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娇(149)

  郑姜氏看到红袖的眼中的眼水便轻轻的一叹,看女儿的目光里满是怜惜:“让你嫁到侯府就是错啊,虽然平常的人家日子过得不如侯府那般富贵,但是却少了多少烦心事?以平南郡主之尊,她如何肯屈于你之下?就算是做妻,她也要做发妻,让你做平妻吧?”

  她抚着红袖的手:“我可怜的儿,这些日子没有少受委屈吧?”沈府能护女儿多少?只是见那郡主一次拜一次就已经足够女儿难堪的了。

  红袖轻轻摇头:“母亲,先不要说这些,你先告诉我你为什么病得这么重?是什么病?”

  郑姜氏却不理会红袖的话,还是追问红袖在侯府的生活;她在看到红袖回府的那一刹那,担心、忧心等等一下子都冒了出来:女儿怕是又受了什么天大的委屈吧?

  红袖只得让赵氏几个人伺候着郑姜氏,她唤了郑姜氏的贴身丫头怀珠出去问话。

  郑姜氏原本只是偶感风寒,可是服了几贴药之后,身子却越来越糟糕,最终躺倒在床上不能理事了。

  “我父亲呢?”红袖闻言眉头皱了起来。

  “快到年节了,将军这几日就在军中,还要再过两日才能回府。”怀珠小心的回着话,现在府中无人做主,夫人病成这个样子,说她们伺候不周打一顿也并不是不可能——自家姑娘原来的火爆脾气,她可是记忆犹新。

  红袖的眉头皱得更紧:“现在府中是谁在理事儿?”

  怀珠轻声答道:“是管家。”

  居然不是柳氏!红袖先是惊讶了一下,然后她的目光便是一闪:换作她是柳氏,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接掌郑府。

  “药是谁煎的?在哪里煎的?”红袖看郑姜氏的样子,可不像是风寒,反而像是体虚。

  “在我们院子里煎的,是平安嫂子亲自看着。”怀珠的脸色已经有些变了。

  她和平安媳妇一直便有些疑心药有问题,所以不管是取药还是煎药,一直都很小心在意,但是夫人的病还是一日重似一日。

  平安媳妇还怕那方子有问题,每次的方子她都要拿了去问过几个大夫才敢按方抓药;但是她们再小心,夫人的病依然不见好转。

  听完怀珠的话,红袖也为难了:居然没有任何不妥的地方,那郑姜氏为何会缠绵病榻这么久?她原来的身子可是一直都不错的,怎么可能一下子就病成了这个样子。

  红袖和怀珠又回到了房中,郑姜氏还在问赵氏等人话,不停的追问红袖是不是受了什么委屈;红袖走过去打断了郑姜氏的话:“您就多养养神,不要问长问短的了。我很好,真得很好。”

  “好?好你会不声不响的回家?是你们小两口怄气呢,还是郡主给了你气受?”郑姜氏哪里肯相信红袖的话。虽然赵氏等人什么都没有对她说,可是越如此她越担心。

  女儿有什么事情,也是瞒不过母亲去的:因为母亲一颗心都在自家女儿身上啊。

  第76章 惊柳

  红袖给郑姜氏掖了掖被角,坐在床头上道:“是有点事儿,不过不像母亲想的那样,我啊,这次回来是等人来接我回去的——不接我,我是不会回去的;真让我生气了,我就在家过年节了。”最后一句是玩笑话。

  红袖如此做自然有她的深意,而且她也在利用沈府里的一些人和事情,让沈妙歌自己体会、成长起来:她不喜欢说教;而且沈妙歌也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改变着,向着红袖所希望的那样改变着——红袖只是定了一个大的方向,悄悄的引导着他,所以沈妙歌并不有任何的感觉。

  郑姜氏闻言一愣,然后皱起眉头:“袖儿,你不能如此任性;嫁作人妇……”她现在虽然身子不好,但也要好好的教教女儿,不能让她做错事情,不然以后吃亏的还是自己的女儿啊。

  “不是你的想的那样,母亲!”红袖哭笑不得,知道自己不说清楚,郑姜氏一定不会放心安养,只得把事情简单的说了说:“我这次回府,担心母亲的病想在床前伺候您尽尽孝心;再者正好可以借此知道那小子心里是怎么想的,女儿还要知道沈家倒底打得是什么主意。”

  郑姜氏已经闭了上眼睛,她病后体弱;听到女儿回来伺候自己汤药便轻轻的摆手:“你以后万不可如此了,女子嫁出去之后要万事以翁姑为主,不要以我为念;不然日后应景就说不定被人说三道四了。”

  然后又道:“至于这一次的事情,你做的倒也不算错;只是日后千万要记住,凡事要留一步后着,为自己留一条退路;还有,你一定要记住,日后绝不能再因为母亲生病回来了——家中有很多人,不用你来伺候的,有什么不放心的?袖儿,母亲只要你能好好的,懂吗?你好好的,母亲多大的病也能去一半儿。”

上一篇:御宅 下一篇:女娲成长日记

一个女人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