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娇(645)

  这十万铁骑可是外族之人,心中根本就没有他这个皇帝;如果万一、万一沈家日后的子孙有个反意的话……

  当然,眼下是不可能,沈家是忠心的臣子毋庸置疑的,但是不可不防万一啊。

  再者,就算是沈家永世忠于朝廷,但是他们有了舞霞就等于是有了十万私兵:这样的臣子,不好管啊。

  总之,皇帝心中打着小九九也不同意舞霞之言。不过不同意也有不同意的难处,皇帝想到舞霞第一次选的廉王,他的眉头皱了皱:外邦女子如此麻烦;从而自心中生出几分不喜来。

  当然,看在舞霞的父兄面儿上,皇帝还不至于薄待了她。

  皇帝的难处就在于舞霞因为廉王拒绝,已经丢了很大的脸面,如果再一次直接回拒她当然是不成的:惹恼了她不要紧,可是让她父兄恼怒从而起了战事便不好了——不是怕,只是战争是能没有就没有的好;况且边关没有安静几年,民间还要再休生养息几年才成。

  而太后只是想夺回属于她儿子的江山,不是要毁了这大好河山,所以也没有直接开口拒绝舞霞;慈宁宫的大殿上一时间静了下来。

  皇后并没有让大殿上静多久,不过只是一霎间,她笑着上前拉起了舞霞的手来:“快随本宫去梳洗一番,再来议成亲之事;不然可惜了我们舞霞的花容。”

  舞霞自己闻言也不好意思起来:刚刚的哭诉,的确是让她妆容不整;立时行礼随皇后去了后面梳洗。

  太后看了一眼皇帝:“怎么办?”她没有想到这个舞霞这么会找麻烦;原本就不是当真喜欢舞霞的太后,心中生出了几分讨厌。

  皇帝也是眉头紧锁,看了一眼太后:“母后意下如何?”沈家是他的人,想来太后是不会同意的。

  太后有了不快,但还是暗示了沈妙歌迎娶舞霞不妥:因为红袖在她看来很贤良,如此贤良的女子,皇家怎么能强压人家一头?岂不是失了民心。

  皇帝没有争辩默认了,只是:“舞霞那里怎么办?”

  太后摇头没有说话,她一时间也没有什么法子。皇帝想了想:“先安抚好舞霞吧。”

  虽然太后和皇帝都不愿意,但是如果没有好法子,那么也只能让她嫁入沈家;皇帝到那时,只能另想办法压制沈家了。

  舞霞梳洗之后回来,并没有再问她的亲事如何:她的心情很不好,刚刚只是一时气盛说出要嫁沈妙歌的话来;现在梳洗一番之后,她哪里还有心思想这些,一颗心装得全是廉王。

  伤神的她不追问,太后和皇帝当然不会提及,便由皇后带着她出了慈宁宫,到御花园中游玩;舞霞总是这样伤心可不是什么好事儿,所以每天不是这个公主,就是那个贵妃的宴请她。

  她一连几天也不曾再想起自己的亲事;而太后和皇帝也依然没有想到好法子,只希望舞霞冷静下来时,能改变心意。

  日子转眼过了去十几日,沈府并不知道舞霞指定要嫁沈妙歌的事情:此事被瞒了一个密不透风。

  这天,舞霞的父兄使了人来朝拜,并且问舞霞的婚事如何了,什么时候成亲他们也好有个准备:到时他们想到到京城参加她的婚礼——当然表面上这是次要的,主要是要拜谒皇帝。

  皇帝却不知道应该怎么说了,舞霞的亲事根本就没有定下来啊。

  舞霞的心情还是那个样子,只不过多少平静了一番;看到父兄的信之后她便入宫求见了太后和皇帝,请他们为自己做主早日成亲,也成安一安父兄的心。

  皇帝和太后又为难了,这话儿可不好回;只得再一次含混过去,打发了舞霞去看家乡的东西。

  这一次拖不了太久:舞霞一定不会忘,而且也要给她的父兄一个答案才是。

  太后和皇帝都想给舞霞寻个人家:怎么也要拉她进自己的阵营才好;只是两个人都没有很满意的人选。

  皇家无亲情啊,皇帝最信不过就是自己的叔伯、兄弟、子侄们;但是外臣,嗯,十万铁骑啊,皇帝哪里能放得下心?

  太后呢,太后也是一样的心思;把舞霞指给娘家的子侄吧,又怕日后孙子当政受外戚所累——总之,不是没有年龄合适的人,而是没有家世合适的。

  太后想来想去除了廉王就无合适的人,立时便生出一些恼怒来;对着身前的廉王道:“你这孩子就知道淘气!让你迎娶舞霞你不干也就罢了,还把那……;那也算了,可是现如今,那十万铁骑八成要成了沈家囊中物,你说说看,要哀家怎么办是好?”

上一篇:御宅 下一篇:女娲成长日记

一个女人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