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风流王爷说不:玉台碧(461)

**顺利的做完了,岑三娘一改进庵时的苍白,脸色红润,精神矍铄。在庵门口上车的时候,又捧了一盘子雪白的银锭赠静心师太。

水月庵名声大振。静心笑得合不拢嘴。关于水月庵晚间出现的行刺与骚乱,百姓们自然是不晓得的。参与行动的世家大族们打落牙齿和血吞,对杜家多了丝忌惮。

崔季冬愕然的听着管事回禀的情况,喃喃说道:“定还有人在助她。难道除了李家,尉迟老国公也出手了?”

他默默的看着杜家的队伍浩浩荡荡的离开,心有不甘,又无可奈何。他不会做那扑火的飞蛾。没找出暗底里的敌人,想再动岑三娘,他首先要保证自己屹立不倒。弟弟脑子不够用,战场上磨出来的骁勇并不适合棋盘里的尔虞我诈。想起父亲离开前的话,崔季冬做出了决定:“对付杜家的,不止咱们一家。咱们不急,等待机会吧。”

岑三娘回了国公府,杜老夫人见她气色不错,欣慰不己。

邹氏也松了口气。

正闲聊着,宫里头武后遣了人传旨。颁了一大堆药材绢帛,还赏了宫里擅长接生的医婆。

水月庵的事情能瞒过普通百姓,却瞒不过宫里。这是对岑三娘的安抚,也是武后向所有人表明态度。她是站在杜国公府这一边的。想动岑三娘,就要想想能否承受一国之后的怒火。

紧接着皇帝也有赏赐来。想必是不想因此寒了前方将士的心。

宫里两大巨头表明了态度,杜老夫人就松了口气。不论世家大族们如何反对武后,只要武氏还做在皇后凤座上一天,那些心思只是道道暗流罢了。

为防万一,岑三娘搬进了花厅住着。八月底,邹家来了消息,杜燕婉顺利的生了个女儿。

“先开花后结果!”

世人都爱生儿子,传宗接代,子孙昌盛。先生了女儿,为讨好彩头,都爱这样说。

邹氏回邹府照顾嫂子去了,把宝儿留下来陪杜老夫人。国公府的家务事就交给了杜总管管着。

岑三娘抚摸着肚子,算起来,她已经五个月身孕了。等到冬来,宝宝就该出世了。

(晚上继续)

☆、密函

密函

大唐的疆域在先帝打下**厥时,北面延伸到了贝加尔湖以北地区。..往西一步步扩张着,随着安西都护府的建立,到达了中亚。

岑三娘瞄了两眼杜燕绥书房里那张简易的地图,就大概明白了西突厥的大概位置。简单的形容,占了一小块今天新疆的西北部,其它的囊括了阿富汗,吞了一部份伊朗,俄罗斯联邦的土地。西接波斯,也就是现在的伊朗,南边靠着巴基斯坦。如果一大块土地还属于中国,大陆的版图至少还会多出四分之一出来。

丝绸之路从长安往西北方方延伸着,出了阳关玉门关一路往西到达中亚西亚。再经由地中海,销出去中土大唐的丝绸茶叶瓷器,换回各种珠宝香料特产。

这是一条流淌着黄金的路。像永不消失的金色的沙漠,财源滚滚。

先帝在时,西突厥偶尔调皮,多数时候都很乖。贺鲁原先是大唐瑶池都督府的都督,高宗亲封的左骁卫大将军。先帝过世之后,贺鲁打败了西突厥原来的可汗,自封为沙钵罗可汗的。谋朝篡位了。

西突厥内部谁做可汗,大唐不是十分介意。臣服于我就行了。然而贺鲁自封为可汗之后,瞧不起年轻的高宗,野心膨胀,做臣子还是当大王中选择了后者。

贺鲁了反,西突厥就成了掐住丝绸之路的黑手。想要确保丝绸之路的畅通,想要西边的胡人们温柔的在糙原戈壁上放羊,想把这一大片土地纳入帝王的江山,想要确保中土的稳定繁荣,西突厥必打无疑。

战报三日一送。驿站送到长安最近一封,已经是半个月前的事了。

唐军兵分两路。一路从回纥兄弟的地盘从北往南攻。一路从葱岭从南往北打。

北面有一万骁勇的回纥骑兵相援,唐军主力也在这一方。南边这一路有点惨,背后是态度暧昧的吐蕃。

仗打着,西突厥各部也采取了分而化之的怀柔手段。愿意投降归附唐军的,大唐给钱给粮,还打算封几个贵女去联联姻。死心踏地从了贺鲁的,揍死不包赔。

总之能用最少的伤亡打下这一大片暴动的土地方为上策。杜燕绥最近写来的密折上说了这么一件事。

西突厥被贺鲁挤下台的可汗之子达度要报仇。打仗也是个猛的,就在今年七月联合另一支部落把贺鲁打得落花流水。

只要朝廷招安,正儿八经的让达度子袭父业,封他为西突厥可汗。没经过朝廷赐封的贺鲁名不正言不顺。唐军在新可汗的帮助下打败贺鲁事半功倍。

桩桩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