考生除书案外,不许将茶厨、蜡烛等带入,除官员外,不得怀挟书策。

再是针对阅卷,主要是糊名和誊录。糊名,就是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又称“弥封”或“封弥”。但糊名之后,还可以以字识人,所以又发明了将考生的试卷另行誊录的方法。这样,考官评阅试卷时,不仅不知道考生的姓名,连考生的字迹也无从辨认。

正儿八经的说多了,插几个科举故事。

一、欧阳修的新衣

天圣八年,欧阳修以省试第一名的成绩参加了殿试,考罢自我感觉极为良好,所以不等放榜,就给自己定做了一身新衣,准备登金殿当状元时穿。这事被他一个叫王拱寿(后改命拱辰)的同窗知道了,这王拱寿比欧阳修还小几岁,但成绩也很出色(不过种子选手欧阳修因为呼声太高,并没有将王拱寿放在眼里)。王拱寿可能是无聊,就起了恶作剧的念头,当晚把欧阳修的新衣偷来穿了,还嘴贱:“我就看看穿这衣服究竟能不能做状元!”欧阳修虽然有点挂不住,但也没太往心里去。第二天登金殿唱名,欧阳修自然踌躇满志,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他终竟连前十都没进,得了个不尴不尬的十四,至于状元,嗯哼,你没猜错,就是那个王拱寿。

而到此,故事还没完。

王拱寿状元及第,得皇帝亲自改命“王拱辰”,又得副宰相薛奎垂青,被招为东床快婿。欧阳修虽说科场不那么得意,但终究也是青年才俊,登科后即被恩师翰林学士胥偃招纳为胥。一切本来到此就算告一段落,欧阳与王二人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就好(本来政见也不合)。谁料天意弄人,没出两年,欧阳修的妻子胥氏病逝,慧眼独具的薛奎马上行动,将自己的四女儿许给欧阳修为继室,这下,欧阳修与王拱辰就成了连襟,小两岁的王拱辰还是姐夫,又压欧阳修一头!不过有句话叫做风水轮流转,没过几年,王拱辰夫人病逝,薛宰相再次当机立断,将自己的小女儿许给王为继室,如此一来,欧阳修和王拱辰的连襟关系只得继续,只不过这回,姐夫变成了欧阳修。终于扬眉吐气,欧阳修当然不忘口嗨一回,所以有了那句著名的:旧女婿为新女婿,大姨夫作小姨夫。

上一篇:寻鼎 下一篇:当归之日且当归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