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君(46)

作者:江洲渔火 阅读记录

朝堂上一开始是一天到晚地吵,甚至有官员彻夜不眠忧虑国事,但可以出头主事的人病的病,躲的躲,还有掌这兵的厉元帅发话只管不准打架不问朝政,一般众人闹哄哄吵来吵去,主意满天飞,口水四处溅,最后都一样归了尘土。几日下来人疲神乏,慢慢就变成早上来上朝的时候吵吵架,吵够了就各回各家休息又待明日。说好听了是避嫌,说直白了就是几天前被人骂走的李相爷,今儿个居然回来了,陆陆续续到来的官员、皇亲、使节看见了,有人惊疑不定,有人愤怒不已,更多人略有兴奋地准备看好戏,如果骂的时机合适,再随上一波。

“使臣大人到!”众人愕然回头,傻傻地看着身披异域官服,端着上国威仪的大元使臣大步直达高台,再一步步上了台阶,径直站在了龙椅左侧,俾倪着底下昭国大小官员。

这是什么意思?要反天了吗?虽然昭国是大元的属国,但使臣也是臣,面见国主也是要在台下揖首的。这一任使臣派驻昭国十年有余,为人傲慢轻浮而已,花天酒地时不时讨要些供奉,到也没有太出格的地方,自从国主出事后,出了例行派人回元传了几趟消息,更是一次都没有掺和到朝堂上来,今儿个是要闹哪出。一时间议论声四起,更有耿直的老臣已抖着手指头上前就要开骂。

“你们再吵有什么用?国事还要不要理?百姓还要不要顾?如此乱整一国粥的样子,我大元陛下远在千里,都替你们心焦。我站在这里,不是要一个小小属国的权势,只是实在看不下去了,出来主个事。怎么说属国也是我大元的一部分,总有些人要误会我们的居心,实则我大元只想扶持各个属国,与你等友好相处。”

“……”居然难以反驳,众人一时张口结舌。

“有理。”日日上朝维护秩序的厉元帅照旧站在最前头,与李相爷并列的位置,在一片静默中淡淡应和了一声。元使闻声看了他一眼,又顺便瞥过李相爷的位置,继续俾倪着台下众人开始吩咐。

“你们国主的丧礼不能废,太子的事业需要有人主持,都是迫在眉睫,容不得马虎的事。李相爷,乔阁老病了,朝政的事就你来管吧,国主的丧礼,要办得隆重些。”

“自当尽力。大事当前,他国使臣尚一心为国为民,相比之,吾等有愧。”李相爷情绪激动地垂头行了一礼,语声带哽。

“力查太子去向这件事,大理寺卿廖大人,你可责无旁贷啊。”“是……是……。”一身形瘦削,面色发白的中年官员慌慌地站出来,唯唯诺诺地应了一声。

元使说完,不自觉又看了一眼一动不动面色冷峻的厉元帅,一时无话。李相爷一见,基友眼色地趋身朝厉元帅一边拱了拱手,“维护治安的事,可全要仰仗爵爷了。”厉家老主因开国拥立之大功而封候,侯爷死于抵抗元国之战中,之后儿子承袭了爵位,正是台下吃人,小小年纪武功谋略不俗,得国主赏识后固边有功,三十岁不到进了帅位,已十载有余。国恨家仇背于一身,也一贯是立场鲜明的抵元派,仗着手中兵马是朝中极少数敢不买元使帐之人,所以元使上台一站,极担心的正是元帅的反应。然听了李相爷的说辞,厉元帅居然gān脆地应了一声:“自然!”

台上元使见事已顺利说完,傲慢地补了一句:“就这样吧。”昂首抬步,准备下来了。

“一国朝堂,岂可任凭他国使臣随意指使!”有人忍不住第一个跳出来戳指开骂,一时间骂声四起。什么欺我朝内无人啊,元狗误国啊,不可轻信他人信口之言啊,追查太子下落才是国之根本啊,……。也夹杂无论如何不能枉顾了朝政,元使言之不无道理等一些相反的争论。高台之下,如一锅沸水。

李相爷与元使对视一眼,踏步上了一阶,信心满满准备开始一番声情并茂的高谈阔论。元使前面开场的姿态摆得很得体,自己再抓住大是大非去说,进退有据,一身污水可尽去,看这朝中,可还有谁来争这第一人之位?

“砰——”突然一声巨响,吓得李相爷一哆嗦,台上台下随即寂静至落针可闻。

众人láng顾四方,见厉元帅不知何时也上了高台,脸色yīn沉沉地站在边沿,元使一脸惊恐地跌坐在一旁,而身后,龙椅左侧,原本与右侧成双装饰的一人高合臂粗的一根玉柱,现在到了高台根下,砸成了一地碎渣。看清楚后的人,心都开始哆嗦了,这——这——这可是千斤重的巨石啊,徒手就掀起来了?还砸成这样!

“多事之秋,国之危难。各位大人吵嚷及旬,过甚其辞,可还有心于本职?日日苟且,负了多少俸禄?胆敢再言他人耿耿心意者,犹如此柱!”声声厉喝,犹如眼前千斤之力,震得人两耳嗡嗡,两股颤颤。

上一篇:弟弟捉鬼 下一篇:琴师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