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中录(217)

李舒白垂下的眼睫终于缓缓抬起,他将手中的画卷好,交还到黄梓瑕的手中,说:“收好吧。”

周子秦忙问:“王爷看出来的,是不是三个人惨死的情景?”

李舒白微一点头,说:“牵强附会,略有相像而已。这种荒诞不经之事,如何能扯上先皇手迹。”

周子秦顿时兴味索然,说:“是吧。”

他偷眼看黄梓瑕,见她和李舒白越来越像,一张脸板得滴水不漏,不得在心里哀叹了一声,说:“王爷,我觉得滴翠杀孙癞子那事,尚有疑问,我先去义庄看看,告辞了。”

眼看着周子秦离开,李舒白示意黄梓瑕上马车。

马车经过大理寺门口,门卫解开那拂沙的绳索,它便乖乖跟上了,简直乖得令人感叹。

黄梓瑕在自己的老座位——搁脚小矮凳上坐下。

李舒白将手伸向她,她立即会意,将自己怀中的卷轴拿出来,捧到他面前。

李舒白将它展开,铺在小几上。几案较短,装裱的一部分垂下在他的膝上。他将手按在卷轴之上,指尖顺着第一幅画上,那个似乎是一个人被焚烧致死的图像,慢慢地滑下来:“你上次说,你们觉得,这是个人被焚烧致死的模样?”

“是……而上面这细细窄窄的一条竖线,我们觉得似乎像是一道从天而降的霹雳。所以这幅图,看似一个人被雷霆劈下,焚烧全身,挣扎而死。”

“张家说这幅画是先皇御笔,你相信吗?”他微抬眼睛,望向她。

黄梓瑕思忖着,缓缓说:“我未见过先皇墨宝,不敢肯定。”

“我可以肯定。”

李舒白默然将手轻按在那幅画之上,说:“这墨,是祖敏为上用特制。先皇晚年时,因身体不适而厌恶墨味,于是祖氏改变了配方,除珍珠玉屑之外,又在墨锭中加入当时异邦新进的一种香,只制了十锭,用了七锭,剩下三锭随葬了。如今已有十年,尚是当年香气。”

黄梓瑕俯头闻了一下,只有极淡极淡的一丝气息,但那种奇异的香气,确实与其他香味迥异。

她抬头又看向李舒白,李舒白又说道:“先皇提笔写字或画画,往往先在旁边虚比一下,是他多年习惯,不是常在他身边的人,一般不会知道。而你看这里——”

在那根被他们看成雷霆的竖线旁边,有一条如发丝般细得几乎看不见的线条。

“这条线与旁边这条并不平行,显然并非毛笔上的乱毛,而是当时起笔比划时,所不小心描绘下的痕迹。”

黄梓瑕说道:“我会去张家,向张父详细询问一下此画来历。”

“是该问一问,父皇为何会画下这样的一幅画,又为何要赐给一个民间大夫。”李舒白缓缓说道。

黄梓瑕望着那幅画,又想起鄂王李润那异常的反应,果然李舒白也说道:“而现在,我们该去一下鄂王府——既然你说,他看见这张画的时候,反应异常的话。”

第95章鸾凤身轻(3)

黄梓瑕点头,正要对赶车的阿远伯说一句时,前方路口忽然传来喧哗声,阿远伯将马车徐徐停下,在路口半晌没有动弹。

黄梓瑕赶紧拉开小窗子问阿远伯:“远伯,怎么啦?”

“同昌公主的马车,挡住路口了。”他说。

黄梓瑕赶紧跳下马车,前去查看。

这里是平康坊附近,长安城道路本来宽广,但因两旁正有水渠清理,长了多年的槐树又歪到街中来,以致此处的道路被占了大半。

本已通行形势严峻,谁知平康坊两个伎家偏偏还在路口摆下小台,相对卖弄,一时笙箫作响,舞袂翻飞,台下聚集无数闲人,把道路堵得水泄不通。而就在这喧闹之中,同昌公主那辆镶金贴玉的马车,正横在道中,寸步难行。

黄梓瑕见垂珠、落珮、坠玉、倾碧都跟在马车边,被周围人挤得直皱眉,连连后退。

她便走上去,对着人群中的她们招呼道:“真巧,公主也在此处?”

难为垂珠在这样的拥挤人群中居然还能施了一礼,说道:“是呀,公公今日是与夔王爷一起的?”

黄梓瑕正点头,那边同昌公主掀起车窗的帘幕,向她看了一眼。她原本单薄锐利的眉眼,现下因为烦躁而皱着眉头,看来更显出咄咄逼人的一种气势:“杨公公,你也在?夔王府的卫士呢?怎么不赶紧把人群给疏散一下?”

黄梓瑕听说她话中的蓬勃火气,摆明了越俎代庖指挥夔王府的人,心下也有点无奈,只能说道:“只怕公主要失望了,夔王刚从皇城回来,身边并无士兵随侍。”

上一篇:二两娘子 下一篇:乱桃花/桃花乱

侧侧轻寒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