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殊绝(176)

作者:四零九六 阅读记录

“你没有听懂吗?我说了再无瓜葛……你这是找恼吗?!”

说罢,开门出去,门还吱呀摇晃,就听得楼梯脚步声越行越远。

门口木板上有一滴泪水,滴落如花,但不出半柱香,它就会风干不见。

第47章

那一晚,房疏一回府上,惹得瞿百瞿千两人激动不已,原来是一打下午祁量回来发现房疏不见便召集人手遍地寻找。

见房疏回来,放了信号弹,不出片刻祁量也回来了,见到房疏头发凌乱,衣衫也有些不整,有些生气的质问他去何处兹事来?莫不是与霍台令打了一架?!

房疏静默不语,没有回答他。

第二天就去六科画卯,处理了那些堆积了好久的公文,劝皇帝立太子的热度没有因为百莲红封案的结案而消退下去,皇上的态度彻底点燃了这些言官的反抗情绪,每天都有上书劝戒,大多石沉大海,但依然有人敢于上诫。

很多官员见房疏病愈,纷纷道贺。

吴应爵拿来一个八宝小木盒,“房大人,这是老家的梨花茶,也不知道您府上哪里,也就没来看你。”

房疏抬首对他笑了笑,“多谢吴大人考虑周到!这梨花茶听闻是素色入金杯,飘香十里地。我可得好好品品!”

吴应爵嘿嘿笑了几声,说:“你失踪的那两天弄的满城风雨,你和那霍提督感情一定匪好!听说是那霍提督两天两夜没有怎么合眼……”

房疏低喝他:“不可胡说!他只是为了抓贼罢了,和我无多大关系。”

吴应爵的缺点就是看不懂脸色,他反驳道:“哪能啊?!前两年有个三品文官好像是干涉了地下赌坊的,被狗急跳墙的赌桩老板挟持了,当时还是皇上亲自让霍提督去处理此事的。霍提督本来就阴晴不定,这事儿本来不困难,他拖了十天才搞定,那官员怕是在恶徒哪里受了天大的侮辱,归来后自己辞职归乡做农夫。听说是那官员之前与霍大人结了梁子!这些事儿还挺多的,反正是得罪皇上也别得罪他……那简直是比死了还惨的事儿。”

不易平静的心有被拨弄的涟漪荡漾,说得自己真有些特别……摆了摆头,胡想什么呢?有特别的肉*体关系同僚罢了。

现在头疼的是自己似乎已经得罪他了,急糊涂了,还扬言要杀他爹。

房疏推辞皇子们的授学任务,另寻了一个庶吉士补上。

几日来房疏为了京察的事情常常在六科忙到亥时,他似乎嫌自己事情不够忙,总还帮着其它科的人读宗提案,说话谦卑有礼,又有理有据。俗话说肯吃亏,就能扎堆,博取了不少其它言官的好感。

每次路过午门口都会见到锦衣卫巡逻,按理来说是正常的,可最近两日锦衣卫特别多,视线在他身上逗留的时间也有些长,让他如芒在背。

最近天气很好,白天透着薄热,夜晚浸着清凉,房疏与祁量两人踏着星光回府。

祁量今天显得格外激动,“大人!明天麻贵兵头就要到京了,听说明天准备了接见仪式!百官都要在场,你怎么今天还这么迟?不应该好好准备一下?!”

这事儿,昨天就听闻吴应爵说了,自己太忙差点忘了,忙是好事,好多事情都能抛诸脑后,只是大事小事好事坏事都有些忘了。

“半个月前我就收到了麻贵将军的信,看我都忙忘了,明天大早你随我去京城在接迎。”

“好嘞!”,祁量咧嘴大笑。

“你乐呵个什么劲儿?!”,房疏策马拦在他前头。

“嘿!那可是抗倭大英雄!!瞻仰一下英姿,机会难得!”

房疏嘴角也荡开笑意,“你也是抗倭英雄。”,策马续行。

“我是无名小辈,谁会记得?小英雄那么多,大英雄却寥寥无几,才会被人记得。”

“小英雄也有人记得……”

才到府上,瞿百来牵马,房疏还没有下马就听得瞿百对他说话,“大人……今天霍大人让人送了东西来……”

房疏心惊得有些发凉,“什么东西?!”

“一些鹿茸干参,还有说是西洋进贡什么旋风葡萄干,说是给大人补一补……”,瞿百一开始从那校尉手上接过时也是吓得有些手抖。

什么带血的刀,死老鼠,甚至残肢断臂都在脑海里如跑马灯一般闪过,完全没有想到是些补品吃食。

第二日鸡未叫,朝阳未出,房疏只带着尔良去了外城永定门口,门口有士兵当哨巡逻,平时出入本来严格,为了迎抗倭总兵头,今天更加苛刻,仅仅七品腰牌还不够,还需要三大营的通行公文,否则今日禁止出入。

房疏正一筹莫展,三大营的通行通行公文需要找霍台令印章,就算来的及他也不想又腆着脸将自己的话吞回去,再找他给公文。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