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膳书(658)

他笑得声音有些大,场上那如皎月般的女子偏过头来,就看见了空净和樊归一在凑钱。

揽月崖下,一个味馆的弟子正提着食盒呢,突然手上一空,却见一道红影从他们头顶掠过。

一小袋灵石砸在了那弟子的头顶上,他打开一看,竟然是两块中品灵石。

“师弟,刚刚发生了何事?”

“那、那苏玉回,从上面下来,买、买了我的包子。”

还有咸鸭蛋和糖蒜。

将食盒扔到空净的面前,脱了大氅的“苏玉回”一抬下巴,道:“前次你也算帮过我,这包子我借花献佛请你们吃。”

看着那硕大的食盒,空净和樊归一对视了一眼,都知道对方心里想的是何事,还一同看向了那人。

你就尽管演下去,就算请我吃了包子,你被人围殴之时,我也绝不会过去帮你的。

宋丸子还觉得自己演得甚是jīng彩,苏玉回这般又骄又可爱的,她演得还真有些上瘾。

正午之后,山顶更热了,刘迷的鼻头儿微微沁出了汗。

她已经切好了腊肠,鲜肉,又将一把极鲜嫩的青菜洗gān净。

因为她选的材料着实太过简单,她身后的那些师弟师妹和师侄里有不少人悄悄皱了眉头。

酸甜苦辣咸鲜……天地山川星月……还要有人,他们的师姐(伯)莫不是就用这么简单的菜来对这题么?

又过了半个时辰,煮了八分熟之后放凉的面条下了热腾腾的炒锅里,和着葱姜、肉丁、腊肉一通翻炒,一点酱油倒在极烫的锅边,面条就变得让人食指大动起来。

刘迷居然面带微笑,然后往锅里扔了一把青菜。

热油滚白练,红肉勺里香,满满一锅鲜,口水流两行。

“苏道友,我做好了。”

她抬起头,看向对面的“苏玉回”,手中大勺如刀,将汤几乎劈进放了点儿芫荽的汤碗之中,

“做好了?”

苏玉回慢悠悠睁开眼睛,打了个哈欠,下一刻,便已出现在了刘迷的面前。

“一盘炒面,一碗汤,一颗糖醋蒜?刘道友,我们说的是以一道菜做出酸甜苦辣咸鲜,要有天地人和山川日月在其中,您做的这东西就算是用来忽悠我,也实在是太过敷衍了。”

“我一共做了六十份,至于我做的到底是不是苏道友你要的,找旁人来尝尝,不就知道了?”

那么且高且深的题目,刘迷却只用这样简单的,甚至跟那些修士随便吃的包子也不相上下的炒面配汤来应对,竟然理直气壮得仿佛自己是做了一桌的珍馐。

来见证此次道统之争的众人慢慢凑了过来,他们都已经以道心立誓,此次评判务必公正。

“各位在吃之前,我还有一事相托。”

在远岛带着味馆众人打拼这许多年,对着外人的时候刘迷的表现已经极为出色了,她行了一礼,才继续说自己的请托。

“请各位先和一口汤,再吃炒面,然后再喝一口汤,多谢了!”

她一侧,有女子含笑问道:“那这糖蒜什么时候吃?”

刘迷回头看过去,仍是在笑的:

“想吃的时候就吃,才是对的。”

想吃的时候就吃?

这当然是对的。

在这一瞬间,要不是qiáng烈的求生欲,宋丸子简直想把刘迷抱起来,然后呼噜她的头毛儿说:

“你果然是我教出来的徒弟!”

《上膳书》中,将食修从狗不吃猫不食开始层层分级,其中的“调五味”一重所探究的,不过是一个人为何而做饭而已,何谓生死至情,何谓心有所持,食修们都要在突破“调五味”一重时堪破。

也就是在这里,世人千奇百怪,其前路,亦有无数岔道。

她与上善不同,刘迷与她也不同。

这令人何其欣喜!

宋丸子的眼中是压抑到了极点的愉悦和得意,几乎要发出光来,刘迷看着她——晃了晃手里银光闪闪的大刀。

好吧,虽对食修之道有了新的感悟,刘迷就是刘迷,想要砍师父这事儿也快成了执念了。

按照刘迷所说,樊归一端起了那一碗几乎没有调味的jī汤。

然后慢慢地喝了一口。

平庸、寡淡,最后的一点余味,就像是一阵再普通不过的风,直直地扑过脸颊……樊归一脸上没有表情,又端起了炒面,然用筷子夹了一口,放进了嘴里。

与那乏善可陈的jī汤相比,这一盘炒面着实jīng彩。

鲜肉香嫩,腊肉咸香微甜,青菜沾了恰好的味道,入口清脆,调味的时候大概放了茱萸,整盘炒面微微有一点辣意,却只是恰到好处的开胃。

不仅如此。

樊归一的手微微一顿。

在这一瞬,他明知自己是站在揽月崖的顶上,却又觉得自己在一条路上,那路是他走过的,极为熟悉,从夜晚走到白天,耳边甚至能听到隐隐虫鸣被清晨时分早起的鸟儿给压了过去。

上一篇:犬妖降临逗个妻 下一篇:倾辰落九霄

三水小草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