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户郑三(42)

吃罢了饭,两人缓步回家。

郑三渐渐地就觉得有些不自在。原来这一路上所见的村人,俱都用一种怪异的目光盯着他瞧。初始他尚不服,别人瞪他他便瞪回去。后来刘老爹上前来,拉着他的手说了一段莫名其妙的话。

“你爹死的早,我看待你便同自家子侄一般。也是我平日照顾不周,现下竟然走到这般地步,真是有些对不起郑老哥。你也莫强撑,刘老爹晓得你的苦楚。乡邻也都厚道,不会有人非议的,你日后同冯小兄弟好好过活便是。”

郑三一头雾水,不知这是个什么说法,但听得他最后一句甚合心意,便点头应了。

刘老爹见他答应,颇感欣慰,转头又叮咛冯良:“虽然郑三他如此,但终究是个厚道孩子,也能做得营生,你既住下了,日后也莫要负他。”

冯良面色古怪,怎么都摆不出平日的笑来,紧闭着唇点头答应。刘老爹这才唠唠叨叨的去了。郑三只觉得纳闷,就要问冯良这是为何。

冯良也不做声,只是拉起他飞奔回家。郑三见他一进屋便扑到床上,头埋进被子里,浑身抖得床格格作响。未免有些不放心。碰了碰他:“这是怎么了,没事罢?”

冯良想着方才赵仲儒同他说话的情景。

他同赵仲儒说了李达之事,赵仲儒沉吟一下就认了。又听得郑三那话以及李达的反应,只是冷笑:“哼哼,我当日里就看出这小子不安好心。郑三这次倒也做得对了,真是难得。放心罢,他必然没脸再寻过来,你我都能安分过日子了。”

说到这里又想起一事,面上浮出一个笑:“你也不用担心人言,你们出山这日我已经把事情说清楚了,你同他日后进出不用遮蔽什么。”

冯良一阵面红:“这也能成么?”

赵仲儒悠然道:“我同村人说,郑三因娶不上媳妇,寂寞难耐之下便寻你做了他的相公。只是碍着脸面,对外只说是朋友。”

冯良瞠目结舌半晌方道:“那你……你和贺公子,也是……也是如此说的么?”

赵仲儒正色道:“这怎么使得?我是因着同赵先生的先父相像,所以在山外认的义子。今日终于寻到兄长和义父故里,所以来落叶归根。连赵家大伯都晓得了!

想到此处,再对照村人以及刘老爹的模样,冯良实在按奈不住,握拳将床板捶的砰砰做响。

郑三凑了过来,将他身子扳正,用手掌抚他的额头,忧心忡忡道:“莫非是今日出门撞克了?怎么这般的发癫?”

冯良推开他的手,双目犹自含着眼泪,绷了绷脸认真道:“我觉得能识得你,同你好好过日子真是桩天大的幸事。”

郑三有生以来第一次红了脸:“我也是。”

-全文完-

后记

这个故事算是我的第一部长篇(还是中篇?)故事。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所以若是有什么错漏以及写作上的什么问题,拜托请指出来,我好学点东西。^_^关于冯良写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尽量采用的是郑三的视角。

我们认识一个人,往往就是从肤浅到深厚,所以尽管设计好了冯良的个性,最初出场时候,还是以商人,书生的身份出现居多。毕竟人在陌生人面前,肯露出真性情的少见,何况冯良的职业注定他必须油滑世故。直到郑三那句违背常规的话,才开始激出冯良的真性子。

开始没有人喜欢冯良的时候,我还是很孤单的……

关于感情至于感情的变化,也都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这个也该是符合常理。冯良从最初的愤怒好奇找场子,到觉得这人不错,原来他是真心,可以考虑,最后决定,也是挺长的过程。其中关键已经通过冯良与赵仲儒的对话提到了。如果还不够清晰,那也就这样罢。反正我们永远无法了解别人心中如何想的,只要是知道他是真心就够了。

郑三这人也未必是一往情深的,从最初的只是欲望,到觉得这人好玩,基于责任救他,到患得患失,最后终于明白不是自己想要什么就能得到,明白人不只是吃饭睡觉过日子的道理,也是一段路程,不过是一直见他走着,便觉得更合情合理一些。

关于背景这个故事我设定的是五代结束到北宋初期的背景。因为实在没历史常识,就没敢说明了。我已经尽量注意了当时存在的作物和生活习俗,还有经济发展之类的事情。不过要是还有错漏的地方,那也没办法。^_^贺谨和赵仲儒呆的地方,设置为北汉和后周的交界处。历史上有两次北汉进攻后周,赵匡胤的陈桥兵变确实是以北汉同后周交战做借口的。至于代州城顷刻翻覆易手,就是我编的了……我想乱世中,这样的事情也许真的存在过,谁又知道呢。

上一篇:离魂碑 下一篇:陌上花·屏上暗红蕉

桃符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