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太尉新传(654)

高俅微微点头,心中却思索起了赵挺之这个人。当初将赵挺之调去西南,是担心蔡京把这家伙彻彻底底地收拾了,再加上那时自己没有可用之人能够镇住西南的局面,所以才力荐了赵挺之。可以说,如今赵挺之能够回朝,也是占了安抚西南有功的光。只是,在如今自己似乎要失势的时刻,赵挺之是会雪中送炭,还是会落井下石?

“只可惜,圣上怕是看错赵正夫这个人了!”吴广元摇了摇头,语出惊人地道,“我当年在蔡相幕府时,见过赵正夫多次,曾经听过蔡相对赵正夫此人的评语。赵正夫有雄心,却无与之相配的才干,只知道因循守旧的那一套。不过其人多智,行事往往会令他人在前,自己在后,因此能够独占好评而使他人分谤。”

“元长的话果然精辟!”高俅顿觉精神一振,重重点了点头,“圣上召赵正夫回来,是为了息党争,所以,倘若他一心改先头的崇宁之政,怕是会很快失了圣心,位子也就坐不长了!”他说着便夸张地伸了一个懒腰,然后含笑看着身前的四个人,“现在既然有空,不妨大家分摊一下差事。既然知道结局,我也没必要留在京城招人嫌,索性出去散散心,你们谁愿意跟我南下,谁愿意留在京城?”

见高俅一下子心情大好,宗汉吴广元等人也顿时轻松了下来。四人对视了一眼,宗汉便笑道:“我和范长明留下吧,横竖我是在后方呆惯了,正好让吴老和成夫兄跟着相公出去一览山水。”

四人之中原本就是隐隐以宗汉为首,听到他这么说,其他三人都无异议。范明哲心里还有高俅曾经交待的事,所以压根就没心思游山玩水。反倒是吴广元和金坚已经当了多年幕僚,少有松乏的时候,自然满意于宗汉的安排。

这边宗汉等人刚刚起身辞出,那边英娘伊容白玲便推门走了进来。英娘先是扶着高俅坐正了,然后便从伊容的手中接过了一碗药汤,竟是亲自给高俅灌了下去。只可怜高俅一向最讨厌苦涩的中药,到了大宋之后也几乎没有生过病,这一次却不得不捏着鼻子勉强喝下去。一碗下肚,他只觉得满嘴都是苦味,眉头顿时拧成了一个结。

“你呀,堂堂宰相却怕喝药,传出去可真要成了笑话!”伊容接过了碗,没好气地数落道,“若不是你病了,谁耐烦给你熬药呢,我也最怕闻着那药味了!那些大夫全都是开一些中庸的方子,若不是阿玲别辟蹊径找了一些罕见的玩意熬药,你哪会这么快恢复精神?”

“什么,这是阿玲开的方子?”高俅禁不住瞪大了眼睛,见白玲露出了促狭的神情,心中不由连连叫苦。白玲出身乌蛮族,又曾经推荐过巫医给那位胡家小姐治病,倘若这一次是她开的方子,保不准有什么蜥蜴蜘蛛之类的东西。一时间,他只觉得五脏六腑犹如翻江倒海一边,脸色着实难看。

白玲似乎看出了高俅的心思,挤了挤眼睛道:“你放心好了,我那偏方治好过不少人,不会害了你的。至于配料就不告诉你了,免得你睡不安心。你好好养病,我们就不打扰你了!”说罢她一把拉起英娘和伊容,嫣然一笑便出了房间。

高俅一愣神便发觉大门紧闭,顿时气急败坏。天哪,自己这病为什么偏偏就来的不是时候!

第六章 见党羽试探腹心

虽然称病在家,但是蔡京并未卧床静养。此时,书房中烧着炭火,透露出一股浓浓的暖意,他便躺在一张铺了厚厚褥子的藤椅上,身上还盖着一袭裘皮披风,显得格外惬意。在他身前,吴居厚、刘逵和何执中面色各异地坐在那里,似乎都有些局促不安。

蔡京含笑朝着吴居厚点了点头,面色颇为从容:“敦老兄从熙丰为官,历经三朝,功劳苦劳不计其数,这一次已经是循例补了孙子入官,实在叫人羡慕啊!哪像我,空养了几个不成器的儿子,此次竟叫人逮着由头参奏了。这天底下父亲儿子同时叫人弹劾的,似乎尚不多见!”

蔡京说得悠然,但听在吴居厚三人耳中却多有不同的意味。吴居厚自忖没有狠狠得罪蔡京,此次又抽身得快,因此只是无所谓地谦逊并安慰了两句,而刘逵和何执中便不同了。两人此番官拜尚书左右丞,除了心中欢喜之外还各有各的盘算,然而,蔡京意味深长的语气却让他们感觉到了一股深深的危机。难道,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蔡京依旧留有后手不成?

“相公执政这四年来,开疆拓土天下升平,那些弹劾不过小人之言,何必放在心上?”刘逵心念一转便决定先说好话糊弄,偷眼觑了一下蔡京神情方才笑道,“张宾老此次只得了枢府,早已是折了锐气,一旦相公病愈出来主政,那些闲话自然便消了!”

上一篇:浆糊百分百 下一篇:史上第一混乱

府天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