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殊绝(71)

作者:四零九六 阅读记录

他们处于山上,向下看,山坑不大,村里房屋错落有致,村中有条不大的溪河,源头自另一座山上,流向远方,多半是汇入海中,这溪河既是水源也是排水系统。

山坑中的村庄看上去一片祥和,隐隐绰绰的看得大家忙碌有序,男耕女织。

房疏下马,回头对众人说:“下马步行!”

马上踏行这里,有些坏了气氛,对村民来说也不友好。

众人牵马步行。

这让房疏想起了世外桃源这一词,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一佃农遇之,大惊,问之何所来,房疏勉强能听懂,答曰:“明朝除寇将士!”

余下众人面面相觑,亲自见房疏说朝鲜语的技能,多少有些吃惊。

佃农约摸四十有多,自然精神昂扬,当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他一看身后众人手持利剑,除了一高大束衣男子和与自己说话得青衣男子外都身披铠甲,喜上心头,用力弯腰鞠躬,回复房疏:“这便去通知村长,各位大人先在此稍等。”

叶敬州发出感慨,“来之前想这里村民为何多年战火也驱赶不出,原来是一片“桃花源”,却还是被倭寇发现了此地。”

霍台令一旁说:“倭寇应该没有多少人,否则以他们的脾性,不来个烧杀抢掠,实在说不过去。”

房疏蹙眉,“遑论多少,小心为妙!”

一句话点醒了霍台令,他有个不好的想法突入脑中,说:“莫不是请君入瓮?!”

他这一句话又在众人中炸开了锅,本来连房疏都还没有想到这个情况。

若真是这样,可真就棘手了。

村民们很少见到外人,还是一群身上拉着铁鳞片的家伙们,无论男男女女都为了上来,对他们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这些村民额头扎着布条,男人头顶梳个发髻,女子就简单编个麻花辫置于脑后。

其中两个秀气姑娘对着叶敬州切切私语,说的他都红透了脸背过身去,为避免尴尬,和身后将士扯了些有的没得。

这些人咿咿呀呀的,尔良他们也听不懂,低声问房疏:“少爷……他们都说了些什么?”

房疏笑了笑,说:“他们说我们看着好生奇怪,还说我扎的白色头布,活像死了人……”

本来挺严肃,房疏口气轻松,一说,尔良忍不住笑了笑。

“你们笑个什么劲儿?!”

吓着了房疏,他不知霍台令什么时候靠近了他身旁,他侧头看霍台令的脸近在眼前,突然紧张起来,正色道:“没什么……霍大人莫怕,我们又不会卖了您。”

人后喊个好弟弟,人前来个霍大人。

虚伪!

霍台令微微俯身,贴着他耳旁说:“怎么不叫好弟弟了?”

“您……您不是不喜欢么?!”,房疏后退了两步,靠近尔良。

尔良面无表情盯着霍台令,眼神隐晦不明。

村长拨开吵闹的村民,村民一见村长立即鸦雀无声,半弯着腰退后了去,看来他们对这村长是相当恭敬了。

这村长年过六十,头发花白,体型富态,气色甚佳,只是脸上已经有了淡淡的老人斑,笑起来也十分慈祥。

他上下打量的房疏和霍台令,因为只有他们不穿盔甲,想必有些特殊。

房疏也连忙学着村民的样子对他行了礼,村长连忙伸手扶起了他,村长手握着他的方式让他感觉怪异,他眉头微拢,收回了手,道了一句感激。

这个细节除了霍台令,都没有注意到。

越过围观热闹的村民,村长将他们迎至自家大院,此院居半山腰,向下看去全村屋瓦都能入眼,一角一旮沓都不落下,地理位置是最佳,房疏带来的将士多数是乡下汉子,来了这里生了几分思乡情。

房疏对尔良说:“你们先在在等候片刻,我与霍大人和敬州先进去了解一番。”

对房疏来说,霍台令他有些不放心,留心细的尔良在外面最好。

尔良知他意思,点了点头,“少爷放心。”

三人跟着进了院,院子很大,怕是这村里最大的房子,从屋里出来了两个大汉,和房疏差不多高,却十分壮实,这村里比外面暖和很多,其中一个汉子还打着赤胳膊,身上都是一身汗,手上拿着斧子,看样子是刚刚劈了柴火。

一开始两个大汉很是戒备,村长在他们面前低哝了几句,房疏竖立耳朵也听不真切。

两个大汉不仅不戒备,反而热情了许多,连忙邀请他们进屋坐。

村长介绍说是自己两个儿子,赤胳膊的是二儿子姜民正,另一个是大儿子姜民中,姜民中有些衣衫不整,连忙拢了拢衣服。

霍台令凑在房疏耳旁说:“那人怕是才享用了春露……”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