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殊绝(34)

作者:四零九六 阅读记录

这次小西心里已经有七八相信了,他将那圣旨收了起来,也笑了起来。

他问:“既然有圣旨?为何不早点拿出来,非要扣了这些人才来?”

房疏收回问题,平淡自若,“这都是加急送来的,就怕各位大人不信呢!这战争........还不是你我吃苦而已,想来也无多少意义!”

最后小西只把房疏一行人放了出去,却把韩先生和之前的人仍然扣着,表示明天一早就出城进行和谈仪式并如数归还人质。

房疏无奈只得同意,若是再纠缠怕是会起了疑心。

一行人又被送出城,这次虽然没有以刀而守,但是他们防卫之心仍然很重,步步紧跟守着他们,再看那街上的皑皑白骨,和缩在角落里的难民,他们眼里全是惊怕,又有些神志不清,心中是波愤难抑,这里是他们家乡,也成了他们晒尸之地,又是流浪之所。

到了城楼下,房疏看到一个高大眼熟的身形,他跟着一队伍后面巡逻,他是闻玄青,两人只有相当短暂的眼线交汇,却都读懂了对方的安心

他平安无事!他安然无恙!

刘大刀 在军中来回踱步,心里焦急又无能为力,却等来了房疏一行人。

房疏一回到军营中,刘便跑上前,“房大人!如何??”,再上下打量了他,也没有受伤。

房疏喜忧参半,“哎,小西行长是相信我们要谈和了,明天一早就出城商谈!”

“那不是高兴的事儿吗!明儿我就要在城门用镔铁大刀砍下他头悬于城墙之上!”,刘大刀磨刀霍霍,已经手痒难耐。

“哎,这老狐狸留了一手,扣着韩先生他们!”,这就是房疏忧虑的地方。

“这.......”,要是按以往刘大刀的个性,先砍再说!可他们也算功臣,再来个先砍再说,有些过不去。

房疏还想得起,离开时韩先生投来的坚定绝决的眼神,他明白什么意思的。

“明天该怎么就怎么,这小西一行人是必死的!刘大人无需多虑!”,房疏给刘大刀下了一个定心丸,这万般苦楚都由自己吞了。

若是之前刘大刀与这房疏有什么血海深仇,现在都是烟消云散,心里只有对这年轻人的尊重。

这天夜里,房疏捧着韩先生给的《大明统一志》看到了深夜,而刘舜在营里对房疏的英勇神迹侃侃谈了半夜。

“少爷,快休息了,明日有一场恶战!”

“嗯”,房疏合上书,闭上眼挤压清明穴,“这书,一时兴起要买,结果要三两银子,无力承担,便不了了之,那天在营里便向韩先生提了一嘴,结果他还真有,便送了我.......”

连尔良的心境也被沙场血雨感染,“少爷.......你应该为韩先生感到高兴才是,为国捐躯,无尚荣耀!”

房疏笑了笑,“希望他有所得!”

一日为师,不说为父,也算和房疏是君子忘年之交。

可第二日发生的一切让蓄势待发的西路军悲愤交加,顺天城头分明悬挂着韩先生一行人的头颅,断颈处还滴着鲜血。

房疏抽出一旁士兵的刀,将那系在断头上的绳割断了。

那些头颅像蹴鞠一样滚落在地上,房疏下马不顾安危拾起韩先生的头,仔细一看,看着他有些不瞑目,翻出大部眼白。

城楼上倭寇射箭,房疏躲避之间,轻盈跃上马。他怀里扔揣着那颗血流泊泊的头。

他冷冷看着这城墙的人。

刘大刀猛劲儿上来,挥着大刀,就要发好军令准备硬攻,被房疏拦下,“必有细作走露了风声!”

这小西行长不仅没有出城还杀俘!意图明了。

此时城楼上拉下长幅,鲜红字迹,浓烈血腥味,必是用血写成。

再看那四字,其余士兵无不冷汗涔涔。

赫然是:杀俘!啖肉!!

房疏大吼:“先撤退!”

城楼上又开始投石射箭,又有些士兵受了伤丢了命。

便紧急撤退了。

房疏将韩先生脸洗了净,还要准备梳头,一旁尔良就这么看着少爷弄一颗死人头,真是诡异又凄凉。

“少爷,你快让韩先生入土为安吧!”

房疏点了点头,“我在想办法......怎么取了小西狗贼的狗头。”

尔良心里松了一口气,还好,少爷是正常的。

房疏左想右想,还是将韩先生化为灰烬,收于瓷瓶,纳入怀中。

他拉来刘大刀,只有刘大刀,“全力攻城!”

这可合了刘大刀的意,他心里也只有一个字:干!

当天晚上,尔良拿着一封密函跑到正在房里作战部署的房疏。拉着房疏小声说:“闻大人让我交于你一人!”

看完那信房疏拿起剑,逢人就问:“大力何处!”

最后那些士兵指着刘大刀的营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