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中录(412)

她说到这里,尽管竭力克制,但终于还是忍不住,看向禹宣。

她看见他的身体在瑟瑟发抖,太阳穴上的青筋突突跳动,几乎连她都能体会到那种血脉绝望地在体内流动的感觉。

但她咬一咬牙,狠狠地转开目光,几近残忍地继续说了下去:“疯了之后的母亲,在某一夜,吊死在了屋内,她媳妇曾挂过的那个地方。她的小儿子那时十四岁,早上起c黄后,在空荡荡的屋内,看见母亲的尸体悬挂在梁上。也不知是被吓坏了,还是怎么的,他抱下母亲的尸体,守了三天三夜,愣是没有吭声也没有动。若不是邻居们觉察不对劲后破门而入,他也必将死在母亲身边,无声无息。”

沐善法师轻诵一声“阿弥陀佛”,默然站起,似乎不忍听下去,想要离开。

站在前面的周子秦抬手拦住他,说:“大师,既来之则安之,且留禅步,听完再走如何?”

沐善法师无奈,垂眼又在椅上坐下。

黄梓瑕没有在意下面的动静,她依旧缓缓地,几近残酷地说着那个故事:“邻居们将已经昏迷的小儿子送到医馆,帮忙将他的娘亲埋葬在了乱坟岗上,大儿子的身边。小儿子的一条命,终究还是救了回来,但因为垂死救回来,在医馆中恍恍惚惚,状若痴傻,某一天离开了医馆,走得不知所踪——大约是,成为了成千上万个街头乞儿中的一个。”

她说到这里,停了下来,顿了许久才说:“这是夔王爷所见的,案宗上的所有记录。而——在我最近到了成都府之后,我遇见了另外的几个案件,忽然之间,又似乎拼凑出了这个故事后面的部分。”

一室皆静。范应锡和周庠虽然不太清楚她此时讲述这个多年前的案件是为什么,但见李舒白端坐在椅上,凝神静听,于是也都不敢动,只坐在李舒白的左右,仔细听着。

“我接下来说的,都是猜测,没有真凭实据,所以,请各位姑妄听之。”黄梓瑕说着“猜测”与“姑妄”之类的词,但脸上的表情却让所有人都知道,她说的,事关重大,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所以人人都屏息静气,大气都没人出。

“那小儿子,或许在数年前的一场灾荒中,随着饥民南下了。当时很多人的落脚点,就在成都府。时间渐渐过去,他也逐渐清醒过来,但流落异乡,孤苦伶仃,他一个孩子终究是无力回到长安的,只能留在成都府街头乞讨为生。然而,他聪慧过人,一心向学,本来在家中已经开蒙,于是在书塾捡来几本旧书,又在墙角下偷听先生的讲课,不多久,便超过了正经念书的那些学生,令先生们赞叹不已,博得了神童之名,以至于……”说到这里,她的声音终于不由自主地微颤了一下,“连当时新任的川蜀黄郡守都听到了他的名声,在见面交谈之后,惊为天才,于是,将他收为义子,带回府中。”

听到此处,周庠与范应锡都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而一直像一柄标枪般站立在李舒白身后的张行英,更是不由自主发出了一声惊呼。

李舒白静静地听着,一直凝望着外面重重的荷影。

王蕴手上的扇子早已放下,他专注地望着黄梓瑕,几乎都忘了眨眼。

唯有禹宣,他依然维持着那个动作,坐在椅中。周围跳动的烛火在他的面容上投下一层扭曲的光,让他在忽明忽暗之间,惨淡无比,也,可怕无比。

第182章灼眼芙蕖(3)

周围跳动的烛火在他的面容上投下一层扭曲的光,让他在忽明忽暗之间,惨淡无比,也,可怕无比。

“一个孤儿,得了郡守的悉心培养,从此人生截然不同。他进入了府学,得到了最好的夫子最悉心的教导;他在蜀郡成为名噪一时的才子,受到众人追捧;他温柔细心,处处爱护黄郡守的女儿,让她忘却了一切地爱慕他;他在三年后,考取了举人,春风得意,从此即将踏上青云之路——他知道,他不再需要利用仇人了。于是他搬出了郡守府,送给了黄梓瑕一只镂空的双鱼玉镯。”

周子秦听到双鱼玉镯两个字,愣了一愣,然后赶紧跑到旁边的房间将它取来,放置在桌上,说:“小心,这上面可有剧毒。”

“一个,带有剧毒的镯子。”黄梓瑕却毫不畏惧,将它轻轻拿起来,展示给众人看,那镯子光华流转,万千缕灯光从镂空的地方射入,又从镂空的地方折射而出,千重光彩,无法描摹。

她深吸了一口气,指着里面的八个字,说:“万木之长,何妨微瑕。这镯子,是根据那块玉的纹理而设计,这字又是他亲手刻上去的,可以说,这镯子天下独此一个,绝无第二个。在黄梓瑕逃出后,我们从傅辛阮那里找到它。周子秦检验发现,傅辛阮与温阳,殉情所用的毒,绝非仵作当时验出的砒霜。他们中的,是极其珍贵稀有、在深宫之中流传下来的,鸩毒。”

上一篇:二两娘子 下一篇:乱桃花/桃花乱

侧侧轻寒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