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殊绝(32)

作者:四零九六 阅读记录

房疏揉着太阳穴,“尔良啊尔良!你可真是人如其名!这骂名我已经背上了!你倒是实现你的价值,让我这骂名也背着值啊!”

尔良从来没有哭过,即使发生了那些事情,房疏无数次觉得,眼前这具残破瘦小的身体里有比自己更高傲的灵魂,更不倔。

“少爷何不让我死了?洗了您的骂名?”,连这句话听在房疏耳里都有些云淡风轻。

“你死了就成了畏罪自杀,坐实了细作的名声,死了也是臭的!何不活着把名声洗白了!”,房疏相比起尔良就比较暴躁了。

算了,他也学不来尔良的无畏自持。

尔良思考了许久,点了点头,“少爷说得对。”

房疏有些心软,他知道下一次尔良定不会这样,他扶起尔良,“我.......你怪我也罢”

尔良摇了摇头,“我从来不会怪少爷。”

就这样,凌晨西路军对顺天发动了攻势,顺天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小西行长命人守防,绝不应战。

一时下来,死在对方的巨石弓箭□□之下的士兵越来越多,却毫无突破的势头,房疏下令暂停进攻。

刘大刀急得有些跳脚,镔铁大刀一气之下生生在地上砍出一条沟渠出来。

“这个小西,之前与我交过手,定是怂了我的车军!”,车军对日寇来说比名声远扬的浙军更难缠,攻守兼备,阵型多变,由此来看,这小西行长怕了车军也不无道理。

房疏也有些焦灼,若他们一直不肯应战,怕真能让他们跑了,“这小西,狡猾得很,怕是不能用武力强攻了!”

大敌当前,刘大刀也不想和房疏斗这些心眼,商量的语气是诚恳,“房大人意下如何?!”

房疏叹了口气,“谈判!假意谈和。诱敌出城。”,这日寇现在也就想谈和罢了。

一听,刘大刀连忙摇头,“之前这小西行长可被骗过的!万不能再上当!”

房疏却摇了摇头,“不一定!毕竟骗他的人不一样了,用一个人最想要的东西骗他,是很容易上当的。”

行骗的计划就开始了周密的进行了。

西路军驻扎城外偃旗息鼓,调养生息了起来,挂在周围的倭寇头颅也都取下了。

第二天收到了闻玄青从城内寄出的密函,房疏一看,表情时而舒缓时而紧张,“丰臣秀吉死了!要驻扎在朝鲜所有倭寇在十一月五日之前全部撤离。”

众人先是一楞,又恍然大悟,刘大刀说:“这丰臣秀吉都死了多少次,还不是在那弹丸之地发号施令,估计是敌军的□□,这话信不得。”

那几位言官也符和着。

确实,这信息也有不可信之处,房疏侧头想了想说:“这个十一月五号之前全线撤退的消息,若是真的,那可有些棘手。”

“当今圣上可是说了要他们一个不留,发扬我国国威!”

本来韩先生是请求要去做谈判来使的,房疏不放心他去,“两军相交,也可斩来使,不可让韩先生冒此大险。”

即派了一个随军文官,韩先生随军带了三个学生,他是其中之一,也在国子监下朝鲜馆任职,懂一些倭寇语,为人比较机灵,房疏对他比较放心。

韩先生对此却不放心,生怕再见不到自己学生。

果然,这坏事想什么来什么,那名文官被扣押起来了,并放回一人传话:“那小西说........”

“说什么?”,房疏表面冷静,内心有些暴躁。

“说他再也不相信大明屎一样的话!”

刘大刀表情狰狞,“看吧!这狗杂种是不会上当的,精得很!”

“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 ,房疏就和他们耗上了,“反正我们围着他们,物资供应不上,他们怕是比我们还慌乱!”

如大家所料,这派出去的第二个使臣也没有回来。

韩先生坐不住了,“房大人!无论如何!这次得让老身前去!若我龟缩在此!我那两个学生做何感想,我自己也过意不去了!!”

这文人在危急时分,往往也能不顾自身安危,表现出凛然节气,这老者的形象在众人心里支起万丈光芒。

房疏再没有理由阻止他,然而韩先生也没有回来。

刘大刀快急出了心疾,心想:这批文人除了羊入虎口,竟然是什么也做不上!

可心底还是对他们有几分崇敬。

房疏双拳紧握,下定决心,“这次我去!若我不能回来,向麻贵将军通报西路情况!”

刘大刀万万没有想到这个芝兰探花如此不怕死,他在这军营中无支无援,又与自己交恶,他去若是回不来,必是九死一生。

他下的赌注比前面三批人大的多。

刘大刀这就么愣神似地看着房疏,房疏知道他心中所想,他只是将风光拔出三寸,在剑身上看着自己眼睛,“承蒙麻贵将军赏识,不负厚望!”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