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娇(8)

  红袖还真猜对了,这就是婚俗之一:意思是让女儿嫁出去后,不要总想着回娘家。

  “高升,高升哟,禄位高升哟——!”轿们的如唱歌一般拉长了声音喊了三遍,轿子便稳稳的抬了起来,瓷器纹丝没动。

  红袖坐在轿子上也没有感觉到摇晃的厉害,将军的门都关上了,她也没有什么好看的,便把喜帕放下,开始发呆:她现在脑子里还真没有什么想法——对夫家一无所知,她能有什么想法?

  那迎亲来的白马上端坐着一个人,红袖只在喜帕下看到了他的红袍子:不过,她猜这人应该不是新郎;如果新郎好好的,哪来冲喜之说?

  轿子走得并不快,红袖的心随着时间一点一点流失,慢慢有些不安稳起来:她真得很想挑开帘子跳下去就跑,最终她还是生生的忍下了。

  一身新娘妆束,她根本就跑不了的:在人群中太过显眼了,追的人都不必担心会追丢了。

  忽然轿子不走了!

  红袖心下惊奇,却听到喜婆和赵氏在轿侧说话:原来迎面也来了一顶喜轿。红袖闻言眉头一皱:要抢道而行吗?

  不想赵氏却让她把怀中一个荷包里的戒指取出来,赵氏接过去以后,一会儿又递进来一枚戒指:已经不是原来的那枚了。

  赵氏低声叮嘱红袖把戒指收好,然后轿子又在“高升”的唱喝声中向前行去;而红袖感觉到另外一顶花轿自一旁而过——不用抢路,只是换个戒指便可以?

  红袖盯着手中的戒指看了好久,然后轻轻叹息着把戒指收了起来;她的心情比在将军府时更沉重了:这古代的习俗,同她所知道的几乎完全不相同。

  虽然她有小红袖的记忆,但是毕竟这位小姑娘年纪不大,而且在将军府中原本的日子过得极不错,并没有被约束着学过很多的规矩。

  这让红袖有些担心起来:夫家不同于娘家,不要说是在古代了,就是在现代婆家也不是那么容易应对的。

  此时,红袖暗自警醒起来,自己不能什么事情都想当然,遇事一定要三思,行止要细细留意她人才可以。

  在她的胡思乱想中,花轿又在轿夫们“富贵成双,吉祥如意”的话中落了地。

  不过,倒底还是让红袖猜对了一件事儿:踢轿门!一只不大不小的脚踢在了软软的轿帘上;只是红袖没有完全猜对,因为那脚踢过来后便停下了,却没有立时收回去。

  “姑娘,您踢啊。”

  听到这一句提醒,红袖才轻轻的踢了一下对方:这时她才感觉出来,那不是一只脚,应该是有人拿着一只鞋。

  来迎亲的那人,真得不是新郎倌儿。

  红袖轻轻叹息着拿着苹果下了轿,然后又被喜婆背起,跨过了火盆等等一些俗礼,终于她被放到了堂上。

  要和公鸡拜堂吗?红袖感觉身旁并没有人,不自禁的苦笑了一声儿;她没有苦笑很久,因为她身旁很快便过来了一个比她高一点的人,在喜帕下,她看到那人穿着大红色的喜袍。

  新郎倌,是一个和本尊红袖相差仿佛的小男娃!

  第5章

  红袖自穿越到现在不过半日的功夫,她还真没有仔细想过她要嫁的夫君是什么样的人:她下意识的不去想,冲喜啊——沾了此词的边,那夫婿能好到哪里去?

  不过小夫婿,红袖还真没有想到,她心里只是闪过了一个想法:她不是正太控啊。

  这个小男娃的身子好似极不好,身旁有人扶着他;就算在人的帮助下,他也只勉强和红袖拜过了天地和父母宗亲,还没有等到夫妻对拜,红袖的小夫婿身子便晃了几晃。

  四周的宾客们嘻笑着,倒是没有几个人发现小新郎的不对:就算是有人发现不对了,也知道今天本就是冲喜的亲事,也不会乱开口说话或是惊呼什么,免得触了男方的霉头。

  此时红袖听到扶着她小夫婿的人急急的、却又轻轻的道:“五爷,您撑得住吗?”红袖却没有听到那小夫婿的回答,只在喜帕下看到了对方要屈膝对着她跪下来。

  红袖忍不住在心底轻轻一叹:这个小男娃儿居然是个倔强的性子;只是病成如此模样,这夫家为什么还要让他亲身来拜堂呢?她一面转着心思一面跪了下去。

  夫妻对拜也完成了。随着一声礼成,小夫婿马上被人扶到了一旁坐下,而红袖的手中也被塞进了一条红色绸缎的一端,另一端就在她小夫婿的手中;红袖被喜婆和奶娘扶着,前面的小夫婿被人抬了起来,她便这样被带进了新房。

上一篇:御宅 下一篇:女娲成长日记

一个女人小说推荐: