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门风流(344)

吏部的公文很简单,和刘忠所说的那些一模一样。而张辅的急信中别无其他关照,只是用淡淡的语气陈述了一个很简单的事实——汉王朱高煦轻描淡写地掩过了遇刺之事,同时举荐他张越担任青州知府!乍一看到那条消息,张越几乎以为是开玩笑,旋即方才醒悟到老师的担忧究竟是因何道理。

汉王这举荐到了北京,他几乎可以想象那种千目所视,千夫所指的盛况。这根本不是推波助澜,而恰恰是将他捧到风口浪尖的捧杀!

张越大伤脑筋的时候,高兴的却大有人在。尚在安丘县的典史马成得知自己摇身一变成了署理知县,不再是不入流的首领官,几乎差点欢喜得疯了。升官对于他来说早就成了有生以来不指望的事,若能得县丞主簿便已经是万千之喜,更何况是知县?待到得知张越高升成了上司,他方才倒吸一口凉气,知道这脑袋上的紧箍咒仍然还在。

于是,得到消息的那一天,他立刻拔腿前往县衙后院寻着灵犀,满脸堆笑地报上了喜讯,又问道:“这眼看就要到年关了,青州府那一边千头万绪,我看老爷年前必定要搬到青州府衙去。我知道灵犀姑娘先前置办了不少年货,要搬过去只怕还要花不少功夫,不若我让拙荆带几个丫头婆子帮忙收拾收拾?”

灵犀还是十天前收到过顾氏从北京捎来的信,不过都是简简单单一些吩咐,根本没有提到过如今的变故。虽说好容易将这儿安顿好了,再挪地方又得是一阵忙活,但她此时最担忧的却是张越年纪轻轻便被捧到了高位。她虽说不懂官场上的道理,可跟着顾氏那许多年,几乎是半个内管家,见多了高高捧起重重摔下的手段,自然不会一味认为升官就是好事。

“等少爷回来之后马典史便要接印,我也得对马典史道一声恭喜才是呢!”

“我这不过是侥幸,侥幸而已。”想到罗威赵明的悲惨下场,马成愈发觉得用侥幸两个字来形容自己那奇特的际遇最是贴切不过,当下嘴角上咧的幅度更深了些,思量得也更周全,“说起来咱安丘的百姓全都惦念着老爷,指不定老爷还会回来过完年再走。不如这样,这用不着的东西先收拾,其他的慢慢来,反正人多,到时候大伙一块帮忙,一天也就忙完了。”

虽口中答应着,灵犀却知道这过完年再往青州决计不可能,接下来便带着崔家的李家的一样样打点东西,又吩咐长随整理公私文书,更警告后衙中人不许妄议此事。然而,这衙门里头原就是藏不住风声的地,小消息都会传达成大消息,更何况典史马成巴不得整个县城的人都知道知县老爷要升官了?于是乎,不出一日,大街小巷便纷纷议论了起来。

这小民百姓都是人云亦云,若张越上任像前几任一样什么都不干只当甩手大掌柜,那这升迁还是贬谪都不关他们的事,但张越偏生扳倒了本县两座最死硬的大山,愣是还了那些告状无门的百姓一个公道。最最难得的是,那些被罗威赵明敲诈的血汗钱,居然还发还了一些给苦主们,单单这一点就足以让某些人对上任不足三月的新知县感恩戴德,全然不知张越是竭尽全力从锦衣卫过手的银子身上扒了一层皮下来。

青州府衙总算有了主人,按察司也迎来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那竟是督造了大半个北京城,疏通了整个会通河的工部尚书宋礼。这位以擅长工程著称的尚书大人曾是刑名出身,早年历任按察佥事和刑部官职,因此永乐皇帝朱棣一次次驳回了吏部拟定的人选之后,终于钦点了这位老尚书前来山东治刑狱,无按察使之名而行按察使之职。面对这样一个结果,张越虽不能专门跑一趟济南府,但还是赶紧将那按察司大印交由锦衣卫代转。

张越本想悄悄往安丘一趟交接了知县一职,然后接了灵犀和其他人一道走,不要惊动地方,然而回到安丘一进城门,他就被人认了出来。虽说还不至于万人空巷,但走到哪儿都有人探出脑袋瞧看嚷嚷的场景,却足以让他心中热腾腾的,同时亦是脸红不已。

说来惭愧,他顶多也就是整肃了衙门风气,然后肃清了两个大贪官而已,要说为百姓做实事还真是没来得及顾得上。于是,当他骑马回到县衙,发现那莲花照壁前赫然有几个汉子满脸激动地抬着明镜高悬两袖清风的黑漆大匾时,他脸上的苦笑更浓了。

好在他这次回来还带了个好消息,否则他眼下就可以无地自容地掩面而走了。

果然,马成亲自带着六房小吏和差役们在忠义坊的牌坊外迎接,他上去和自己的继任者亲切交谈了片刻,又索性转过身来对着百姓说了一番话,无非是说马成必定会兢兢业业清廉自守之类的话,随即就词锋一转笑眯眯地道了另一番话。

上一篇:三线轮回 下一篇:萌神恋爱学院

府天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