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风月(870)

“那这户税和地税,你打算以何标准来征?”

“地税分两季,夏税,暂定的是上田亩税六升,下田亩税四升;秋粮,上田亩税五升,下田亩税三升。也就是上田,一亩税一斗一升,下田,一亩税七升。至于户税,分上上一直到下下九等,上上户四千文,上中户三千五百文,上下户三千文,中上户两千五百文,中中户两千文,中下户一千五百文,下上户一千文,下中户七百文,下下户五百文。除此之外,按户等派差,再无他税!”

说到这里,他稍稍一顿,这才沉声说道:“如今是太平盛世,斗米最高价时也不过二三十文钱,大多数都只有十几文,哪怕坐拥万亩良田的大户,一年应税,亦不过轻微,加上户税亦只在负担之内。其实真正艰难的只有一项,便是重造成都垦地籍册。只要能够尽早将此物呈献圣人,即便有纷争,那我也占得先机。”

王容想到杜士仪竟是早在年前就已经谋划了此事,想来和宋璟书信往来也不止这一次,心中不禁一动:“那杜郎的意思是……你早已经令人下乡厘定了田亩?”

“哪里有这么快,只吴九那十几个人,不过是粗粗厘定了几乡而已。”杜士仪微微一笑,说到那个当初登封县的差役时,再对比之前见到的那个大腹便便的家伙,相去何止千里。只不知道此次乡间奔波,这家伙会不会瘦一大圈。片刻的感慨之后,他便对王容正色道,“此外,便是居无定所的商人之税。”

父亲便是商人,倘若两个兄长都未能出仕,王家衣冠户的名头,恐怕就到这一代为止了。深知这一点的王容自然知道,一户豪商一年所得钱财,数倍于那些拥田数十万亩的大地主。而商税国初并无,此后却时征时不征,额度各不相同,因而,她此刻最关心的,却是额度的问题。

“如今太平盛世,恐不宜定得过高,我打算定在三十税一。”杜士仪再次停顿了片刻,见王容显然对这个数字并无异议,他方才说出了最重要的一句话,“李崔之外,鲜于仲通此人,你最好也亲自见一次。此人聪颖,城府亦深,纳入彀中方才最安全。”

“那此次客户人心浮动之事……”

“当然,两税只是后话,我会立时先着手解决此事,不过,需要娘子帮一个忙,范使君那儿,我不放心。”

第440章 现场办公会

出了一桩冒名过所,成都县廨的过所申请手续何止严格了一倍。然而,成都城中客户毕竟还只是极小一部分,更多的人都住在城外各乡村,如果那里住的客户大肆逃亡,恐怕成都城就是诸门紧闭也无济于事。因此,那公示在县廨门前贴出去之后,杜士仪又授意众人往周边各乡各村宣示,除此之外,在刚上任之后微服私访了一次之后,他再次收拾行装前往四乡。

但这一次,他不是微服私访,而是把县廨事务都交给了主簿桂无咎和县尉武志明署理,自己带着县丞于陵则和四个差役两个书吏,并自己的从者数人,大张旗鼓下去的。而他的第一站并不出人意料,是张家村和附近彭海等人的茶园。

因为他已经来过不止一次,村长张大疤已经不那么陌生了,什么杀鸡宰羊之类的更不会愚蠢到去做第二次。唯独不变的便是四处前来围观的乡人,依旧如同众星拱月似的把他围在当中。

“前两次来时,一次是审案,一次是看看那座曾经引人动了贪念的茶园,却不曾在村里好好走走。好歹我也收了宝儿做弟子,他的家乡我当然要来看看。”杜士仪说到这里,他身后侍立的陈宝儿已经高兴得满脸放光,而他家中父母自然更是喜得无可不可,四周围不少百姓都露出了殷羡的表情。

“今日我来,不为别的,此前成都城中曾有流言,以至于有两户人贸然听信,冒名过所,最终家长受责。虽则张家村毗邻的这些客户都有安居的土地和家业,但我也不得不前来看一看。”

彭海等人的茶园经营颇丰,对于到时候要缴纳租庸调的事也都已经接受了,因而刺客彭海便打头说道:“明公放心,我等也不是轻信流言之人。哪怕就是明年开始真的重征租庸调,我们也不至于贸然就抛下心血逃亡。”

“说得好!所以,今日我来,原本还有另外一件事要吩咐你们。今年你们出产的茶,如今已经销售一空,然而固然蜀茶出产颇丰,但相较于今后的日趋流行,却还不够。所以,我已经令人清点出三千亩荒地作为官田,募浮户种茶,而你等既然经验富足,采茶的忙季也已经过了,不妨抽调出人来教授一二。”

“是,明公吩咐,我等自当遵从。”有云山茶行这样定价公道,而又愿意包圆的大户,彭海心中底气足了许多,再加上杜士仪命陈宝儿授了他们茶经,他更是感恩戴德,此时想都不想便答应了下来。

府天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