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经国传(17)

[22]同[7]。

----

4尼古拉同志

国共合作,本来就是一对临时凑合的野鸳鸯(mar-riage of convenience)。国民党人,借联俄以内抗军阀,外御帝国主义。苏联鉴于欧洲的共产运动,已趋式微,为了避免孤立,急于在东方寻找出路,那是列宁在世的时候,就订下的长期策略。

战术上,认定列强对中国资源和市场的霸占掠夺,只有在唯一的条件下方能如愿以偿,即永远保持一个衰弱和的裂的中国。因应之道,是将中国革命阵线和世界上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建立牢固的大联盟。中国人口多,且都是世代耕种的农民,组织起来,成为一支史无前例的庞大“农民队伍”。

共产党的力量,当时还不够壮大,尚在襁褓时期,陈独秀等这批骨干,一时毕竟成不了大器。将就形势,必须先在国民党头上投资,把共产党人,巧妙地寄生到国民党的组织里,等待时机,再决战摊牌。

这种纯以利害结合的“合作”,随时会因利害的违背而分裂,关键在乎形势和条件。

“中山舰事件”后,蒋介石已有警惕,国共间的冲突斗争,愈来愈表面化。然而,绝据割席的形势,尚不具备。

北伐军的进展,出乎意料之外的迅速。一九二六年十月,革命军已席卷两湖和赣闽。就在这个时候,南方政府北移的结果,权力中心分化,南昌的总司令部和武汉的国民政府,互唱对台。

宁汉的裂的症结在夺权,国民党内的左翼提出“反对军事独裁”、“党权高于一切”的口号,对象是蒋介石、张静江。蒋介石握有枪杆子,兼有国民党内的右翼集团做后盾。岂是这么轻易就范的,加上上海财团的大量经济援助,于是全力反击,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二日,乘中共方面丝毫无备之际,使出杀手锏,把上海的“工人纠察队”和中共的党员干部,用机枪大刀,杀得血流成渠。国民党称此为“清党”,中共称为“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或“四一二大屠杀”。

第三国际原寄厚望于唐生智、冯玉样和蒋介石较量一下,讵料这最后的希望亦告落空,武汉政府解体,莫斯科的钦差人臣鲍罗廷等,弄得一脸晦气,列为“不受欢迎的人物”,七月黯然归国。

中国国内形势的遽变,虽有其必然性,托洛茨基、斯人林等却从没有料到会这么快。蒋介石翻起脸来,如此六亲不认。

三月底,上海工人群众起义,支援革命军争夺上海的军事行动,二十一日,白宝生的部队全面溃败,国民军胜利占领。

消息传到莫斯科,“孙大”学生的狂喜,如晴天霹雳,有的彼此拥抱,相互握手,有的涕泪交流,难抑喜悦情绪。[1]《国际新闻通讯》记下当时苏联的反应,“孙大”学生的回声。

“上海收复的消息,今晨在莫斯科传开,首都人民一致欢欣鼓舞。工厂下班后,各地纷纷集会,听取革命军大捷的意义。

下午四点,第三国际广场前,逾千群众集会。孙逸仙大学的学生,结队游街时,担任前导。墨兹同志、卡洛罗夫同志以及中共代表,在群众大会上讲了话。集会至黄昏始散…。”[2]

《真理报》社论,以“上海胜利的世界历史性意义”为题,大胆预言“光复上海,是使中国向左转的推动因素,增强了中国无产阶级所扮演的角色,和获得中国无产阶级执政的希望。”

俄罗斯少女,围着中国留学生,广送秋波,认为这批人是未来中国的领袖群。比较大胆的,甚至主动献身,要求被带回中国。

四月五日,老谋深算的斯大林,尚坚持没有驱逐国民党右派的必要,蒋介石是遵守纪律的。

“孙大”筹备隆重庆祝“五一”,一幅巨大的蒋介石油画肖像,正赶工绘制中,准备红场游行时,和马、恩、列等同时亮相,表示对蒋的尊崇。[3]

讵料,坏消息紧随着好消息而来。过早的乐观,证明有欠成熟,蒋介石心头一狠,枪头转向,以往意气奋发的工人纠察队、地下党,转眼间,失踪、屠杀,全成了国军刀下冤魂。

这一幕人间惨状,在那部描写智利政变的影片《失踪》里,能帮助我们窥其大概。

“孙大”群情哗然,通过群众集会,批评声讨,一致通过致武汉政府的电文,要求严惩“革命的叛徒、帝国主义的帮凶”蒋介石。

其中声讨最激烈,言词最动人的,首推蒋经国。据一个目击者说:“获得全体学生的反应,如雷般的掌声。”数天后,发表声明一纸,公开谴责,塔斯社予以传达世界各地,译文如下:

“蒋介石的背叛,并非意外,当他口头颂扬着革命的时候,已渐渐地开始出卖革命,一心想和张作霖、孙传芳共流合污。他的革命事业,已经结束了。就革命而言,定了死刑。背叛了革命,从此他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敌人。过去他是我的父亲、革命好朋友,去了敌人的阵营,现在他是我的敌人。”[4]

上一篇:我的浴缸通海洋 下一篇:青蛟

江南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